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态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2017-05-17 11:27陈玉娇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9期

陈玉娇

内容摘要:企业生态网络包含规模、集中度、反馈机制、企业家精神、行业环境、企业内部六大层面。本文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158组抽样数据进行实证,发现不同行业的企业生态网络存在差异,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与政府、金融市场的联系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产学研平台、资源整合能力、研发投入、组织间反馈等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但不显著;与大客户关系的集中程度与创新绩效呈显著倒“U”关系;市场地位负向影响创新绩效。

关键词:中小板上市公司 创新绩效 影响因素 企业生态网络

相关文献研究

企业生态网络包括六大层面即规模、集中度、反馈机制、企业家精神、行业环境及企业内部层面。近年来,研究结论主要集中于以企业与政府机构、金融市场主体、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的联系来反映网络规模,有学者认为政府支持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产生负影响,这可能与企业为了获得政府支持而过度包装财务数据有关(陆国庆,2011)。亦有学者认为政府扶持显著提高中小企业创新绩效,但商会组织与企业创新成长没有关系(覃巍等,2015);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的联结对提高创新绩效影响显著,但是金融机构的资助阻碍了创新绩效的提高(白俊红等,2015)。生态网络的集中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袁平,2015),也有学者认为节点集中度不宜过高或过低(王彦博等,2015)。亦有学者提出,创新效率较高的区域,网络密集度与创新绩效间呈倒“U”关系,否则,网络密集度的提高负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提高(杨连盛等,2015)。内部层面,企业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对合理调整网络关系作用显著(张振刚,2015),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促进网络演化及网络创新有质的影响(高丽娜,2015)。然而,对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却观点不一。陆国庆(2011)认为,短期内增加人力資本投入会因为增加成本而对创新绩效产生负作用。反馈机制层面,加强人才等创新资源在节点间的双向流动,有利于创新知识的传播。企业家精神能够提高企业创新网络的稳定性(张竹,2015)。然而,有学者通过对广西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家因素对创新成长并没有显著影响。行业环境层面,前景较好的行业,企业生态网络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且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能够显著的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提高(Peters,B.,2008)。

本文以2015年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抽样数据为依托,以企业生态网络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为理论依据,探讨当前环境下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策略以指导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

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与模型建立

已有研究多以若干指标加权测度企业创新绩效(徐光耀等,2013),本文以某一具体指标反映创新绩效大小,探讨其影响因素。有学者以R&D投入反映创新绩效,忽视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绩效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也有学者以营业利润反映创新绩效,具有可取性。本文假设企业的经营战略、销售策略等定性因素在2014-2015年间未发生变化,采取营业收入增加额指标来测算企业创新绩效,根据企业景气指数对2015年营业收入做出调整,以排除经济形势对营业收入增加额的影响。调整方法为:2015年4个季度平均企业景气指数相较2014年下降了8.45%,因而对2015年营业收入原始数据统一提高8.45%,使用调整后的2015年营业收入,减去2014年营业收入,即得到调整后的营业收入增加额。

如图1所示,企业生态网络包含六个层面的内涵,分析当前阶段生态网络每个层面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是否有显著影响,以及如何影响,是以下本文要解决的问题。

以创新绩效为因变量,以企业生态网络的各个层次为自变量,各类变量以一级指标代替,构建企业创新绩效的测度模型:Y=a1x1+ a2x2+ a3x3+…+ a10x10,其中,a1、a2、…、a10分别表示参数,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与实证分析

按照股票代码进行等距抽样,样本组包含158家中小板上市企业,分布于我国24个省或直辖市,覆盖农林牧渔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水供应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软件信息、房地产业、文化体育娱乐、金融业、租赁商务服务等11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62.6%,这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总体较多有关;农林牧副渔业、软件信息业、建筑业、文体娱乐业、房地产及金融业等其他产业企业分别占比5.7%、12%、7.6%、4.4%、7.7%。总体来说,抽样样本较具代表性,能够反映我国上市中小企业生态网络和创新成长情况。样本数据来源于2015年企业统计年报,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宏观统计数据。

