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

2017-05-10 10:07王娟萍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蜗牛昆虫结论

王娟萍

在科学课中,观察是最基本的方式。通过观察,可以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经过头脑加工,转换为知识。小学科学课中的许多知识都需要学生实验才能获得。如何让学生们的实验顺利地进行,最终得到正确的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实验前准备充分

在实验课之前,教师要熟练掌握本课的内容,准备好实验的用具。将自己本校的教学用具充分利用起来,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既避免了课堂上浪费时间的现象,而且也能让课堂教学在教师原定的计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上课之前的用具准备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在实验课中。比如在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的时候,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岩石,可以让学生去搜集岩石,教师做好关于岩石的ppt、准备放大镜、尺子和记录纸。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观察自己搜集的岩石,互相讨论,几个人一组,说出它们的特点,并且记录在本子上。这样学生们通过实际的观察,对岩石的认识会有很深的了解。如果这堂课只是教师单纯的讲授,不让孩子们去动手准备,课堂上的互动也会明显减少,学生们对岩石的了解也只是片面的,并且课堂教学也太过枯燥。由此可见,在实验课中,课前的充分准备是保障实验顺利进行下去的前提条件。

二、实验中观察有序

小学生在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他们的观察通常是笼统的、无规律可循的。这样的观察方式势必会影响实验的结果。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有序地去观察实验中的现象,做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在实验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学习《放大镜下的昆虫》的时候,我们要先让孩子们明确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和放大倍数。当学生们对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的时候,我们再将昆虫拿到实验中来。教师要在学生观察昆虫前,对几种昆虫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认识到每种昆虫有自身的特点,然后按照昆虫的头、胸、腹、足来观察,每观察昆虫的一个部位就要对其进行描述。学生们之间互相交流他们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昆虫的样子,然后将昆虫的特点记录下来。观察要有序进行,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如果无规律可循,学生观察起来会很忙乱,而且也耗费时间,不能保证课堂按照之前的安排进行。

三、实验中指导得当

虽然现如今的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毕竟学生的知识有限,他们对实验的操作以及结果的判断并不了解,实验中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指导,实验的结果可想而知,课堂教学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学习《我们身边的物质》的时候,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物质。提出几个问题,例如:水是物质么?书本是物质么?桌子是物质么?这一连串的提问学生作答后,教师概括出物质的定义,告诉学生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然后再用用ppt的形式展现几种物质:水、冰、纸、纸飞机,让学生们观察它们的物质变化,进而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做出结论:有的物体发生了物理变化,只是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有的物体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学生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就会明白物质的定义及变化,自己也会在课后留心观察身边的物质及物质变化。

四、实验中借助感官

在科学实验课堂上,单纯的用眼观察已经不能满足实验的要求了。我们在一些特定的课程中观察对象的时候,单一的眼部观察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眼、口、鼻等多种感官对物体进行全面的、细致的观察,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在《水和食用油的比较》中,我们就不能够仅仅靠眼睛来观察。首先,我们分别将一滴水和一滴油滴在纸上来观察,看看有怎样的变化。然后,我们将水和油分别放在不透明的杯子中,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来闻气味,判断哪杯是水,哪杯是油。指导学生将一小部分油倒入水中,观察这两种物质的变化。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学生们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水和食用油的区别。在实验中,都需要我们认真地观察,不仅仅需要我们细心地用眼睛观察,有时候,还需要我们配合手、口、鼻等来对实验过程进行判断。这样的实验才更有效,数据更准确,学生的操作才更全面。

五、实验与观察结合

实验中离不开细心的观察,而观察也要在实验中进行,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实验中,教师需要要求学生在实验中进行细心地观察,严格按照实验的步骤来进行,这样我们才会得到正确的结论,否则就会出现结果偏差的现象,直接影响了试验的结果。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有许多有趣的实验。比如《观察蜗牛》这节课,我们需要在课堂中准备蜗牛和放大镜。将蜗牛放在玻璃板上,并且教师用放大镜放在蜗牛身体的上方,让学生们分别观察蜗牛的眼睛、嘴、壳等身体部位,然后对蜗牛进行遮挡,看它的反应。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蜗牛的反应,这样的动作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指导一遍,然后将观察蜗牛的作业分配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回家都买一只小蜗牛,每天观察蜗牛的状态,然后记录下来,教师对学生的记录定期查看。因为这样的实验单纯靠课堂上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在课后把课堂所学进行应用,将实验和观察有效的结合。

总而言之,实验的成败不仅仅与教师的指导有关,还与学生自身的能力有关。在科学实验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后按照实验的步骤,调动各個感官,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小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实验中凸显自己的创新能力,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猜你喜欢
蜗牛昆虫结论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RFID昆虫阅读放大镜
我最喜欢的昆虫——知了
昆虫的冬天
蜗牛说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蜗牛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