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想像力匮乏原因与培养路径

2017-05-10 23:57王建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想象力想象苹果

王建华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实在的因素。”少年儿童最富有想象力,他们可以想象小绵羊和恶狼成为亲密伙伴,可以想象星星在银河里幻化出美丽的图案,可以想象驾驶地球离开银河系到更远的宇宙空间欣赏外面的世界……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想象力却在慢慢地减退,甚至是消泯。画一个圆圈,小学生想象它可能是“纽扣、月饼、饼干、大饼、圆盘、圆圆的月亮、皮球……”;初中生可能只会想象成“月亮、铁饼”等;高中生想象它可能就是一个圆圈了;而职场人士则不敢想象,只好向领导请示了。相比而言,儿童的想象力是最丰富大胆的,可是,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们看到: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令人担忧,而扼杀孩子们想象力的原因很复杂。

一、小学语文课想象力匮乏现象

(一)语用训练多有雷同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課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于是,语文课堂语用训练大行其道,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任何事物一旦成为僵化的、机械的训练,那将是很危险的。曾经听过近20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许多老师都设计一些“想象写话”的训练,但是,让人遗感的是,许多“想象写话”非常浅薄而且多有雷同,没有独特的想象,有的“想象写话”看起来很美丽,却是孩子们借鉴辅导资料上的句子,一点也没有自己动脑筋想象。事实上,日常教学中学生借鉴抄袭、想象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独特解读鲜有异见

老师总是希望看到学生在交流讨论的时候,小手频举,发言踊跃,见解异彩纷呈。事实上却不尽人意,往往是几名同学表现活跃,其他同学随声附和,尤其缺乏卓识的想象。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时,我先拿出苹果,让学生好好观察,欣赏一下它美在哪儿,看到这个苹果你联想到什么,体会一下它在生活中有什么意义,由苹果展开一下想象……一同学说苹果红彤彤的,颜色很漂亮,皮很有光泽,形状是圆的,像她的脸。一同学说那天他等车时,一阿姨在吃苹果,他当时感觉那苹果特香,特甜,口水都流出了,特想吃。一同学说我们可以造一个大大的苹果房子,住在里面就像是童话里,饿了就啃房子吃……他们只是从事物的表面发挥想象,思维的角度比较单一。

二、小学生语文课想象力匮乏的原因分析

(一)生活经验的缺失影响孩子想象力发挥

一位朋友向我们讲述:带孩子回老家,孩子看到满野绿油油的小麦,疑惑地问妈妈:“怎么这么多的韭菜?”六年级的孩子分不清小麦苗和韭菜苗,朋友只好停车,带孩子到麦田去看个究竟,费了好大的劲才向孩子讲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无独有偶,另一位朋友家读五年级的孩子回到农村老家,指着路边的黄牛问爸爸:“那是骡子还是马?”城里的孩子居然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想象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孩子没有走进大自然,缺乏对生活的直接经验,他们的想象能力就非常有限,甚至容易受到阻滞。农村孩子应该走进城里,体验城市生活;城里的孩子也应该到农村走走,体验农村生活;所有茁壮成长的孩子都应该走进外面的世界,体验丰富多彩的生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发展想象能力。

(二)阅读量的贫乏导致孩子想象力局限

毋庸讳言,当下孩子的阅读现状委实堪忧。孩子鲜有读书的时间,整天埋头于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往返于各式各样的辅导班、特长班。即使有些读书的时间,各种外界因素诱导着他们只阅读与提高学习成绩相关的书籍,而不能广泛博览各类书籍,这样就造成他们阅读面极其狭窄。阅读极其有限,知识极其贫乏,想象力必然受到局限,因为想象哪怕就是天马行空,异想天开,也需要各种各样的知识做铺垫。

三、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途径

(一)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培养

俗话说,插图是最有力的第二语言,语文教科书中的插图既是帮助学习者理解教科书内容的一种工具,也可视为教科书的第二语言。随着科学的发展,教科书的插图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图片也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已转化成表达学习内容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创设合理情境触发想象

教学“飞”字,教师首先展示一幅蜂鸟飞翔采蜜的图片,蜂鸟的尖嘴朝向左方,双翅展开向上,和“飞”的字形非常相似。在图片的右侧是“飞”字。然后老师又出示一首短小的儿歌:“长嘴鸟,小脑瓜,挺胸收腹翘尾巴。一撇一点展翅飞,风吹雨打都不怕。”教学“爬”字时,老师首先出示一幅长鼻子大象形状的滑滑梯,大象长长的鼻子伸向右侧,一个小朋友正从象鼻子上方滑下。在图的左侧是“爬”字。老师又出示儿歌:“平撇短,竖撇长,中竖直,捺脚放。小巴小巴别害怕,团紧身子轻滑下。”

汉字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之说,很多汉字本身就是一幅表情达意的优美画面,该老师在教学生字时,充分抓住汉字的象形特征,借助他们熟悉的生活场景,种用游戏、图片、儿歌等形式创设情境,触发孩子的想象力,调动孩子识字的积极性,更好地识记和应用汉字。

猜你喜欢
想象力想象苹果
快乐的想象
看见你的想象力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