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2017-05-10 21:46潘晶晶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书写

潘晶晶

作为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因此,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本文通过简要分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律,指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质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知识水平很低,学习能力不高,认识的汉字非常有限,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在识字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识字教学的数量,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使得识字教学的质量较低,因此,充分认识识字教学的重要意义,合理解决识字教学中的问题,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成为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必要途径。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和规律

1.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原则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统一体,识字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字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就是应该坚持音、形、义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掌握汉字。而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很低,在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加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采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把汉字与具体事物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识字教学应该与听说读写训练相结合,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字词的含义,正确使用字词,从而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另外,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学生的记忆,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

2.小学低年級识字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

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以及汉字的特点等因素,都会影响到识字教学的效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考虑识字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遵循特定的规律,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汉字是记录汉语的工具,具有独特的内涵和意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汉字的规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汉字,掌握汉字,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同时,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识字教学活动,以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另外,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问题

1.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合理

识字教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生认识生字,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没有切实落实好生字的识记任务,在教学生字时,只注重采用多种形式带领学生认读生字,忽视了分析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致使生字识记的时间较短,教学不够深入,而且,在阅读教学中,只注重分析词语和句子,使得识字教学的效率不高。

2.没有突出识字教学的重难点

在入学之前,一些小学生就已经接触到大量的口语词汇,具有语言交流能力和使用能力,只是不认识字形,不知道怎样去读,去写,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字形,掌握字音,能够正确书写汉字。但是,在识字教学中,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过度重视生字的读音,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认读生字、生词,忽视了讲解字形和字义,从而使得识字教学的质量较低。同时,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偏重于讲解字义,没有让学生熟练掌握字形、字音,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

3.忽视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汉字是一个个的方块字,具有固定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规则,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强调笔顺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固定的书写顺序和书写规则,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使得学生的书写姿势不正确,书写潦草,笔顺不正确,从而严重降低了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解决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基础部分,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识字教学,合理分配教学任务,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以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重点讲解生字,引导学生从字音、字形、字义三个方面去识记生字,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印象和记忆。同时,在阅读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以巩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做好备课工作

备课是教师工作中必要的一个环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及时做好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之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仔细研读教学内容,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帮助小学生准确掌握字音、字形和字义,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3.教授识字方法

音、形、义相结合是汉字的主要特点,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汉字的具体特点,教授合理的识字方法,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给出生字,让小学生进行认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认识生字,掌握生字,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或者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在学习《看地图的乐趣》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减一减”的方法,把苹果的“苹”去掉“草字头”得到“平安”的“平”。另外,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王大娘,白大娘,天天坐在石头上——碧,以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热情。

4.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

俗话说:“字如其人”,良好的书写习惯,不仅可以体现学生的写字水平,而且可以体现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引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规范小学生的写字姿势,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以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质量。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规范小学生的书写顺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例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评比、竞赛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养成整洁、规范的书写习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另外,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写字指导,注意观察小学生的字形、书写结构、书写顺序,及时纠正小学生的书写错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5.有效结合阅读教学

识字能力是培养引导能力的前提,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阅读课文,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掌握生字,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在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创设合适的语言环境,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掌握生字,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总结

总而言之,识字教学是小学生认识汉字,掌握汉语的基础阶段,对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注意培养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不断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以巩固小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读儿歌识生字
用什么书写呢?
生字辨识大闯关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