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非能源矿产勘查长期趋势分析

2017-05-16 11:26杨建锋张翠光
中国矿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成本费用铁矿储量

杨建锋,张翠光,马 腾,王 尧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我国非能源矿产勘查长期趋势分析

杨建锋,张翠光,马 腾,王 尧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 100037)

本文分析了1981~2015年我国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成效变化与影响因素,以期为矿产勘查形势预测奠定基础。非能源矿产勘查经历了平稳发展、持续低迷、快速发展和调整下行四个阶段,根据矿产品供求、矿业利润与勘查投入关系推测,未来几年矿产勘查或将延续深度调整的趋势。在快速工业化时期,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重要程度日益上升,而到工业化后期贵金属和三稀金属重要程度开始上升。相同矿产勘查投入所获得的新发现矿产地与新增查明资源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矿产市场与矿产开发对矿产勘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变化趋势上矿产勘查投入可能比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延迟1~2年。

矿产勘查;资金投入;矿产地;资源储量;矿业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形成与持续,我国矿产勘查形势发生了不同以往的新变化。主要矿产品价格在底部区间运行,短期难以看到回升趋势[1]。大宗矿产品产能过剩,去产能、去库存压力大。投资者对矿业投资的兴趣和信心逐步衰竭。矿产勘查投入持续走低,勘查市场持续疲软,勘查作业总体供过于求[2]。对于矿产勘查的前景,矿业界大体上有两种认识:一种较为乐观,认为短期内矿产勘查将止跌回升;另一种较为悲观,认为目前的矿产勘查萎缩期将延续5~10年[3-4]。如何看待当前矿产勘查持续下行的态势,矿产勘查的驱动力是否发生了变化,需要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来保障矿产勘查健康发展,成为当前政府管理者、矿业企业和地质科技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矿产勘查是一种高风险性、先行性和基础性生产经营活动。全球矿产勘查成功率在1%左右,一个大型矿床发现所需时间平均为19年[5],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床从发现到正式投产所需时间发展中国家为6~9年、发达国家为3~7年[6]。在矿业发展高潮期所发现的矿床到正式投产时可能已是矿业发展低潮期。所以,研判今后的矿产勘查形势需要对矿产勘查的长期趋势进行分析,探寻矿产勘查的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为此,本文分析了1981~2015年非能源矿产勘查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以期为矿产勘查形势定量预测提供依据。

1 数据与处理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公开的数据库或正式出版的文献。我国非矿产勘查投入、钻探工作量、新发现矿产地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地质矿产年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和《中国矿业年鉴》。新增查明资源储量2001~2014年数据来自《中国国土资源年鉴》和《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5年数据来自“全国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情况通报”。铁矿石产量、进口量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钢铁工业年鉴》,铜金属(矿产)产量来自历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黄金产量来自《中国黄金年鉴》。GDP、工业增加值、采矿业增加值、采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等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为了消除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因素所引起的价格变动,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采用不变价格。采用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历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指数),以1981年价格为基准,对各年度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进行了现行价格到不变价格的转换。

2 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变化

2.1 资金投入变化

1981~2015年,我国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经历了两次起伏。按照年度投入变化,非能源矿产勘查大致可划为4个阶段:平稳发展阶段、持续低迷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调整下行阶段(图1)。平稳发展阶段从1981~1992年持续12年时间,年度投入6.8亿~8.1亿元,年均增长0.8%;持续低迷阶段从1993~2003年持续11年时间,年度投入从8.1亿元降至3.1亿元,年均下降7.4%。快速发展阶段从2004~2012年持续9年时间,年度投入从4.0亿元快速上升到49.0亿元,年均增长44.7%。调整下行阶段自2013年开始,目前仍在持续中,年度投入大幅下滑,到2015年降至32.4亿元,年均下降12.8%。

