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心理压力与调适

2017-05-20 11:41何国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8期
关键词:学生干部心理压力高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设立学生会、任用学生干部是当下我国高校普遍应用的校园管理方式之一。学生干部的选拔不仅要注重学习成绩,更要注重他们个人的综合素质,及相应的管理与组织能力。因为学生干部在学校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及作用,除了起到模范作用,还要保持自身学习成绩的稳定。所以学生会干部也面临着较多的压力。对于高校而言,重视学生会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犹为重要。本文在浅析高校学生干部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后,讨论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的调适方案。

关键词:学生干部;心理压力;高校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046-02

一、学生干部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1.校园工作开展所受阻力较多。当前的教育机构面临着全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的校园环境也受到较大冲击。所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与措施必须积极做出改进与转变,以适应当下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相应的校园管理办法与措施也面临着全新的尝试与探索,这种情形下无疑加大了学生干部的工作难度。当下的大学生普通存在个性化意识较强、自我约束力较弱,而且缺乏组织纪律性的特性,导致学生干部的工作较难切入与开展,如果碰到较为棘手或顽固的问题,学生干部则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不利于自身的工作与学习。

2.管理工作与自身学习发展的矛盾。众所周知,学生干部一般是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来担任,成为学生干部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具有一定的荣耀性。所以,当选为学生干部的学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我督促意识,所谓“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们在面对职责与学习时,往往会投入全部的精力来证明自己。他们需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保持自身学习成绩的稳定,当两者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就会导致学生干部出现或焦躁、或崩溃等心理问题。

3.工作情绪与个人情感容易出现冲突。学生干部在学习与生活中需要克服较多的个人情绪问题,不仅要与学生们处好关系,还要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最大程度地争取同学的理解与支持。为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学生干部不得不以多重身份与角色面对老师与同学。在组织、协调学校工作的时候,学生干部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压制个人情绪来完成工作。尽管如此,有些学生干部还是难免会出现意气用事的情况,有时也会因为自身情绪控制不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会直接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因为大学生本身就处在感情丰富且较为不稳定的时期,过度的心理问题会导致学生干部产生过分悲观的心理。

4.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容易迷失自我。高职院校本身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个体文化与素质差异。有些学生干部在处理同学关系的时候容易产生“权威感”或“小群体”的观念,比较偏向与自己交好或趣味相投的同学,尤其在组织与开展校园活动的时候,学生干部则更容易偏向自己的“小群体”,从而导致同学关系出现裂痕的现象。而且有一部分学生干部把学生干部的职责视为一种“成就感”,为了当选学生干部,不惜使出一些不合理或投机取巧的手段,比如为了争得选票拉帮结派、曲意逢迎老师或同学们的意愿,甚至通过金钱与感情的投资来达到目的。这样的学生干部在获得成功的同时,必定要面对一些负面议论,承受较强的舆论压力,他们的心态最容易在“得失”面前失衡,随着当选学生干部后的时间推移,他们所承受的各种压力也就越大,最终产生很强的心理负担,这种情况对他们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心理压力的调适方案

1.积极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指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受到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很多高校都会定期对学生干部进行思想指导与职能培训工作,这对于学生干部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作为校方而言,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培训制度,设立专项干预小组,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对学生干部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老师要做好与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对学生干部的思想状态进行监督与引导,使他们积极地对自身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反思,并积极作出自我调整。另外,校方要注意加强学生干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使优秀的管理措施或提议能够得到推广与普及,使经验较少的学生干部能够少走弯路。同时,学生干部之间良性的互动能够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提高竞争意识。只有养成健康的心态,学生干部才能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进行反思与调整,提高自身的抗压能力。学生干部以积极向上的状态投入到生活与学习中,有利于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负面压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让学生干部学会自我平衡心态。学生干部在学习与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产生或悲伤、或苦闷、或伤心等不良的负面情绪。大学生的情感正处于较为敏感的时期,如果长时间承受負面情绪,就会对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疏导或干预,就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比如“压抑、悲观、抑郁”等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干部要掌握自我平衡心态的技巧,可以通过相关书籍的阅读、增加与亲朋好友的交流、主动进行师生间的沟通来消解负面情绪。学生干部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找出自身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才有利于不良情绪的消解或不良心态的自我平衡,这也是学生干部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所以,校方要加强对学生干部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3.减轻学生干部的职责负担,优化学习与工作环境。作为学生干部,从自身角度进行情绪调整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需要学校从整体角度进行关注与协调。从学生干部的选拔机制到相应工作的分配与安排,都需要校方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与搭配。在安排工作或管理任务时,需要校方领导全面考虑学生干部的承受能力,并进行循序渐进地安排与协调。学生干部在履行职能的过程中,老师既不能完全放手不管,也不能过度进行干预,要在做好“关注、扶持”的基础上,做好“引导、指正”的辅助工作。而且,老师也要把握对学生干部进行批评教育时的尺度与分寸,不能因为学生干部的失职或差错,而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这样会让学生干部产生“挫败感”。学生干部本身已经承受较多的压力,他们付出努力的同时,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鼓励。如果老师对学生流露出失望的态度,会成为学生心理上“最沉重”的负担,使他们在面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时变得更加小心翼翼或畏首畏尾,这会严重降低学生干部的创新能力与主动性。另外,老师也要对学生干部的学习状态进行关注,在安排任务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干部的学习压力。一旦发现两者出现较强的矛盾或学生干部出现心理问题时,老师需要及时进行调整与干预。

4.增强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作为学生干部,必须要用良好的心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因为学生们的个性差异较强,群体性的合作意识比较薄弱,从而导致整体的人文环境呈现较为复杂的特点。所以学生干部的交际能力关系着整个班级的团结力与凝聚力,阳光、积极的学生干部会对整个班级产生较强的影响力。学生干部要学会以主动、平等、诚信的心态面对与同学之间的人际交往,以平等互助、换位思考为主要处事原则,掌握谈话与沟通的技巧,提升自身的组织与管理能力。作为学生干部而言,要主动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不要因为“干部”身份就产生骄傲的心理。在学生干部为同学们进行服务的同时,也会收获很多宝贵的经验及乐趣。此外,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升学生干部自身的人格魅力,会为学生干部以后走上社会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结束语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优化他们的学习及发展环境,使他们发挥出作为学生干部的积极示范作用。让学生干部掌握自我平衡心态的方法,对于学校的长久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不仅利于校园活动的开展与组织,也利于学校整体风貌的提高。如何更有效地解决学生干部的心理问题,还需要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赵艳敏.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J].科技展望,2016,(15):335.

[2]诸玉富;楼敏.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与管理的探索[J].前沿,2013,(04):190-191.

[3]钱玉婷.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4,(17):100-102.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何国萍(1984-),女(汉族),广西北海人,大学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学生干部心理压力高校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学生干部成长需求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