(一)上市中小企业的生态网络发展层次及创新绩效情况

创新绩效方面,2015年度相较于2014年度,除建筑业外,其它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均有增加,其中电力热力行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金融业及房地产业、商务租赁业,其调整后的营业收入增加额行业平均值最大;其次依次为软件信息行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文体娱乐业。就单个企业而言,营业收入增加额最大值分布在制造业。

生态网络发展层次情况,各行业网络集中度差异不大。2015年,各企业前五大客户交易额占比均达到25%-39%,企业拥有较集中的交易对象和较稳定的交易关系,且基本都积极维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关系,保持与客户、供应商良好的沟通合作。网络规模层面,行业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不大。建筑业企业平均获得最大的筹资现金流量,网络规模相对更大。农林牧副渔业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更密切,制造业、通信行业其次,这与我国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柱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国情相符。各行业企业均积极建立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关系,其中建筑业企业表现最为突出,其次为金融及房地产企业,制造业企业表现得稍差。网络节点反馈机制层面,各行业企业均较注重节点间的双向反馈,建筑行业表现最佳,其次为金融及房地产企业。行业环境层面,文体娱乐行业发展前景较好,该行业抽样企业在生态网络中均具有较为突出的地位。企业家精神层面,各行业企业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强度差别不大,但文体娱乐业更为频繁,可能会对企业生态网络的构建和演化起加速或催化作用,金融、房地产、商务租赁等行业企业家交流稍弱。企业内部层面,建筑业企业具有更高的资源整合能力,金融业、房地产业其次,文体娱乐业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较差。软件信息产业企业的内部创新能力最强,文体娱乐业企业最弱。

(二)影响中小上市企业创新绩效的单因素分析

网络规模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将政府补贴额由小到大分为5个档次,分别计算相对应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发现随着政府补贴额的增加,营业收入增加额基本上逐渐增加(见表2)。运用t检验分析补贴额最小值与最大值所对应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差异是否显著,结论为:不同的补贴额对应的营业收入增加值显著不同,政府补贴对营业收入增加额可能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运用同样方法分析筹资现金流量对营业收入增加额的影响,如表3所示,不同的筹资现金流量所对应的营业收入增加值显著不同,筹资现金流量可能显著正向影响营业收入增加额。

同理分析产学研平台建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是否显著,结论为:P=0.1387,不能拒绝原假设(三组平均值相等),且Bartlett概率为0.00,过低,同方差假定不大可能实现。因此,已有数据不能说明产学研平台建设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

网络集中度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如表4所示,运用如上方法分析前五大客户交易额对营业收入增加额的影响,结论为:营业收入增加值显著不同,前五大客户交易额占比对营业收入增加额可能存在显著影响。

同理,发现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在对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维护程度的两个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 0.5737),已有数据不能表明对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维护,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内部因素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如表5所示。运用如上方法分析研发投入对营业收入增加额的影响,结论为:营业收入增加值显著不同,研发投入对营业收入增加额有可能存在显著影响。

同理,发现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在资源整合能力的两个类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 0.6098),且Bartlett概率为0.176,过低,同方差假定不大可能实现。因而,已有数据不能表明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低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

其它因素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笔者对反馈机制层面、行业环境层面、企业家精神层面的若干因素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简要过程及结论为:人才交流3个分类(见表1)下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0.93),且Bartlett概率为0.000,过低,同方差假定不大可能实现,因而不能说明人才交流对企业创新绩效影響显著。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为变量(见表1)3个分类下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没有显著差异(P= 0.6),因而不能说明行业环境及企业的市场地位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显著。将董事、监事、高管在其他非关联企业中任职并获得报酬的比例按照由低到高排列并划分为5个等级,发现随着企业家交流逐渐增加,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先递减后递增(见表6),但营业收入增加值差异不显著,不能说明企业家交流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影响。

综上,政府补贴额、筹资现金流量与营业收入增加额基本正相关,中小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网络关系,可能有助于企业提高创新绩效。前五大客户交易额、研发投入与营业收入增加额平均值呈“u”型关系。中小企业与客户构建稳定集中的网络关系,或加大研发投入,在初期可能对创新绩效有负影响,但后期可能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是否构建产学研平台,对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与客户的维护程度、资源整合能力的高低、人才交流、行业发展情况及市场地位、企业家交流等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

