以“动”引“趣”学科学

2017-05-10 07:55潘昌玲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玩具科学幼儿

潘昌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孩子探求真理的欲望”。科学活动中,教师尽力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从而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纲要》指出:“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既然幼儿爱动,就让他们愉快地动起来,真正的“动”起来,在“动”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科学兴趣,从而使得幼儿想学、要学、用心学,在学习中升华知识。

一、眼“动”激“心”学科学

“心”动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是驱动“心”动的“强心剂”。幼儿的认知直接受其兴趣的影响。要使幼儿主动学习,必须撩拨幼儿的“心”动,幼儿喜欢就是最好的着眼点。在科学活动中,通过开发幼儿眼“动”,着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致,通过观察激发幼儿探索的“心”动行为。如在开展“沉与浮”的科学活动时,展示在幼儿面前的是丰富的操作材料,如积木、塑料瓶、泡沫、橡皮泥、装水的盆、小石头、小纸片、珠子、筐子、装有水的塑料瓶等。幼儿见物心动,蠢蠢欲动,兴趣高亢,强耐着性子听完老师的要求,立即投人活动。他们通过用心观察看看哪些物品刚放下去就沉水下,哪些物品一直浮在水面,哪些物品开始是浮水上,后来是沉水下的等等。他们边观察边将自己的发现用自己的记录方式记下来,然后争先恐后地去告诉周围的同伴或老师自己看到的现象。还有的幼儿将珠子放在泡沫上,看到原来沉在水底的珠子可以通过放在浮在水面上的泡沫来使得其浮在上面,兴奋不已,吆喝同伴来看,吸引了众多幼儿的围观。孩子们越看越仔细、越看越投人、探索的兴趣越发浓烈,“心动”驱使他们不断探索,渐渐懂得为什么人掉到河里可以用救生圈、盆、木筏等使其漂浮在水上的原因。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他们的“心动”阀门,为“科学之花”绽放添光异彩。

二、耳“动”激“思”学科学

运用语言拨动幼儿的听觉,激活他们的想象,让幼儿积极思考科学现象,参加科学活动。在《玩具真好玩》活动中,教师用设定的问题让幼儿的耳朵“动”起来。让幼儿通过听来激发思考。如你带来了哪些好玩的玩具?你会玩吗?怎么玩的?怎样使玩具动起来呢?激励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玩具的玩法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幼儿通过听去遐想,积极、主动去挖掘玩具的特点,给玩具分类。又如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老师用猜谜的方式激起幼儿的听觉兴趣,激发他们对活动的渴望。通过创设情境语言,创编有趣的故事情节贯穿科学活动始终,借助起伏跌宕的游戏情节,系统的演绎科学原理,让幼儿始终以高度的注意力、饱满的热情积极置身于活动中,通过谐趣的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听力,紧紧抓住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感受科学好玩、有趣,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科学。

三、手“动”激“探”学科学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是一門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做到学以致用。实践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现学问。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通过设计具有开放性、游戏性和生活性的活动以及提供丰富的物质材料,让幼儿在直接操作中,体验科学的奥妙,激发探索的欲望。改变往日教师“一言堂”这种“包场”式的教育方法,时时处处牢记“放手”,做到“孩子能做的事就让他去做”,真正让幼儿的双手动起来。如在《有趣的泡泡》活动中,教师通过投放大量的操作材料,如,各种吸管、洗衣液、洗洁精、肥皂水等。让幼儿自由选择、自主操作,在实践中发现形成泡泡的秘密,不断触发幼儿的好奇心,再通过亲手操作探索泡泡的科学奥妙,验证自己的想法。又如认识物体的弹性,教师为幼儿准备皮球、弹簧玩具、皮筋等。活动中,幼儿通过尝试操作,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地得到满足,其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日常活动中,利用科学区域或游戏区及活动室的走廊摆放多种废旧材料,供幼儿游戏及自由活动时操作。例如,废旧遥控器、玩具模型等供幼儿随意拆装,锁与钥匙供幼儿探寻配对的技巧、装有不同量水的瓶子供幼儿敲打,听辨其发出的声音异同等等,充分满足幼儿动手的需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强化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成为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动力。

四、嘴“动”激“述”学科学

《纲要》科学领域中的目标明确指出:“能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幼儿学科学的过程和在活动中获得的广泛经验为幼儿的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例如,科学活动《有趣的磁铁》,老师为幼儿提供磁铁、积木、积塑、螺丝帽、钥匙、回形针、硬币、纸张、布条、茶杯等多种操作材料。幼儿操作时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看到的现象告诉同伴或老师,如哪些东西会被磁铁吸住,幼儿个个抢着说:“有钉子,有夹子,有瓶盖,有别针”。通过交流让幼儿的嘴巴真正“动”起来,培养了幼儿说的兴趣,让幼儿越说越想说,越说越敢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表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增强了幼儿表达的欲望,从而培养其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为他们学好科学开辟“绿灯”之路。

总之,“动”融洽了老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同时又带领幼儿对科学展开了孜孜不倦地追求。因此,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机智融入多种教学方法,让科学活动越发生动、有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去学习、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猜你喜欢
玩具科学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