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情境开展活动

2017-05-10 19:21刘晓娟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青海湖成语课外阅读

刘晓娟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没有语言量的积累,就很难有语文能力质的飞跃。实践中。开辟语言积累的途径,教给学生积累语言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在读中积累语言

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抓语言,引导有感情读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选择有价值的语言进行积累。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一篇十分神奇美妙的写景散文,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利用多媒体配乐展示青海湖风光,让学生看到了似梦幻般的青海湖。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对青海湖的热爱向往之情,才能激发学生想通过感情朗读来展现青海湖神奇美丽的愿望。我因势利导地设计了配乐读、小组读、赛读、评读,读出意境,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语言。还抓住具有表现力的词句、句子、段落,如比喻句、夸张句等,鼓励学生在朗读后抄录下来,加强语言的积累。

二、重视诵读,在理解中积累语言

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必须要重视教师的范读。有时无须太多的讲解与分析,老师丰富而激情的语言、动情的语调,就是一颗催发情感的种子,它能落入学生的心灵。在《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朗读训练中,我用低沉、悲哀的语气,配以适当的哀乐背景,把人们对周总理的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学生听了老师的范读后受到很大的启发,情感产生共鸣,所以都自觉地去模仿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去读。另外,让学生在课堂中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朗读课文达到声情并茂。

三、强化熟读背诵,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就现用的教材来看,不论是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还是含蓄隽永的诗歌,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语文教学时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身受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四、扩大课外阅读在博览中积累语言

博览,能给大脑皮层形成多侧面的语言刺激,而在阅读过程中,能再次强化大脑皮层已有的语言信息,使大脑中业已形成的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因此,我除了上好阅读课外还注意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从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汲取养料。这就需要我们想方设法引导、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的、生活常识方面的、童话、寓言、故事等等,把那些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的读物作为精神营养推荐给学生。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发动学生提供书籍,由每名学生提供2至3本书,这样既方便自己课余阅读,又与同学互通有无。同时把班级里爱读书会读书的同学树为榜样,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并要求“榜样”带动全班学生共同阅读课外书,学生的读书热情被点燃。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看书”,引导学生记载读书卡可以帮助学生消化阅读材料,以便在读书交流中顺畅地分享、讨论。在班级中提倡学生做阅读摘录卡,随时记下文中的一些妙词佳句,或作者,或书名,以及自己阅读后的真实感受。内容不限,只要是让自己有感触的都可以记载。

五、开展活动,在实践中积累语言

(1)在竞赛中熟记成语。举办成语接力赛和擂台赛,早上课前五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成语接龙或比赛默写成语;定期开展说成语擂台赛,比一比谁说成语多,谁在一段话中用的成语多。这样,许多学生为了争做冠军,他们不仅记住了课本上的成语,还找其他课外阅读中的成语进行记忆以备“应战”。这种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进步,他们的知识储备就逐渐丰富起来了。

(2)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中,我专门开辟了“日积月累”专栏,发动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习到的精词妙句、百科知识等摘抄上去,以互相交流学习。如此一来,学生的阅读成绩获得了肯定的展示,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满足感,既积累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素养,又为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更加激发了他们课外阅读的热情。

(3)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活动中,同学们可以不拘形式说自己想说的话,可以复述细品,也可以谈体会介绍,或者是表演,由学生自主选擇形式。这里的复述不能变成对原文的背诵,可以添枝加叶,语言力求丰富,有新意。学生在复述时候多选择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并加以自己的评论,复述得有声有色。细品既是对文中的细细品味,可以仅仅就文章的某一部分谈感受,更注重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品析能力的展示。体会即同学间交流读书体会。表演是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将文章的内容表演出来。可以一人唱独角,也可以多人合作。介绍就是向大家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等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动力。

语言的积累是具有长期性、艰苦性和反复性的,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培养学生刻苦好学、持之以恒的学习品质,必须培养学生会学习、善积累的良好习惯。让语言积累成为学生一件快乐的事、一件幸福的事、一件品尝成功的事。

猜你喜欢
青海湖成语课外阅读
那美丽的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
猜成语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