(三)中小上市企业创新绩效与各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依据各单因素分析结果,以营业收入增加额为因变量,以其它所有因素或适当变形处理作为自变量,做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对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及异方差、内生性检验,如表8所示。

由表7、表8可以得出如下统计结论:一是异方差检验及内生性检验的P统计值均大于0.05,多重共线性检验的所有的VIF均不超过10,表明上述多元回归分析符合同方差假定、常数项非内生性假定以及自变量非多重共线性假定。二是创新网络各维度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为:规模层面,筹资现金流量、政府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且政府补贴的影响度更大;中小企业建立与金融市场主体、政府机构的紧密合作关系,有利于提高创新绩效。构建产学研平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产学研平台的构建及发挥作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横截面数据无法反映完整过程。集中度层面,较为集中的客户关系对中小企业创新绩效影响显著,以前五大客户交易额占比34%为转折点,随着集中度的提高,创新绩效先下降后提高。对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维护程度提高,对提高创新绩效有帮助,但效果不显著。内部层面,资源整合能力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但不显著。受制于较短的数据时间跨度,短期内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甚至会因为提高成本而减弱创新绩效。反馈机制层面,鼓励人才内外交流、组织间学习,对提高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这可能是人才建设发挥作用的长期性所致。行业环境层面,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地位对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较高的市场地位可能负作用于创新绩效的提高。企业家精神层面,企业家间的交流越多,对创新绩效的提高越有帮助,但效果不显著。

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应重视与政府机构、金融市场主体的联系,积极扩大企业生态网络规模。政府机构应积极提供良好的制度条件、法制保障,以及健全的基础设施,建立并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为中小企业筹融资提供便捷。中小企业在生态网络集中度逐渐提高的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创新绩效下降,应尽快提高大客户在交易额中的比例,度过创新绩效下降阶段。中小企业构建产学研平台,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人才交流,其它节点企业之间互动与反馈,对创新绩效的提高有积极作用,在短期内虽然效果不显著,甚至由于增加运营成本而降低创新绩效,但从长远来看,仍应推行。较高的市场地位可能不利于创新绩效的提高,部分中小企业应将企业经营的重心从营销并抢占市场份额以提高短期利润,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扩大生态网络规模等方面转移。虽然已有数据显示资源整合能力、企业家交流对创新绩效影响不显著,但不能否定仍然存在积极作用,中小企业应提高消化吸收能力,鼓励企业家交流,重视企业家在促进资源跨主体间流动的作用。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生态网络各层次存在差异,制造业企业生态网络规模较小,节点间反馈机制不完善,金融、房地产、商务租赁等行业企业家交流稍弱,缺乏生态网络信任机制。文体娱乐业企业资源整合能力较差,创新投入金额较少。相关企业应针对生态网络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方案,以减弱行业差异,促进全行业创新绩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国庆.中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产业创新的绩效研究[J].经济研究,2011(2)

2.覃巍,梁权熙.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创新成长能力研究:基于广西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J].经济体制改革,2015(5)

3.白俊红,蒋伏心.协同创新、空间关联与区域创新绩效[J].经济研究,2015(7)

4.袁平,刘艳彬,李兴森.互动导向、顾客参与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8)

5.王彦博,任慧.企业创新网络系统解耦及其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9)

6.杨连盛,朱英明.区域创新网络对产业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1)

7.张振刚.开放式创新、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5(3)

8.高丽娜,张惠东.集聚经济、创新溢出与区域创新绩效[J].工业技术经济,2015(1)

9.Griliches,Z.,1994.“Productivity,R&D and the Data Constrai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84(1)

10.张竹,武常岐.协同创新网络演进研究—以腾讯开放平台为例[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2)

11.Peters,B.,Innovation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riical Investigation for German Firms,Mannheim:A Springer company,2008

12.徐光耀,王丽丽.我国企业总体创新绩效测度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