各类矿种勘查投入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总的来看,非金属矿勘查投入占比呈波动减少趋势,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呈增加趋势,贵金属则从前期占绝对优势到后期显著减少、然后温和上升(图2)。非金属矿勘查投入占比80年代初期在20%以上,此后则在波动中趋于减少,2010~2015年平均占比降至8.0%。有色金属矿勘查投入1981~1996年占比从36.0%降至18.2%;1997年开始快速增加,到1998年增至56.7%;1999年之后占比在45.9%上下波动。黑色金属矿勘查投入占比在2002年之前在5.3%波动,2003年之后逐年增加,到2012年增至21.2%,其后则不断下降。贵金属矿勘查投入在2003年之前占有绝对优势,年度平均占比为48.5%;2003年之后占比开始下滑,到2008年降至21.4%,此后则呈温和上升趋势。勘查投入占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矿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对重要性。这一趋势表明,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发展所需的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重要程度日益上升,而到工业化后期贵金属和三稀金属重要程度开始上升。

(注:以1981年不变价格为基准)图1 1981~2015年我国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变化

图2 1981~2015年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各类矿种比例变化

随着我国矿产勘查体制的改革,勘查资金投入来源发生了重大变化。1999年之前,矿产勘查工作实行国家计划体制,主要依靠中央财政投入。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主动利用社会资金开展矿产勘查,但是,社会资金始终处于边缘状态。1985年社会资金投入比例为2.2%,到1997年仅增至7.1%。1999年国家对地质勘查体制进行了改革,商业性矿产勘查得到空前发展[7]。1999~2015年,中央财政投入占比从82.1%大幅降至3.2%(图3)。地方财政投入比例从1999年的10.2%大幅升至2001年的33.8%;之后逐年下降,到2008年下降至15.3%;2009年以后,在波动中略有上升,2015年投入占比为23.9%。社会投入对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的贡献急剧增大,从1999年的7.8%快速上升到2008年的74.6%,之后社会投入比例在74.0%上下波动。总体来看,中央财政投入占比呈减少趋势,地方财政投入占比经过缓慢减少之后趋于稳定,社会投入占比大幅增加,已成为我国矿产勘查工作的主导力量。

图3 1999~2015年非能源矿产勘查投入各类资金来源比例变化

2.2 钻探工作量投入变化

与资金投入变化相似,钻探工作量经历了平稳波动、低位徘徊、快速增长和调整下行的变化过程。1981~1992年年均完成钻探进尺2 735 km,1993~2003年年均完成钻探进尺436 km,仅为1981~1992年的15.9%(图4)。比较勘查投入与钻探工作量可以发现,1993~2003年勘查年均投入比前一阶段下降了52.7%,而完成钻探工作量则下降了84.1%,后者的下降幅度大大高于前者的下降幅度。这表明在矿产勘查持续低迷阶段,国家财政投入的地质勘探费投入到矿产勘查的实际费用更少。2004~2012年,每年完成的钻探工作量大幅增长,年均增长48.7%。2012年之后随着勘查投入的减少而逐年下降。

(注:1989年、1990年和1992年数据暂缺)图4 1981~2015年非能源矿产勘查钻探工作量

单位勘查投入完成钻探工作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矿产勘查的活跃程度和勘查成本变化。在矿产勘查持续低迷阶段,万元勘查投入完成钻探进尺明显低于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调整下行阶段(图4),说明勘查资金在找矿实际投入方面投入更少。对比20世纪80年代和近10年数据可以发现,近10年万元勘查投入完成钻探进尺略低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金属矿产,20世纪80年代万元勘查投入钻探进尺平均为35.9 m/万元,近10年降至29.3 m/万元,降低了18.4%;对于非金属矿产,20世纪80年代万元勘查投入钻探进尺平均为38.8 m/万元,近10年降至30.9 m/万元,降低了20.4%。铁矿、铜矿和金矿万元勘查投入完成钻探工作量情况也存在类似的变化趋势。万元勘查投入完成钻探进尺降低的趋势表明:矿产勘查钻探的实际成本总体上是增加的。

