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数字化资源打造精彩语文课堂

2017-05-10 10:05董冬梅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录音教学资源数字化

董冬梅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语文教学已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时代,教师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更为数字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宽广途径。本文就数字化资源与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有效创设教学情境

大量的数字化教学媒体创造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条件,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人教学领域,语文课堂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設不同的教学情境,充分利用投影、视频、音乐、动画等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从而极大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热情,甚至还可以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实行个别化教学,在一种创造性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一课时,首先利用声、情、图、文并茂的数字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学生聆听欣赏课文录音并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以录音教学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聆听欣赏中走入庐山,感受庐山云雾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提高了学生的朗读鉴赏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为深入感悟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基础。接着我又利用投影、动画并配上音乐效果等制作展示一幅幅庐山云雾的图画,让学生在一种极其形象的感官中去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以较好的教学情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数字化教学技术形象、直观的特点,突破教学瓶颈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听、看是教学的基础,借助数字化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一课时,本课出现的大量四字词语需要学生理解,如“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弯曲的山脉,青翠的竹林等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再结合文本内容,学生很快明白了这些词语的意思。在平时语文教学中,我一贯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搜集文本资料,补充文本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自如运用各种声像信息,有效突破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拓宽视野,有效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真正实现了教学模式的突破。

三、利用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课件数字化资源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1.图文并茂,培养学生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在语文课中结合课文恰当地采用电教媒体,启发学生由眼前的景象,联系生活,想象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如,教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荷花》一文,课文语句优美,用词准确,有一种超凡的意境之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切呢?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如下设计:(1)配乐示范朗读,把学生带进优美的情境之中。(2)学习荷花的样子时放一段有关荷花的视频,老师配乐解说,引导学生观察,想象并展开讨论,体会荷花的婀娜多姿,荷叶的挨挨挤挤。(3)学生配乐读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4)写话练习,课件展示白荷花冒出来的情景,引导学生借助画面展开想象,训练学生想象能力。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情操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2.运用数字化资源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朗读。然而,部分老师的“以读为本”却未收到成效,学生一遍遍地读,却读不出感情来,更谈不上在朗读中有所感悟、在朗读中培养语感。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指导方法还不到位,只是纸上谈兵式地强调要用“高兴、自豪、赞美、愤恨……”的语气来读,而根本未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最终还是不明白该怎么读。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指导朗读是一种好方法。如,我执教《开国大典》一文,有这样一段话:“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如何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场景,读出内心的激情?为了读好这一段,我事先搜集革命英雄人物的图片,再配上激荡的《英雄的黎明》主题曲,以画面播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耳听荡气回肠的音乐,眼观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人物画面,再加上老师动情的讲述,内心激动之情喷薄而出,通过朗读全部释放,无须教师直白指导,再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重温主席宣告,怎能不让人激动万分?文本中那种激动、自豪的情感被老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诠释得淋漓尽致。

3.运用数字化资源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过去一谈到作文,很多老师会说不好教,大多数学生都有畏难情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状呢?原因很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师没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愿望,以及学生缺乏选材的能力。数字化资源能帮助师生克服以上困难:一是因为数字化资源能将一些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作文提供素材;二是因为数字化资源凭借那生动、新颖的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写作《美丽的公园》,写作前,我虽布置学生双休日去三台山森林公园或者园博园游览过,但回来后,学生只能说出景物很美以及什么景物怎么样之类枯燥无味、无血无肉的话。如果就这样写下来,又怎么能写出一篇好作文呢?于是我把事先拍好的几处公园景色用多媒体再现出来,针对景物特点,再进行适当的指导。此时,学生一般均能抓住自己喜欢的几处景物的特点,写出生动有趣的好作文。

猜你喜欢
录音教学资源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Colorful Seasons多彩四季
A New Term
数字化制胜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