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大剧院收藏的中外音乐家青铜塑像

2017-05-18 02:21胡春良
铸造设备与工艺 2017年2期
关键词:弘一法师雕塑家伯牙

·艺术铸造·

中国国家大剧院收藏的中外音乐家青铜塑像

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夏县044402)

介绍了中国国家大剧院收藏的中外音乐家青铜塑像。与西方艺术世界中大众普遍熟知的音乐家形象不同,这些作品更多地注重于表现音乐家的艺术生活的写照、创作状态、演出瞬间等,既展现了雕塑家眼中音乐家的形象,又传递出不同艺术表现形式间的共性与联系,是近年来国内雕塑界关于肖像创作的一次大型专题成果展示。

音乐家塑像;精加工;数字化模型制作;热表面着色

为更好地打造大众心目中的艺术殿堂,营造具有剧院特色的艺术空间氛围,实现艺术的传播与滴灌,在借鉴西方剧院的公共空间展陈经验的基础上,国家大剧院于2014年启动“音乐家雕塑创作项目”,前后历时约三年完成。2017年1月13日,“雕塑家眼中的音乐家——国家大剧院南水下廊道音乐家雕塑创作纪实”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拉开帷幕,首批10位中外音乐家青铜塑像亮相,展览2017年2月9日结束。这些音乐节塑像将被永久收藏陈列于国家大剧院南水下廊道。

1国家大剧院音乐家塑像创作背景

2014年,国家大剧院广邀乐界专家,经过近3个月的资料收集与多轮论证,从数百位中外音乐家中遴选人们耳熟能详的中外著名音乐家50位,又经反复推敲,最终确定10位中、外音乐家入选第一批音乐家雕塑创作名单,即中国的伯牙、嵇康、李叔同(弘一法师)、聂耳,西方的巴赫、贝多芬、肖邦、威尔第、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

与此同时,国家大剧院邀请雕塑领域知名理论家、教育家及著名雕塑家成立项目专家组,摸底全国数十位知名雕塑家,针对不同雕塑家的创作风格进行深入调研,最终提名20位雕塑家并进行意向性洽谈。9月,音乐家雕塑创作项目正式启动,共有13位雕塑家参与此次创作之中;11月,全国老、中、青三代著名雕塑家聚集一堂,召开第一次雕塑创作会,交流创作思路,明确创作方向。不同于西方常见的音乐家雕塑,国家大剧院音乐家创作题材更加偏重于“中国雕塑家眼中的音乐家”,更加强调中国的雕塑家对音乐、对艺术的理解与追求。

这些音乐家肖像的背后是二百余张草图和一千一百多个反复琢磨、无法成眠的日日夜夜;是雕塑家、专家组与剧院工作者等艺术同道者的实地踏勘与深入研讨;是数十次的专家会、审稿会与交流会……从公共大厅到水下廊道,从剧院环廊到剧场前厅,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三年时光,历史长河中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短暂一瞬,却将成为国家大剧院音乐家雕塑创作与收藏历程中极其关键的时段。

2国家大剧院音乐家塑像创作理念

2.1张得蒂作品《约翰·施特劳斯》

张得蒂,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家学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张得蒂创作的作品见图1、图2.

《约翰·施特劳斯》(如图1、图2)创作思路:“我创作的约翰·施特劳斯是18世纪欧洲的绅士,衣着讲究,音乐家的绅士气质特别浓。创作施特劳斯时,我完全采用写实的欧洲式的手法;我的雕塑技法是继承了前苏联和欧洲的学院派的手法,这个雕塑也力求用欧洲的写实主义的手法去处理。”

2.2张润垲作品《伯牙》

张润垲,中央美术学院雕塑创作研究所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雕塑家学会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张润垲创作的《伯牙》见图3.

图1《约翰·施特劳斯》设计稿

图2《约翰·施特劳斯》雕塑

图3《伯牙》

《伯牙》创作思路:“伯牙既是个音乐家,又是个作曲家,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影响很大。他对音乐的挚爱是很了不起的。在历史上描写伯牙的美术作品意向性比较多,真正的资料很少能有代表其形象的,我希望做出有代表性的伯牙。”

2.3曹春生作品《聂耳》

曹春生,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全国城雕委委员、艺委会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北京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曹春生作品《聂耳》见图5.

《聂耳》创作思路:“为国家大剧院做国歌作者聂耳的雕塑,我是很激动的。能有机会做这样一个中国音乐界、文化艺术界元老级的如雷贯耳的人物,为我们国家写作了这样好的国歌的作曲家,至今我都很振奋。”

2.4朱尚熹《柴科夫斯基》

朱尚熹,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政府专家委员会雕塑委员、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朱尚熹创作的《柴科夫斯基》见图6.