3 非能源矿产勘查成效变化

3.1 新发现矿产地

自改革开放到1991年,累计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1 450处,探明储量矿种由132种增加到149种[8]。1991~1995年,新发现矿产地975处,探明有储量的矿产有151种[9]。1996~2015年,累计新发现矿产地3 870处,其中金属矿产2 428处,非金属矿产1 442处(图5)。

图5 1996~2015年新发现矿产地数量与亿元勘查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

从单位资金投入效果来看,相同资金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1996~2000年,亿元勘查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为平均46.0个/a;2011~2015年,减少至平均4.8个/a。铁矿、铜矿和金矿勘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存在类似的减少趋势。对于铁矿,1996~1998年没有新发现矿产地,1999~2003年亿元勘查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平均13.2个/a,到2011~2015年减少至平均3.9个/a。对于铜矿,1996~2000年亿元勘查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平均24.2个/a,到2011~2015年减少至平均1.1个/a。对于金矿,1996~2000年亿元勘查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平均36.4个/a,到2011~2015年减少至平均2.5个/a(图6)。这一趋势表明,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持续进行,找矿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想要获得与以前相同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图6 1996~2015年铁矿、铜矿、金矿亿元勘查投入新发现矿产地数量

3.2 新增资源储量

我国于1999年实施了新的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新、旧储量不能进行对比[10]。为此,以铁矿、铜矿和金矿为例,分1981~2000年和2001~2015年两个阶段观察新增资源储量变化。1981~2000年,累计新增储量铁矿81.04亿t,铜矿1 569.59万t,金矿4 453.6 t[11]。2001~2015年,铁矿累计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铁矿石307.4亿t,最高的2010年为92.9亿t。铜矿累计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铜4 848.3万t,2006~2012年出现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高峰。金矿累计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金8 828.1 t,2005年以后呈持续增长态势(图7)。

原料的选择、解冻及清洗→盐渍→去腥→漂洗、沥水→混合辅料真空腌制→自然风干→油炸挂糊→微波烘干→上糖浆滚揉→真空包装→121 ℃高温灭菌→成品→检测。

从单位资金投入效果来看,铁矿、铜矿、金矿万元勘查投入所获得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总体上呈减少趋势(图8)。对于铁矿,2001~2005年万元勘查投入新增查明资源储量为11.5万t/万元,到2011~2015年降至4.2万t/万元。对于铜矿,虽然在2006年出现558.8 t/万元的高值,但是总体下降的趋势非常明显,2001~2005年平均为225.8 t/万元,到2011~2015年降至46.8 t/万元。对于金矿,虽然在2007年出现31.7 kg/万元的高值,但是总体下降的趋势也很明显,2001~2005年平均为18.3 kg/万元,到2011~2015年降至8.9 kg/万元。这一趋势表明,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持续进行,找矿的难度在不断加大,想要获得与以前相同的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图7 2001~2015年铁矿、铜矿和金矿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图8 2001~2015年铜矿、金矿万元勘查投入新增查明资源储量

4 非能源矿产勘查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源动力。根据经济发展对矿产勘查活动影响传导过程,影响矿产勘查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矿产市场、矿产开发等方面。勘查技术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土地管理制度对矿产勘查工作也具有重要的影响[12],本文侧重研究矿产勘查经济方面的影响因素。

4.1 经济发展

图9 1985~2014年我国矿业增加值与占工业增加值、GDP比重变化

图10 1981~2015年铁矿石产量、进口量与消费量及铁矿勘查投入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矿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的拉动下,矿业经历了由平稳发展到快速发展的转变。1985~2003年,矿业增加值平稳增加,年均增长17.2%;2004~2011年,矿业增加值迅速增加,年均增长28.8%;2011年之后矿业增加值在2.5万亿元上下波动(图9)。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GDP比重在波动中不断上升。1985年,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分别为9.8%和3.0%;到2008年达到近30年来的峰值,分别为15.1%和6.2%;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矿业增加值及占工业增加值和GDP比重出现下滑,之后又有所回升,到2011年分别为13.7%和5.4%;2011年之后,矿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和GDP的比重逐年降低。2004~2011年矿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快速上升表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矿业发展规模持续扩张,矿业快速发展反过来拉升了全国GDP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2011年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矿业在高位波动中不断调整,矿业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4.2 矿产市场

