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农村电商产业链重塑问题探讨

2017-05-17 11:55蔡道成
商业经济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农村电商重塑物联网

蔡道成

内容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传统的农业生产、销售模式出现变革,农村正成为电商企业所争夺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在此背景下,物联网技术开始与农业对接,逐渐成为农村电商规模化、系统化成熟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产业链存在的问题,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农村电商产业链重塑的措施及建议,为农村电商物联网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物联网 农村电商 产业链 重塑

问题的提出

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随着社会经济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农村电商市场空间广阔。“电商进农村”是商务部促进流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广泛发展不仅能够给予农村农民更多的生活便利,更重要的是还能将优质的农产品畅销全国,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和销售的实现,进一步催生出一批新兴的农业企业。2011年颁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增加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产业化专项等对物联网的投入比重。物联网将有助于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而如何将物联网与农村电商紧密联系起来,加大大数据研究与合作,有效衔接农业优质资源产销,推动农业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是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物联网与我国农村电商产业之间的联系

(一)物联网及其发展现状

1995年比尔·盖茨出版的《未来之路》一书最早提及“物联网”的概念, 2005年11月17日,国际电信联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指出物联网即在物联网通信时代里各个物体之间可利用互联网主动交换信息。农业物联网则指的是通过各种物联网技术的传感器采集农产品生产、销售、流通过程中的信息,形成监控网络,实时掌握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产业链环节。近几年来,我国紧跟着世界发展的步伐,开始关注到物联网的研发与应用,不断培育新兴产业,我国物联网发展迅猛,不断促进经济循环发展。

(二)物联网与农村电商之间的关系

一是物联网使农业生产更加精细化、规模化、可控制化。“互联网+农业”是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让农业生产者只需要通过电脑屏幕就可以远程观测,并合理有效控制大棚农作物的生产情况,通过全新的农业技术变革切实实现“人-机-物”的一体化控制,在节约劳动力的同时,降低成本,有助于实现现代农业的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二是成熟完善的物联网有效实现农产品在流通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比如在即将售出、流通的农产品上打上条形码,消费者不仅可以直接通过条形码直接查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信息以及农产品的产地、生产情况等,还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查询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环节情况。

三是物联网有助于农产品减少生产、销售流通环节,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互联网搭建起农资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等各个云端,这样可以使农户不用出门,便利地从各个物联网平台上获得投资的资金或者农业生产物资。

当前农村电商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电商产业链的结构如图1所示。我國传统的农业产业链上游主要集中在农资贸易环节,中游集中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下游集中在农产品贸易环节,而物流和金融贯穿整条产业链。目前互联网、电商渗透度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

在以上产业链中,上游与下游为农资与农产品贸易环节,均在一定程度上渗透了互联网和电商,而相对而言,中游的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电商渗透度较低,因此以下分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和农资与农产品贸易环节两个方面对当前农村电商产业链的发展存在问题进行论述。

(一)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

由图1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环节互联网和电商渗透较少,且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信息很难被消费者和销售商了解,虽然国家对于加工农产品具有严格的企业管理和产品质量控制标准,但是在食品安全日益被消费者重视的今天还远不够;另一方面,当前农民依赖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由于在该环节信息技术水平的普及度相对不高,农户进行粗放式小规模分散种植,依靠传统的个体化经营销售,很难去接受并尝试新的生产方式。

(二)农资与农产品贸易环节

从农资以及农产品贸易两个环节来看,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农民网络设施不足以及网络交易经验缺乏。这表现在:

首先,在基础通讯设施上,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远跟不上现代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再者,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我国很多乡村山高水远,修建高铁、铁路、高速公路极为不便,导致有些地方没有修基本的公路,连基本的邮件都无法及时通达,更不用说将乡村的新鲜货物及时地运送到城市。

其次,农村电商平台建设落后。“互联网+农业”的销售模式尚未全面开启,农产品的销售仍以批发商、零售商实体市场销售为主,所建立的农产品信息发布平台并不完善,缺乏实时有效的农产品及企业信息更新,导致沦为不为人所知的摆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最后,农村地区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农村电商的产业链涉及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而实现产业链数据的一脉贯通,需要提升生产经营等各环节的管理精准化水平及电子信息化管理。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子标识遥感遥测、实时监控等物联网技术的投入使用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专业人员,而农民由于自身资金的匮乏,往往对高新的先进技术望而却步。

利用物联网进行农村电商产业链重塑的措施

本文基于农村电商产业链的基础上,结合物联网重新构建农村电商产业链。在对图1中各环节进行简化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智能物流技术,以EPCgloble网络作为载体,运用RFID技术、传感网技术为基础进行构建,并由GPS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商品的物流跟踪,通过M2M技术平台将商品信息进行实时共享,具体构建框架如图2所示。

(一)完善物联网大数据,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不断改进完善物联网在传感、传输和分析应用方面的技术,加快物联网实时监测、大数据应用在农业领域及农产品生产中的建设,加快农业产业与物联网的融合,尽快实现精准农业,让物联网技术更好地服务农业,推动农业物联网的产业化发展(见图3)。

此外,还应依靠物联网技术的投入应用,不断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努力完善农村电商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满足巨大数据搜集、信息平台建设等技术服务需求,不断降低农村电商经营的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实现现代化农场的一体化信息化管理,推动工厂化的流程式运作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农村电商的经营效率,促使农村电商产业链的快速重塑运营。

(二)打造农产品品牌,完善物流配送网络

农村电商通过与农产品龙头企业相互合作,借助电子商务和社交平台,积极塑造农产品地方特色品牌,推动农商互联的发展。如京东商城以龙头企业为合作骨干,不断完善农产品的生产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等一整套标准化体系,切实有效提高了农产品标准化水平。如与圣迪乐村合作,执行统一生产标准,为消费者提供生产期在48小时之内,新鲜度为72小时以上的标准化精品鸡蛋,在消费者中“一炮打响”,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并与陕西圣华果业共同把控品质,通过京东全程冷链配送,实现限时鲜果送达,成功打造出“圣华苹果”的品牌。

(三)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平台,搭建农村电商运营体系

在“互联网+农业”推进过程中,需要加快农业信息数据服务提供商的发展,促进数据产品及配套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使农业信息化服务与农资销售有机结合,为农业生产经营的大数据融合、分析和挖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形成农业大数据产业生态圈,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化的增值服务,形成农资平台型企业,为农业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产品、运营等全程社会化服务,积极搭建农村电商运营体系。如电商平台哈哈农庄的“商城+理财”累计流水超过10亿元。又如新都化工开设旗舰店销售化肥,建立农资服务中心,直接与农户农资需求对接,方便快捷。

结论

通过物联网的先进手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强化科技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基地建设的支撑作用,建立农产品网络信息实时共享平台,不断优化农业供给结构,坚持需求导向,推进农产品营销升级、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最终打造富有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及高精尖产品,创新绿色食品发展格局。此外,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农业科技投入,并通过人才政策主动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加入到农村电商物联网技术发展中来,使农村电商真正适应居民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元明,孟静,赵锦春.农业物联网: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技术支撑—基于江苏省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的调查[J].现代经济探讨,2016(5)

2.刘慧怡.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J].商业时代,2014(12)

3.鄭亦麒.物联网崛起背景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创新[J].商业经济研究,2016(2)

4.颜波,石平,丁德龙.物联网环境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与控制[J].管理工程学报,2014(7)

5.王玺.基于物联网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问题及对策探析[J].理论月刊,2015(9)

猜你喜欢
农村电商重塑物联网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激活农村电商生态,创新农村综合服务
贵阳实施精准扶贫之农村电商研究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