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7-05-10 13:25左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分组成员笔者

左涛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小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科学、高效、探究合作的课堂建立。本文中,笔者以小学科学教学为例,分别从做好相应的合理分组、促进小组成员发挥主动性、做好小组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加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小学科学课堂的建立和确保小学课堂教学水平十分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也不断进行着发展与变革,小学也逐步建立了高效化的课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作为小学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课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科技常识,塑造科学的认知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将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与小组合作教学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让课堂教学更加具有时效性。因此,笔者认为,十分有必要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分析和探究,以期促进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效率和资源优化。

一、做好相应的合理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写作而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因此,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和关键。一般来讲,在学生分组之前,教师应当对全班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现有的科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掌握。在分组时要注意男女比例均衡,而且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应当是兼具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的结构,这样才能方便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互助。不同小组之间则应当遵循“同质化”的标准,使得各个小组之间得以公平的竞争。比如,笔者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将学生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分组,每组成员应当在5-6人,而且从中选拔出组长、监督员和汇报员等人员,但是这个“职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月轮换一次,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增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另外,笔者还对小组定期召开组内会议,对小组的优劣势等情况进行分析,并不断总结本组在合作学习中的经验和教训,优化组内成员结构和资源分配,让小组成员内部达到和谐稳定的平衡,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二、促进小组成员发挥主动性

在合理分配小组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各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这样才能确保小组的活力、价值和与其他小组的竞争力。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当通过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合理設置课前导人,适当的“置难”,给每一个小组或者所有小组制定不同的或者统一的学习主题,让小组成员待着任务和目标,通过搜集资料、分析信息和小组内部讨论等途径,设法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做好引导者和指导者,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性和效率性。比如,笔者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时候,选择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例作为科学课堂中鲜明的教材,向各个小组抛出“为什么在冰上走路会打滑”这一主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大胆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摩擦力。笔者还开展了研究活动,带领学生通过鞋子的底部观察鞋子底部为何要设计一些花纹和图案,引导学生联系摩擦力知识,让理论与实际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三、进行小组评价

科学的小组评价是对小组合作学习综合的、全面的、公正公平的评价,是对小组成绩的评定,更是促进下一步小组合作学习的动力。新课改要求对学生进行多主体、全方位、过程化的评价,而不是单一的仅仅以成绩定优劣。比如,笔者在小组评价时,坚持以鼓励为主,用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肯定。并且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团队奖励,提高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拉近师生和生生之间的情感。而对于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欠佳的小组,笔者还注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并对他们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提出有针对性的、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以激励他们变得优秀。学生成绩不佳并非单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的,笔者还鼓励小组内部成员加强团结,共同学习,互帮互助,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学会互相尊重,以提高小组的竞争力。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已经让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组合作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在推动教学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的重要场所,更加需要对小组合作进行高效运用,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教学的基础上建立终身科学理念,提升综合科学素质,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分组成员笔者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分组搭配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怎么分组
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