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生活 贴近生活 发展生活

2017-05-10 23:52周圆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白开水品德教育品德

周圆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品德教育只有深深地植根于儿童生活的沃土,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也就是说,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

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让品德教育活动源于儿童生活又高于儿童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一、活动导入源于生活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无意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在活动导人时,选择孩子们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和活动,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唤起儿童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促使他们自主地观察、体验和感受。

1.以环境渲染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结合教材特点,对教室进行环境布置,还原某些生活场景,让学生还未上课即先融入熟悉的生活氛围之中,对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老师在上《过新年》时,事先对教室进行一番年味场景布置,孩子们被浓浓的过年气氛包围着,一个个都沉浸在过年的回忆和喜悦之中,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2.以生活画面唤起儿童对以往生活的回忆

在活动导人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生活画面和情景,进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调动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使品德教育无痕地落人生活中。例如,在教《坐立走,有精神》时,老师给学生观看他们自己平时在上课、做操时的录像,让他们看看谁坐(走)得最有精神,孩子们兴趣盎然,在观看过程中体验到怎样坐(走)才有精神,为自觉地纠正以往错误的姿势打下了基础。

二、活动开展贴近生活

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发展的。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话题,开展贴近生活、深受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地参与主题活動中,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1.以活动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

如,教学《做事不拖拉》,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一分钟,静静地聆听秒针“滴答滴答”的走动声。学生体验后谈到,平时觉得一分钟太短,今天觉得还挺长的。当学生有了这样的感受后,请他们看一段录像资料,了解通讯、交通、工厂、农业等各行各业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多少工作。这组数据是巨大的,学生们觉得很惊讶。接着由社会生活转向我们学生的生活,学生在一分钟内又能做什么呢?全班同学分成5个活动小组,分别参加折纸、画画、朗读、运动、算题的一分钟活动,进一步切身体验一分钟的时间。一分钟过去了,有的小组画出了漂亮的图画,有的折出了小狗头、小纸船的手工,有的踢了40几个毽子,有的算了120多道口算题。学生在多种活动创设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感悟着本课目标,体验到一分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只要我们不拖拉,抓紧起来用,还是能做不少事情的。

情境的提供和模拟,给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活动场景,在这里,学生有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时所产生的想法和感受就是一种最真实的情感。这种体验并不是老师告诉他的,而是他们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

2.以活动辨析观点,让学生判断生活

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平衡认知上的冲突,消除认知上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会出现新的道德冲突和矛盾,或者无力消除原来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这时就需要设计讨论辨析活动,给学生充分思考、辨析的时间和空间,以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水平。

《喝水的学问》中,针对学生喜欢喝各种饮料的情况,老师组织大家开展辩论活动:“多喝白开水好,还是多喝饮料好?”学生据理力争,爱喝白开水的说白开水无色素,解渴;爱喝饮料的说饮料甜,含有维生素。最后,老师出示一张白开水和饮料的各项成分指标的对比表,学生看得明明白白,自己得出“还是喝白开水好,饮料能喝,但不能多喝”的结论。

3.以活动练习操作,让学生实践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更好地践行,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巩固道德认识,规范自己的言行,促进知行统一。

如,《我掉了一颗牙》一课中,老师教给小朋友正确的刷牙方法后,组织大家现场实践,每人挤牙膏练习竖刷法。“走进秋天”单元中,组织学生收集秋天的落叶制作树叶贴画,制作小橘灯,用秋天的蔬菜水果制作水果拼盘,感受秋天的美丽。

三、活动延伸发展生活

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中养成。活动的结束并不等于教育的结束,一节课结束了也决不意味着学生认识活动的结束。

鲁洁教授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所以,教师还应把教育活动延伸到课外、校外的生活中,关注孩子的发展变化,如,教《冬爷爷在哪里》后,鼓励学生养成坚持长期记录天气的习惯;教《盼盼迟到了》后,鼓励孩子坚持每天自己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洗脸;教《在餐桌上》后,请小朋友跟妈妈上菜场,学着挑选安排全家人一天的饮食;教《我会安排一天的生活》后,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一日生活安排表,争做时间的小主人;教《我想要,我能要》后,让学生为自己购买一份秋游食物。通过活动的延伸,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品德教育应该回归生活。活动化的教学要求教师重视课程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具体的生活事例人手,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活动向学生的生活领域拓展、延伸,让课程变得对儿童有意义,帮助他们构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

愿品德教育在儿童生活的这片沃土上,开出美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猜你喜欢
白开水品德教育品德
通过家园共育提升幼儿品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
我变成了白开水
注重培养体系构建 提升品德教育质量——基于“互联网+”的品德教育实践策略
图画故事书对儿童品德教育有积极作用
香甜的白开水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分类指导探究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