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课堂中的应用

2017-05-10 10:16赵梦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趣味性绘画

赵梦娜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校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小世界,小学生从自身对世界的认知角度出发,对眼中的现实进行再创造,而这种现实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发展且不定型。因此,每一名小学生在其美术作品中展现出风格都是不同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充分意识到小学生美术风格的培养,尊重孩子的想法与创作,将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作为工作开展的目标。然而,如何才能将趣味性融入小学美术教学之中,笔者现根据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发展现状,并结合兴趣教学法的精髓,提出几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一、了解学生,引导参与

小学生是一个需要被呵护的群体,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之前,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美术是一门反映人类情感与创造力的艺术,每一部美术作品都是作者主观情感与的表达与流露,美术的类型较为广泛,常见的有绘画、手工制作等。在众多的艺术类型当中,美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点,这就使得美术教学的开展面临一定的困难。美术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以视觉上的享受,陶冶其情操,让学生通过美术了解到世界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艺术特色。小学生具有天真烂漫、活泼好动的天性,因此,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征,抓住美术的学科特点,将快乐学习作为小学生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为小学生美术学习增添趣味,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无限魅力。

毋庸置疑,在当前任何一门课程的开展当中,学生都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小学美术教学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工作,尤其是美术创作,会在无形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性格养成与创造能力。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身对美术的感知与认识。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感受出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上,给学生机会表达自己对于美术的理解与感悟,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欣赏其作品,分享学生在创作中的快乐。小学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趣味美术作品欣赏、手工教育、绘画教育等方面。为小学生美术教学增添趣味性并不困难,例如,在绘画课上,教师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所需的不同的绘画材料与工具,供他们自己选择,能够起到激发小学生绘画兴趣的作用。而在手工课上,创作材料的选择也可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自主选择想要参与的游戏,如折纸游戏、橡皮泥制作、剪纸游戏等。相对来说,美术欣赏教育教学难度较高,小学生的活泼好动会使得他们很难安静下来欣赏一部美术作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播放较为安静抒情的乐曲,帮助小学生先安静下来,再引导小学生欣赏美术作品,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给小学生充分的尊重,从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角度与认识水平出发,肯定他们的想法,充分引导其发挥想象力,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美术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是一门较为开放的艺术类学科,因此其教学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美术教学方式的选择面更为广泛。多样化的美术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能力,还能显著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但就目前的小学生美术教学方式的应用情况来看,许多教师对美术教学方式的选择过于单一化,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经常对美术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种创新可以表现在美术教学的任何环节,如在绘画材料的选取上,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玩具引导其进行作画。小学生绘画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就要注意以小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其提供多样的绘画创作材料与绘画工具,供小学生自己选择。笔者就曾上过这样一堂美术课,将小学生的玩具进行互换,然后每个小学生利用自己的新玩具进行创作,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了一幅又一幅使人贊叹不已的作品。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探索,体会到创作与成功的快乐,满足感与自豪感也会得到增强。新颖的创作形式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作行兴趣,还能在无形之中增加学生对于美术的了解,帮助其掌握更多的美术创作技能,在打开学生的眼睛的同时打开学生的心灵。

三、创设趣味美术情景,寓教于乐

小学生普遍具有行为易被情绪影响,好模仿、好动的特点,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时,可以将活动融入课堂之中,创设富有趣味性的美术情景。譬如,可以给小学生赋予不同的角色,利用游戏设置多样化的情景,让孩子主动参与到趣味横生美术活动之中。

小学生具有与众不同的身心特点,需要教师加以引导,用艺术的“点睛之笔”挖掘更多的富有新颖与情趣的表现形式,帮助其发掘艺术天赋,不同情景的游戏活动能够通过美术的趣味性点燃小学生的创作激情与艺术火花,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活动当中去,并在活动中逐渐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四、结语

教师要给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自由表现自我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对每个学生的创作和想法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接纳和肯定学生独一无二的表现方式与审美感受,学会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美术活动特有的可操作性对于低年龄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小学美术应具有更多的游戏性特征,小学生通过参与美术活动,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体验美术创作的快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美术知识,提升创作能力。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趣味性绘画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