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技巧 提供时间 拓展空间

2017-05-10 23:53张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外单词技能

张杰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中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英语词汇是一切英语学习的基础,但是对于刚刚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每一个单词的记忆是枯燥而且困难的。有很多的单词背了又忘,当时记住了,过不了多久,再拿出来认读,学生还是不会读,书写的时候又容易出错,长此以往,学生很快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厌烦,造成英语学习兴趣的下降。这种现状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正确运用。因此,单词的记忆和拼读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利用自然拼读法(Phonics)进行语音和单词教学,是帮助学生掌握词汇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因为大部分英语词汇,都可以根据字母所代表的音来发音。只要学生掌握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利用语音发音规则,就能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一旦学生看到单词能够读出,听音能够写出单词,那么,他们对英语的陌生感及恐惧感就会减少或消失,从而大大提升他们记忆英語单词的效果。如何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

一、教给认读技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妨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拐杖,教他们一些认读的方法。认读,通俗地说,就是朗读。首先,教师要要求学生在朗读英语时,眼看词句,口读音调,耳听读音,脑思语义,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语言学习活动。其次,小学生的朗读以模仿为主,在模仿过程中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如,句型朗读中重音连读,语音语调等,注重培养学生按意群朗读的习惯,指导学生以词组和句子为单位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纠正逢词朗读的不良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借助字典进行预习或自学,培养阅读能力。

二、提供认读时间

1.课内把好认读关

读是基本的语言活动之一。坚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短文和故事中单词和句子的含义,强化其对单词和句型的记忆。

①课前5分钟朗读(一般用于复习阶段)。每节课上课铃声响后,让英语小干部带领学生读一个单元,滚动式进行朗读。

②单词教学做到词、卡配对,避免学生看到图片能说出单词,但看到单词却不能认读。至于对话教学,教师可以将一些重点和难点单词、句子进行板书。尽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之间能流利交谈会话了,教师还得安排时间让学生打开书,朗读对话。总之,无论是单词教学,还是会话教学,最后还得回归课本。

③多种方式训练朗读。如果方式单一,学生的朗读兴趣马上就会削减,因此针对朗读材料的不同,教师可采取多种训练方式:听录音读、个别朗读、个人或小组轮读、齐声朗读、领读、分角色读等。另外,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竞赛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在班中评选“朗读大王”“英语认读我能行”,推举朗读好的学生进行领读等。

2.课外布置朗读任务

①检查认读情况。对于教材上的内容,除了要求四会掌握的外,一般都要求学生读出。教师可安排学生分层朗读,即先让英语小组长读给老师听,再让大部分学生分组读给组长听。当然,对于一些后进生,教师应亲自监督。

②课外变换不同的奖励方式鼓励学生坚持每天听、读、说英语及家长签字,长期坚持下来,学生认读能力和语感就会有所增强,对英语自然不再畏惧。

三、拓展认读英语的空间

语言学习需要一种环境,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为了提高学生认读能力,增强英语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认读环境。

1.英语墙。可以制作一些英语标牌,贴在墙上。标牌上的英语,一般是一些课堂用语、谚语、俗语、格言等。这样,学生们或是出于一种本能,或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不由自主地去认读墙上的英语。

2.英语角。在开设英语班级的教室中设置英语角,英语角中的内容可以是一些学习上的重点、难点单词或句子,也可以是学生课内抄写、课外摘录的优秀作品,还可以是学生写的英语小作文。

3.英语阅读。现在的一些小学生刊物上,都安排了一定的英语栏目。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

读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流畅的朗读既有助于培养阅读的基本技能,也有助于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内课外,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应将“认读教学”进行到底!

猜你喜欢
课外单词技能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单词连一连
看图填单词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看完这些单词的翻译,整个人都不好了
画唇技能轻松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单词拾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