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17-05-10 13:48石蕾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雾凇探究语文

石蕾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几乎是所有教师都会采用的,而且采用频率极高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思索、寻求,不断地开拓思维,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擅长设疑、擅长引导学生提问,优化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提问,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是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富有技巧,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

(一)问题要有针对性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设置问题也要对准中心点。教师应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突破难点,问到关键之处。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时,我先抓住“神奇”一词向学生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说明克隆的“神奇”的?以此引导学生抓住“神奇”这个重点,有效地与文本对话,把握文本意图,这样,学习的针对性就比较强了。

(二)问题要有启发性

一个问题的启发性不仅指问题的解答中包含重要的知识点,对于这些问题,或者能启发学生寻找解答的模式,或者通过基本技巧的某种运用很快地得到解决。同时,问题的解决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如《清平乐·村居》一课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小儿的“无赖”,如果直接提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绕道迂回,设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又如,在教学《翠鸟》时提出问题:“小巧玲珑”是什么意思?老师可以启发“鸟比较小,身长1.5厘米左右,和大人的拳头差不多。小巧是说翠鸟身体小而且灵巧。玲珑有两个意思:一个指物体精巧细致,一个指灵活敏捷。这里应当怎么讲?”教师的提问含蓄而富于启发,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学得灵活,学得扎实,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最佳的学习心态,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自发、主动中学习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三)问题的提出要有技巧

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自己去探究的欲望,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加快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学《雾凇》时,如果直接提问:雾凇是怎样形成的?那么很多学生就是照课本中的句子读一遍算是回答,但他们究竟理解如何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把问题改成:雾凇形成过程中三种不同时段的状态是什么呢?回答这样的问题完全照课本读出来,显然就不行了,学生必须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思考才能把问题答出来。这样设置疑问的话,那么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四)问题的提出要适当

课堂教学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掌握準提问的难易程度。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来,也不能是简单地回答“对”或“不对”,要取向明确、具体,由易及难,使学生“跳一跳才摸得着”,这样才能真正开发学生的智力。在教学《九寨沟》一课时,可以设计几个不同程度的问题:最易——为什么称为“九寨沟”?较难的——为什么说九寨沟是一个童话世界?更难的——为什么会像一幅幅五彩缤纷的画?说出你最欣赏的地方?问题层层递进,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深化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并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强信心,产生快乐,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还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对话者及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励者。所以,教师不仅自己要精心设计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学会提问,并且要对有创见者大加赞赏。营造一种课堂民主气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和反问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创设良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营造发现问题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提问题的欲望,从而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教《大江保卫战》时,老师先用多媒体展现了官兵们扛沙包筑大堤、勇救群众的场景,配上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当中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学生自然而然地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场大江保卫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这场战斗的意义何在?究竟有多少人参与了这场战斗?人民子弟兵们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是什么让子弟兵们这样无怨无悔地付出,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教师再根据这一系列的问题,带领学生去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求答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对如何发问自然心领神会。

(二)给予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追问习惯

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必然会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可能是比较幼稚的,有些可能偏离了文本,教师不可一味地批评或是无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心理还是较稚嫩、欠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激励为主,适当指出不足,这样能激发学生发问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发问,乐于发问,养成追问质疑的好习惯。

三、结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应合理地运用课堂提问艺术,推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诱发其自主探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形成语文综合技能。

猜你喜欢
雾凇探究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雾凇奇观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雾凇岛
美哉,兴凯湖雾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