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2017-05-15 02:55李成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2期
关键词:仔鸡乳酸杆菌双歧

李成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山东潍坊 262100)

微生态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李成

(山东省安丘市畜牧局 山东潍坊 262100)

为探讨微生态制剂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将 45 只肉鸡随机分 3 组(Ⅰ组、Ⅱ组、Ⅲ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0.05%、0.1%的微生态制剂。结果显示:Ⅱ组与Ⅰ组相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沙门杆菌数均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日增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大肠杆菌、沙门杆菌数均显著降低(P<0.05)。表明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0.05%、0.1%的微生态制剂均能够显著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菌群。

微生态制剂;肉鸡;生长性能;肠道菌群

随着抗生素长期、大量滥用带来的药物残留、耐药性等问题的日益显现,无抗养殖的呼声日益高涨[1]。微生态制剂是将有益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加工等特殊工艺制成的一类生物制品,具有纯天然、无残留、无耐药性、绿色环保等优点,有望替代抗生素成为新一代饲料添加剂[2]。 本 研 究 探 讨 微 生 态 制 剂 不 同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为微生态制剂在肉鸡饲料添加中的开发与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微生态制剂、试验动物

微生态制剂购自山东华尔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AA 白羽肉鸡购自潍坊运兴禽业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将 45只 1日龄肉鸡随机分成 3 组(Ⅰ组、Ⅱ组、Ⅲ组),每组15 只鸡,经预试期 7d 后,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0.05%、0.1% 的 微 生态 制剂,试验期为 28d。

1.3 生长性能的检测

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空腹称重试验鸡,计算日增重;每日记录日粮消耗量,计算日采食量;根据日增重和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

1.4 肠道微生物菌群的检测

宰杀试验鸡,按照 孙 波 等[3]的 平 板 培养计数法测定盲肠中大肠杆菌、沙门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采 用 SPSS13.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

如表1所示,Ⅱ组与Ⅰ组相比,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

2.2 肠道菌群的测定结果

如表2所示,Ⅱ组与Ⅰ组相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均显著提高(P<0.05),沙门杆菌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Ⅰ组相比,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均显著提高(P<0.05),大肠杆菌、沙门杆菌数均显著降低(P<0.05);Ⅲ组与Ⅱ组相比,乳酸杆菌数显著提高(P<0.05),沙门杆菌显著降低(P<0.05)。

表1 生长性能的测定结果

表2 肠 道菌 群 的测 定 结果 lg cfu/g

3 讨论

动物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定植于细胞黏膜形成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一道天然屏障。微生态制剂添加后通过营养竞争、生存空间竞争、拮抗作用等能够优化微生物菌群的平衡状态,补充和维护这道天然屏障,同时,微生态制剂可以分泌氨基酸等促生长营养因子以及产生能够分解糖、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等物质的消化酶,加强肠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在本研究中,肉仔鸡日粮中添加 0.05%、0.1%的微生态制剂均能促进肠道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杆菌等有害菌的生长,提高肉仔鸡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说明微生态制剂 0.05%、0.1%的添加剂量均能较好的调节肉鸡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且随着微生态制剂添加剂量的提高,其对肉仔鸡肠道菌群和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增强。

[1]董尧,王前勇.微生态制剂对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的研究现状[J].山东畜牧兽医,2016,37(7):70-72.

[2]孙波,陈静,刘江,等.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对肉鸡肠道菌群及免疫器官指 数 的 影 响 [J]. 黑 龙 江 畜 牧 兽 医 ,2014(7):86-88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2.013

猜你喜欢
仔鸡乳酸杆菌双歧
hr-HPV感染及宫颈病变与阴道乳酸杆菌关系的Meta分析
益生菌产品中双歧杆菌计数培养基的比较研究
肉仔鸡腹水的诱发因素与防治
酸奶中的“长寿菌团”
试谈肉仔鸡大肠杆菌病的成因及防控要点
肉鸡增重可用蜂花粉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分析
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要点探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
母乳婴儿源产细菌素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