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017-05-10 23:51郑伍程敏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魔术师教学内容情境

郑伍 程敏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句名言让我懂得了教学的艺术关键在激活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句名言也一直激励着我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思考、实践。每一节数学课前,我都会花时间去阅读教材、教学参考书、分析例题及相应的练习题,上网查阅优秀的教学设计,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孩子们喜欢的教学内容,吸引孩子们的兴趣。

一、创设情境要与“我”有关

让学生通过教学情境体会到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与自己有关,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是他们关心的事。这就得从他们身边去挖掘素材,了解他们的爱好:喜欢什么样的动画片?他们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学校、我们国家发生的事都可以成为学习内容的情境。例如,教学《加减法的关系》时,我创设的情境是,今天有其他学校的老师到我们学校来参观学习,你能为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上学生人数的情况吗?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从而自然过渡到加减法关系的探究过程。如,《旋转与平移》:孩子们都喜欢到游乐场去玩,说说看,你们最喜欢玩什么?在玩的时候你的身体是怎么运动的?(学生们积极发言,老师根据汇报贴出相应活动的图片。)在这些游乐活动中,我们身体的运动方式一样吗?分一分吧。对于有争议的运动方式打上问号(这节课的难点),老师:学了这节课的知识你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留下悬念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斗志。)

二、以丰富多彩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思维活动的特点,是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因此,教学内容的呈现,我尽量采用或实物,或图片,或课件等形式,这样孩子们不仅有兴趣,而且注意力也相对集中,看书的话可能有的学生不知道看哪儿去了。

三、基本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

数学学习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情,学没学会马上就能检测出来。新课讲完后出一些即时练习,学生做对了给以夸奖,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会慢慢地建立起来。

四、分级、变式练习让学生接受挑战

我在做这样的练习时通常会说:现在老师出一些难一点的题,敢接受挑战吗?“敢!”只听到整齐而响亮的迎战声!

五、角色扮演,做决策者

范例一:做电影院经理。

《西师版第八册》第32页例3:小剧院共有甲票座位50个,乙票座位100个。本场电影票房收入为2300元。本场观众最少有多少人?

“孩子们,喜欢看电影吗?”

“看电影之前,你最关心什么?”

“假如你是电影院的经理,你最关心什么?”

生:“我最关心票能不能卖完;有多少人来观看;能赚多少钱;观众是不是喜欢这部电影……”

师:“你们说的这些可以用一个词儿来概括:票房收入。”(板书)

“你觉得票房收入与什么有关?”

“票价、观看人数。”

范例二:我是校长我做主!

《西师版第八册》第42页练习题第14题:如果每间教室配40套桌椅,微机室配30台电脑。请你为学校新修的教室和微机室做一个购买桌椅、电脑和电脑桌椅的计划,算一算需要多少元?

师:“现在,你们就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你说了算,你准备怎样去购买?我想听听各位校长的想法。”孩子们一听,自己变成了校长,又能自己做主,甭提有多高興了,都抢着回答。

六、当小老师(出题考同学,评改)

每个孩子出几道有关本课知识的题目,交给同桌完成,然后由小老师批改给出分数,总分100分。看看我们小老师的水平如何。

“我也能当小老师啦!”“我能出题,还能批改作业啦!”孩子们的兴奋劲儿别提有多高。

小老师们个个火眼金睛,哪里写歪了,哪里写得不太清楚,哪里做错了,全都找出来了,比我这个大老师看得仔细多了。在批改的过程中,他们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七、争当擂主超越别人

为了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简便计算的方法,首先要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我决定采用擂台赛的方式进行,做得又对又快的将成为今天的擂主,并把擂主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调皮”的孩子们将擂主戏说成“帮主”,谁成了“擂主”,双拳一抱:“恭喜帮主。”多天真呀!)其实每个孩子在心里也暗暗较劲儿,明天,明天的擂主希望是我!

八、动手操作不放松

数学小报、做图形、动手画、动手折的这一系列活动,我从不让孩子落下。比如,一册认识立体图形,我会让他们亲自去找这些物体,在找的过程中,会让他们形成初步的认识,也有找错的,有孩子把正方体找成了正方形,这是很正常的,而且应当抓住这个契机,让他们观察自己找的为啥和别人不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正方体到底该是哪样的?二册认识时刻,我要求每个孩子自己做钟面,在做的过程他们完全掌握了钟面上的数字、大格、时针、分针,以及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活动结束后要展示一部分学生作品,孩子们喜欢这些活动,而且在这些活动中能获得更多、更广、更深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九、保持一颗童心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常常会和他们一起天真。除了教学语言要生动有趣外,还采用一些小“伎俩”。例如,在学习看图写加乘加乘减算式时,乘减要难一些。我就采用“变魔术”的方法:把不一样的那一组变成一样,写出乘法,然后减掉变出来的。我问: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吗?孩子们当然想了,所以听得特认真,学完之后,马上出几幅图让他们做,全部做对的就能成为小小魔术师。当他们成为魔术师后,我会和他们一起欢呼:“我是小小魔术师,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它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倾向,是克服困难、推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才会落到实处,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魔术师教学内容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魔术师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寻找魔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