1981年以来,我国大宗矿产品产量和消费量经历了平稳增长、快速增长和高位趋稳的变化。1981~2003年,铁矿石消费量、产量、进口量分别年均增长7.8%、4.4%和20.0%;2004~2011年,三者分别年均增长22.1%、22.9%和21.9%;2012~2015年,三者增速明显降低,年均增长率分别降至5.1%、1.1%和8.6%(图10)。从铁矿勘查投入来看,1981~2003年年均减少3.4%,2004~2012年年均增长77.8%,2012年以后铁矿勘查投入快速下降,年均下降29.8%。对比铁矿石供需与勘查投入变化可以得出:2003年之前铁矿勘查投入与铁矿石供需脱节,2003年之后铁矿勘查投入对铁矿石供需反映日趋敏感,铁矿石消费量增速在2012年发生显著变缓(由16.8%降至4.0%),铁矿勘查投入则在次年发生大幅下跌(-30.5%)。铜金属产量经历了缓慢增长、平稳增长和快速增长,到2014年达到峰值,2015年有所回落;铜矿勘查投入1981~2003年在波动中不断下降,2004~2010年大幅上升,2010年之后高位波动。黄金产量经历了较快增长到快速增长,2014年达到峰值,2015年略有降低;金矿勘查投入1981~1993年波动上行,1994~2003年缓慢下行,2004~2012年快速增长,2012年之后逐年下降。

铁矿、铜矿和金矿供求与勘查投入变化表明:大致以2003年为界,之前矿产勘查投入与矿产品供需存在脱节现象,之后二者联动密切,随着矿产品产量快速增长而快速增加,随着矿产品产量增速放缓或下降而降低。

能否获取利润以及利润的高低是企业决策矿产勘查活动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1996年以来,我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经历了上升、高位波动、下行的变化过程。

对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1996~200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从-2.84%缓慢上升到5.19%,略低于全国工业平均水平;2003~2008年快速上升到24.77%,平均高于全国工业10.7个百分点;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短暂下滑之后继续上行,到2011年升至17.99%;其后持续下行,到2014年降至10.04%,与全国工业差值逐年收窄(图11)。与此同时,黑色金属矿勘查投入2003年之后快速增加,到2012年达到峰值,之后持续降低。对比变化曲线和峰值可以发现:2003年以后,黑色金属矿勘查投入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变化过程有些相似,但前者的峰值比后者的峰值延迟1年出现。

图11 1996~2015年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勘查投入变化

对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996~200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从3.73%缓慢上升到10.53%;2003~2006年快速上升到32.05%,2007~2011年经过下行-上升至30.79%,平均超出全国工业12.2个百分点;其后持续下行,到2014年降至17.08%,与全国工业差值逐年收窄。在此期间,勘查投入在2003年之后快速增加,到2012年达到峰值,之后逐年下降。对比变化曲线和峰值可以发现,2003年以后,勘查投入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变化过程有些相似,但前者的峰值比后者的峰值延迟1年出现。

对于非金属矿采选业,1996~2002年成本费用利润率从-1.52%缓慢上升到4.25%;2003~2006年波动上升到10.68%,2009年短暂下滑后逐年上升,到2011年升至10.88%;2011年之后逐年减低。与此同时,非金属矿勘查投入在2003年之后快速增加,到2013年达到峰值3.94亿元,之后呈降低趋势。这表明:2003年以后,非金属矿勘查投入与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变化过程有些相似,但前者的峰值比后者的峰值延迟2年出现。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勘查投入变化表明:成本费用利润率对矿产勘查投入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变化趋势上矿产勘查投入可能比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延迟1~2年。

