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7-05-10 00:07黄瑞瑜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小学生数学

黄瑞瑜

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其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学习效果等离不开一定的学习兴趣。一门学科好成绩的取得,同样需要学生们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从五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希望可以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数学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更具抽象性,对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年龄较小,无论是数学思维还是抽象思维,发育都比较慢,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使他们学习好数学,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无疑成为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兴趣是人们对某一事、某一物产生的一种带有个人主观感情色彩的心理接近倾向,在这种倾向的引导下,人们会对感兴趣的事务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研究透彻。而对小学生来说,如何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则成为提高他们数学学习效果的关键。本文重点提出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培养兴趣

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需要教师对学生们进行科学指导,让学生在教师正确的指导下,逐渐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把学习数学的基本要求清楚地讲授给学生,并且在日常的講课、考试、作业过程中,要加以正确指导。例如,对学生们不要说“数学成绩好了就能当数学家”“数学成绩不好就不能经商”等这样不切实际的空话、大话,这些话语,看似一种强有力的激励,但实际上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因此,教师要用科学的话语指导学生,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价值,这样才能从心底让学生们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爱护学生,保护学生们的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由于还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很可能不够持续,因此,教师要学会爱护自己的学生,注意恰当保护学生们的兴趣。具体做法:教师在日常授课之余,可以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小学生做做游戏,同大大伙谈谈心,多做一些课下交流,这样既可以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严厉的形象,同时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数学老师,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也会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

三、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们的数学兴趣

小学数学学习,在培养学生们兴趣方面,需要教师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创设合理的数学学习案例、情景,在生动形象的案例情景中,让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喜欢上数学。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引入到课堂授课的练习题中,例如,在教学生们认识千米、米、厘米等长度单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估算自己从学校走回家的距离,还可以让学生们拿卷尺测量自己的身高,这些场景,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十分自然,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还学习了数学知识,这样既能增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助于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

四、精选练习,发展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样化的练习,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练习中要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在课外实践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样能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例如,学了平均数问题后,可以解决歌唱比赛的评分问题;学了体积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如石块、铁钉等);学了比例尺后,可利用地图算算家乡到旅游胜地的实际距离;学了比例应用题,可利用标杆、阳光影子求旗杆、楼房的高度等等。通过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不但能巩固书本知识,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五、动手操作,从做中学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数学却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因而在数学教学中除了运用直观教具外,还应该注意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先让学生拿出直径为3厘米、5厘米、7厘米的圆,同桌合作量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思考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学生们兴致很高,同桌两人想各种方法进行测量,动手又动脑,最后发现圆周长与直径之间有倍数关系的感性认识。通过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数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展开,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六、结语

从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知道,其实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可以从多角度人手,不同的方法只要设计合理、教师运用恰当,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对数学学科的认识需要教师不断地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价值意义,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们边学边用,不但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内涵,通过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合理情景中,逐渐建立起数学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小学生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