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心理学知识增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2017-05-10 19:26周铁君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词识字词汇

周铁君

就近些年我国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低龄阶段识字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来看,低幼阶段的学生的识字方式、记忆程度、文字书写能力等方面很容易受到生理和心理发展动态特征的影响。然而反观目前的小学语文识字课程呈现方式,教师过于成人化的设计理念和逻辑,很难能对学生心理需求和识字记忆规律进行把握,此种运作方式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就课堂设计方案的运行期待和执行方面很容易产生分歧。基于此,笔者在详细梳理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增效小学语文识字课堂为目标,尝试揣测学生识字心理,以作为提出识字教改建议的基准。

现代文化传承中对中国千百年文化精髓学习最为直观的表现即对汉字的识别和记忆。识字作为文化启蒙的基础,识记的数量、质量、速度直接决定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程度,甚至影响到个体思维和智慧的开发强度。当前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识字教学之于小学语文知识储备而言,一如基石之于堤坝,砂石之于大厦,零件之于机器,但是就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革情况来看,无法快速点燃学生热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改革内容得不到学生应有的呼应等案例比比即是。

一、基于幼儿成长规律反推学生识字接受规律

幼儿心理工作者和教育专家认为幼儿自4岁开始,可以借助故事、动作情景、唱歌、游戏等方式来识字,而日本教育专家古井勋则表示幼儿在5-6岁年龄阶段时其已经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但是此项能力随着年龄的日渐提升而逐步降低。事实上,据幼儿心理研究专家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在一到六年级其心理和生理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其中一二年级被归结为低年级阶段,此阶段的学生身体在平稳发育过程中,但是其肺活量、血压、心率等方面的生理指标发展均不稳定,尤其是大肌肉和小肌肉的协调性尽管与幼儿阶段相比有极为明显的提升,但是小肌肉动作连贯性的不足,也容易导致一年级学生写字时字迹的不工整和速度慢。考虑到低龄阶段幼儿识字书写的科学性培养必须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发展规律为基础,因此,基于增效小学语文识字课堂的要求,建议低幼阶段教师巧妙使用心理学知识,在合理配合学生身体发展规律和具象化反应的前提下,逐步逐阶段进行學生识字能力的针对性培育。

二、以学生身心成长规律为基础,实施识字培育三步战略

1.韵文识字,合理构建学生识字生态环境

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教学课程上,教师多惯性使用韵文识字的方法。尽管此种运作方式的确符合汉字识记的规则,但是从具体执行情况角度来看,很多教师表示由于教师无法与学生进行真正的互动沟通,教师所设定的改革内容和步骤,在实践中往往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存在差距,由此可见,拟提升识字教学效率,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歧义的应用时间,降低学生学业负担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需要从引发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沟通效果的角度人手,实行反推法,如巧妙借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调整教学方式,以达成教、学事半功倍的目标。语文新课标中对小学低龄阶段的识字写字要求给予了极为明确的界定,其指出“识字写字应该被视为一、二年级学生写作和阅读的基础,因此需要在此阶段得到教师的重视。”从此点出发建议教师合理梳理学生身心成长规律,重新创建学生识字生态环境。

比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所有词汇统一起来,按照词汇的类别进行划分,如苏教版《识字1》中夕阳、月光、荷塘、水乡、枫叶都属于名词,而金秋的“金”字则属于修饰词,归舟的“归”字可规划到动词的范畴。小学低年级学生脑功能的发育正处在“飞跃”阶段,其大脑神经活跃程度和兴奋水平在逐步提高的同时,其注意力保持水平却仅20-30分钟。在记忆的过程中其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发达,导致其很难记忆和理解抽象性的概念。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围绕词汇应用方式和属性,使用多媒体课件,来编织出具象化的画面,以引导学生在生动的画面感受过程中将词汇、生词和对应的场景一一对应,以强化学生记忆和词汇应用能力。

2.采字成歌,多样化运用活动手段吸引学生参与

不可忽视的是低龄学生自觉性和独立性较差,在活动、学习、生活等方面均需要成年人进行指导和监护。在识字学习中,他们所表现出的特征主要为,对教师具有特殊的依恋心态,几乎对老师存在无条件的信任和崇拜,此种崇拜性甚至会超过对家长方面的重视。在进行自我评估时,惯性认识到自己的优点而忽视缺点,对别人进行评估却很容易被成人态度所左右。从本质而言,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中心意识相对较强,很少顾及外界与自身的相连性。如此,教师在日常教学改革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依赖性和对教师的崇拜性心态,逐步借助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态和盲从,使用各类互动活动来引导学生将关注视角转移到识字中来。