5 结 论

1)1981年以来,我国非能源矿产勘查经历了平稳发展、持续低迷、快速发展和调整下行四个阶段。根据矿产品供求关系、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与勘查投入关系推测,未来几年矿产勘查或将延续深度调整的趋势。

2)随着我国进入快速工业化时期,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矿产重要程度日益上升,而到工业化后期贵金属和三稀金属重要程度开始上升。

3)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持续进行,相同矿产勘查投入所获得的新发现矿产地与新增查明资源储量总体呈减少趋势。

4)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矿产市场与矿产开发对矿产勘查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变化趋势上矿产勘查投入可能比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延迟1~2年。

[1] 周平,杨宗喜,唐金荣,等.2015年全球矿业形势分析与2016年展望[J].中国矿业,2016,25(2):1-6.

[2] 彭齐鸣.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质勘查产业发展前景[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6(1):7-11.

[3] 刘晓慧.矿业将进入2.0时代——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崔荣国对全球矿业形势展望与分析[N].中国矿业报,2016-05-31(7).

[4] 刘晓慧.中国企业在境外勘查矿产要避免九个误区——中国冶金地勘总局原总工刘益康先生谈境外矿产勘查[N].中国矿业报,2016-06-06(7).

[5] 王家枢,曹新元.对矿产勘查工作规律的初步分析和归纳[J].国土资源情报,2009(7):6-12.

[6] 王家枢.矿产勘查工作规律性初探(之一)[J].国土资源情报,2008(6):2-5.

[7] 杨兵.对地勘行业改革的反思[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8):4-6.

[8] 朱训.地质科学与地质矿产:中国地矿工作的过去和未来[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

[9] 曹新元.我国矿产资源60年[J].国土资源情报,2009(8):4-8.

[10] 杨振华.矿产资源/储量新旧分类标准对比[J].吉林地质,2002,21(3):78-83.

[11] 地质勘查编写组.地质勘查的光辉五十年[J].中国地质,1999(9):2-8.

[12] Hogan L,Harman J,Maritz A,et al.Mineral exploration in Australia:trends,economic impacts and policy issues[R].ABARE report 02.1,Australian Bureau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Canberra,2002.

Analysis of long-term trend of non-energy mineral exploration in China

YANG Jianfeng,ZHANG Cuiguang,MA Teng,WANG Yao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Center,China Geological Survey,Beijing 100037,China)

This paper tracked the changes happened to exploration expenditures,drilling,newly-discovered ore fields,and newly-discovered reserves & resources,during the past years from 1981 to 2015.Non-energy mineral exploration experienced four stages:steadily developing,continually glooming,rapid developing and rapid falling.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its to total industrial costs for mining industr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the current falling trend will probably last in the next several years.During the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stage,the importance of nonferrous metal and ferrous metal minerals rose relatively,while precious metal minerals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become more important as China enters the later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As time went on,the amount or quantity of newly-discovered ore fields and resource reserves declined on the whole for the same exploration expenditures.Under the market economy,the capital investment in exploration is closely dependent up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mineral market and mineral development,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exploration expenditures is similar to the ratio of profits to total industrial costs for mining industry with a lag of 1~2 years.

mineral exploration;capital investment;ore field;resource reserves;mining industry

2016-12-15

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地质勘查进展与工作程度动态分析”资助(编号:DD20160088)

杨建锋,男,河北宁晋人,研究员,从事资源环境经济研究,E-mail: jf.yang@sohu.com。

F407.1

A

1004-4051(2017)05-0007-06

猜你喜欢
成本费用铁矿储量
大红山铁矿找矿前景分析
铁矿渣高强海绵砖配合比设计
基于合同管理下的成本费用精益化管控
基于三维软件资源储量估算对比研究
全球钴矿资源储量、供给及应用
漫画与幽默
2019 年世界油气储量与产量及其分布
化工制造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研究
制酒业企业成本费用内部控制
2008~2017年我国新增石油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