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情感 注重质疑 注重感知 注重实践

2017-05-10 23:51季燕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红领巾笔者课文

季燕

一直以来,创新都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创新教育能培养个体的创新思维,发掘创新潜能,提升创新能力,其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难点,怎样让学生实现自主的创新阅读,提升其阅读及语文水平是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学语文主要靠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叶圣陶先生认为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应当是学习的主人。下文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的阅读创新教学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立学以读书为本——注重情感学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说明了读书在学习和人类成长中的重要性。同样,在课堂阅读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老师可以通过创设自学情境阅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意识。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让自己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活动的参与者,让学生成为焦点与核心,多开展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活动,注重师生互动。例如,在小学课文《揠苗助长》的学习,因为这是一个寓言故事,课文虽然短小,但是能更快地让学生学到其中的道理。因此,再讲这篇课文的时候,首先老师将课文进行通读,并教会学生阅读后,然后进行角色划分,让一个学生做农民,再让一些学生做秧苗,进行情景剧模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通过自己的实际演练学习到东西。因此,在以后的阅读学习中老师也可以用同样设置情景剧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愿意自己去感受、体验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

二、贵有疑——注重质疑学习

古语有云:学贵有疑。说明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主要途径。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解决问题可能只是实验或数学方面的技能.而提出问题则是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需要极富创造性的想象力。由此可见,“质疑”在学习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爱质疑、勤思考的好习惯。以小学课文《雨中》为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阅读、理解行人和孩子帮姑娘捡苹果的相关语句,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疑虑。笔者提问后,大部分学生都举手表示有疑问,比如“孩子站成一排时为什么要挥舞红领巾?”“卡车司机为什么笑?”等等。对于学生提出的几个典型问题,笔者引导学生们相互讨论,“卡车司机为什么笑?”这一问题很快解决。然而,挥舞红领巾的问题却迟迟未能解决,后来笔者提示当马路上发生的事情,可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很快有学生说出挥舞红领巾是交通知识,此时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都变得十分活跃,“红色是停的标志…‘司机看到红领巾会减缓车速”等回答不绝于耳,一番讨论后,笔者对他们的说法予以了肯定,并进一步解释红色代表危险,这是交通常识。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角度、范围及思路,也可以“抛砖引玉”,将从不同角度提问题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这种鼓励学生质疑的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发现阅读中的问题,更能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其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注重感知学习

书本中的知识、情感并不是表现在外的,也不是教师几句解释、说明就能让学生体会到的,学生必须通过反复阅读、朗读,通过语调、语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来感悟文章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因此在阅读课堂上,老师应该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让他们有自己的时间进行读书、思考,让他们多读书,多阅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领悟所读到的文字意思。

四、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注重实践学习

在小学时期,学生普遍具有爱表现、爱交流的心理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讨论,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们的思想进行碰撞,从而对课文产生更多新的理解。有研究显示,辩论、争论有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其是改变当前“填鸭式”教育现状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指导学生细读关键段落、句子、词语,让学生反复思考、揣摩,再让学生相互交流,以加深理解。

此外,教师还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创新教育。正所谓“一千个人的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就自然不同。例如,在小学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学习,笔者通过提出:同样是一首诗词,为什么父母却对巴迪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同学们就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根据结果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的同学说:“因为巴迪才七岁就能作诗,于是母亲不想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想鼓励孩子,于是就说他作的诗精彩极了”;也有的同学说:“巴迪父亲对于孩子比较苛刻,对他的诗做出了不切实际的评价,有可能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等。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于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实践了课文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在以前,小学课文教学中的不少内容都是统一的,如词语解释以词典、字典内容为准;段落划分要以参考书提示为准等等。过多的“统一”会削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影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会降低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打破这种“统一”,鼓励求异,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同的理解,这样才能发掘出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五、結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转变教学思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质疑、提问、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多使用鼓励、肯定的语言维护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充分相信自己,大胆质疑;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多读感悟、鼓励质疑、交流讨论等方式来实现学生的互动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红领巾笔者课文
红领巾要戴好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红领巾”是谁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