《柴科夫斯基》创作思路:“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19世纪下半叶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风格主要是浪漫主义风格,他做了很多伟大的曲子,其中《天鹅湖》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雕像最基本定位就是浪漫主义音乐家气息,整体线条从下到上是S形,强调浪漫主义与音乐家的气势和感觉。细节塑造方面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音符,像五线谱一样所有的音符一样布局的,有枢纽关系,有光与影的结合,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塑造节奏感与音乐感。”

图4曹春生在创作《聂耳》

图5《聂耳》

图6《柴科夫斯基》

2.5霍波洋作品《贝多芬》

霍波洋,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霍波洋作品《贝多芬》见图7.

图7《贝多芬》

《贝多芬》创作思路:“贝多芬的音乐具有永恒性,并且他极具传奇色彩,是我心中的楷模,一个真正的男神。很多雕塑都做了贝多芬,他们的那种激情、那种雕塑感对我有很大触动,我也想做一个,并且希望把他做的非常好。”

2.6王少军作品《威尔第》

王少军,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党委副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王少军作品《威尔第》见图8及图9.

图8王少军创作《威尔第》

图9《威尔第》

《威尔第》创作思路:“威尔第在我心中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音乐巨匠,而且他的形象更像是一本小说,很有故事。所以他的眼睛闭起来,那种深沉,我想把一些故事埋藏在这里面;让他处在一个写作的瞬间情形,拿着一个乐谱,起草着,不断用手比划这个旋律,好像听到了旋律中吸引他的东西,自己陷在了自己的旋律里面……”

图10吴为山创作《弘一法师(李叔同)》

图11《弘一法师(李叔同)》

2.7吴为山作品《弘一法师(李叔同)》

吴为山,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雕塑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吴为山作品《弘一法师(李叔同)》见图10、图11.

《弘一法师(李叔同)》创作思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美性、哲性、神性;与佛教之戒、定、慧有很大关联,戒即戒除很多物质生活中东西,定,是要禅定思考,宁静而致远,最终获得慧解脱,弘一法师悲欣交集的形象令我也时常遁入悲欣交集,我一直想为弘一法师塑像,但迟迟未动手,乃在于以有限追无限可及而不可至。”

2.8孙伟作品《嵇康》

孙伟,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北京城市研究会城市雕塑与环境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孙伟作品《嵇康》如图12.

《嵇康》创作思路:“嵇康不仅是音乐家,也是一个文化史上的名人,竹林七贤中的重要人物,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这个雕塑,它造型的语言方式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的语言方式,更多的用线,更少的展现西洋雕塑的泥巴的味道,全部都是磨光。底部的树枝有传统的水墨的意韵,人物服装、形象以及细节的刻画也都是传统的……”

图12《嵇康》

2.9鲍海宁作品《巴赫》

鲍海宁,现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副主任,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家创作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鲍海宁作品《巴赫》见图13.

《巴赫》创作思路:“巴赫作为西方古典主义音乐家而闻名于世。在创作巴赫雕像时,主要运用古典的塑造手法,在构图的处理上也力求平稳而单纯,以便传达出那种悠扬又舒缓的画面效果。在具体刻画时运用细腻的表现手法来深入对于雕塑主题的描绘,从而推动雕塑语言及人物形像的有力呈现,使整体雕塑简洁、纯粹而又充满音乐的气息。”

10)张若愚作品《肖邦》

张若愚,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亚洲现代雕塑学会会员。张若愚作品《肖邦》如图14.

《肖邦》创作思路:“肖邦是世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我的设定是他站在山上,披着风衣远望故乡。”

图13《巴赫》

3国家大剧院音乐家塑像的制作

国家大剧院音乐家雕塑作品,不仅让人们看到了雕塑家眼中的中外音乐大家的形象和风采,也是近年来国内雕塑界肖像创作一次专题展示,更是中国艺术铸造精品质量的集中体现。

部分音乐家塑像的创作,成功地应用了三维设计、三维扫描,3D打印技术等数字化模型制作技术。所有的定稿模型,均翻制高质量的硅橡胶模具,摇制蜡模,采用水玻璃复合型壳精密铸造,铜合金配方为青铜,铸造质量优良。

精加工后,采用国际前沿的热彩色处理技术进行表面着色。热着色技术指的是在铜合金雕塑或工件表面采用边加热边喷涂各种化学试剂溶液,反应生成各种色彩的工艺。热彩色处理技术的应用,更好地提升并拓展了人物肖像的精神和情感表达,丰富了作品的精神感染力。

欣赏这些音乐家肖像雕塑,可以感受到嵇康抚琴的写意自得,为伯牙碎琴的决绝而无声悲鸣,听到聂耳的振臂歌唱,同贝多芬一起漫步思考,与威尔第齐哼悠扬的旋律……在这里您将感受到音乐在耳边流淌,旋律不再抽象而无形。

图14《肖邦》

J324

B

1674-6694(2017)02-0060-05

10.16666/j.cnki.issn1004-6178.2017.02.020

2017-01-20

胡春良(1970-),男,工程师,主要从事铜合金艺术铸造的生产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弘一法师雕塑家伯牙
伯牙鼓琴
知 音
高山流水
与其能辩,不如能容
弘一法师李叔同(上)
雕塑家
因为那是属于你的东西
伯牙:自然是最伟大的老师
弘一法师的慈悲心
当代雕塑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