考虑到幼儿在具象化教学中对抽象材料识别和记忆能力与教师实际设计之间存在的差距,教师可以由浅入深使用逐层推进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如使用大声朗读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生词和字的记忆,继而将为学生进行生词释义与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应用结合起来,如“盒、房、人”等字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FLASH软件的动态变形功能来生动展示“盒、房、人”等字的象形性,并完成字形和具象化事物之间的形象转移性。由于我国大量的文字都有象形性特征,因此此阶段的变形演示可作为吸引学生兴趣的重点。在学生对生词产生暂时性记忆之后,教师可使用编写诗、歌、民谣等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呼应性。比如“笔、尖、歪、尾、看”等生词的学习中,课本里已经将以上几个词汇整理成“丁丁是个小画家”的歌谣。教师可模仿该儿歌的编写方式将其他生词采编成儿歌,此过程同样可以邀请学生共同参加。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采字成歌的过程同样可以在课上改编成识字竞猜游戏,轻松、有趣、活泼、自由的识字课程气氛,可帮助学生快速融入竞赛过程中来,而教师在竞赛中给予优胜者的表扬和礼品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望。一些符合字谜设计要求的生词也可以改编成字谜的方式来邀请学生参与竞猜。竞赛的方式并不需要局限于一种或几种,多种活动并行的方式才能平稳保障学生的学习热望。

3.思文识字,激发学生联想能力引导自我探索

以会意、形声、指事、象形作为多媒体制作的基础时,可变相强化学生对图形和字之间相互转化的记忆度,学生对造字方式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着其理解和记忆力。考虑到低幼儿童阶段对图形和动作的记忆往往优先于抽象概念,在识记课程中教师可按照儿童惯性的读图习惯作为进行字形转化设计的依据,从字的音、形、意三个层面人手,带动学生使用肢体语言来记忆词汇。比如“眼、鼻、耳、手、唇”作为人类五个器官,教师对此五个词汇的讲解可使用真人现场表演的方式,如邀请某个学生作为模特上台示范,教师唱着儿歌引领大家一起寻找“眼、鼻、耳、手、唇”与人体的对应点,以及“眼、鼻、耳、手、唇”詞汇与人体实际器官之间的关联性,如“点点头,扭扭腰,大家一起来做操,摸摸耳朵听得见,眨眨眼睛看得见,张张嘴巴唇两边,呼吸需要鼻把关,小手小手慢慢摇,眼、鼻、耳、手、唇要记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台上小伙伴动作的指引下,很容易跟随老师大声朗读,或者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此种讲解模式的应用,不仅化解了讲台存在带来教师和学生心理上的隔离感,生词和实际物体相互比对的记忆方式,更能让学生将抽象化概念引申到具象化的物体上面,从而增强识记的效率。

此外,在具象化比对教学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眼、鼻、耳、手、唇”的简易图形,并与全班同学一起对比“眼、鼻、耳、手、唇”词汇与图形之间的差距和相关性,从而借助学生的联想力来丰富学生脑海中的字形记忆库。在联想式教学方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单元词汇的串联价值,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不意味着单纯依赖学生的心理发展轨迹,而是需要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行摸索词汇运用的规律,拉近课堂识字教学与学生生活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三、巩固落点,反思学生识字练习运作模式

前文中所提到的各类学生识字练习和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客观规律为方案设计的依据,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基于有效识字的要求,可将生活带人识字学习过程中,强化学生脑海中对生活与生词之间关联度的自我联系性,识字过程需要增加阅读、识记感悟等环节,以辅助教师随时随地掌握学生思维发展动态,以对学生随文识字能力、状况、障碍等对症下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识字是作为阅读写作基础的基础工作,在识字练习中教师不能人为割裂生字和阅读之间的关系,将生词和生字从阅读中提出来,单独讲解固然可作为学生生词和生字学习的一种方式,但是此种方式并非最具有优良性的学习模式,事实上字音和字形对照记忆的方式才更具有价值性。因此,建议教师在识字练习和识字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字形练习和书写的需要,分出一部分时间留给学生使用书写的方式熟悉字形,尤其是间架结构,以强化学生生词的运用和书写能力。

综上所述,随文识字固然作为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惯性应用手段,在具体操作应用的过程中,难免有过于成人化的设计理念和逻辑,对学生心态和兴趣忽视,对学生识字障碍识别不清,与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等问题的影响,而导致识字教学革新计划与实践执行之间往往存在极大差距。基于此,建议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重视学生识字学习过程中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将学生文本阅读、识字需要与生活实践、学生联想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的激发等巧妙结合起来,使用更为恰当的操作手段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识读共进进程,并有效培养其自主增强文字储备量等,此项过程中急需要教师强化自身以学生为本位的认识,并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意愿的动态变化作为观测及策略调整的依据。

猜你喜欢
生词识字词汇
『五个生词』快速阅读法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生词库
生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