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5-24 11:19丁昌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0期
关键词:巧妙导入激发

摘 要:一个教师倘若想驾驭课堂,课堂的导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好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想法都能围绕你引入的问题展开,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关键词:激发 巧妙 导入 驾驭课堂

亨德里克·约翰·克拉克曾经说过:“一个优秀教师,就像一个优秀的表演者,首先他必须要吸引他的观众,然后他要教好他的课。”张伯苓先生是中国著名教育家、西方戏剧以及奥运会在东方的最早倡导者、南开大学创始人。一天,南开的某教室,学生正在上课校长兼教师的张伯苓抱着一只高他一头的大箱子慢慢走近教室。懂事的曹禺马上走上去帮忙……多年后,曹禺成为文坛上的一颗新星。而他之所以能走上创作之路。就源于这次神奇的“摸箱子”活动。一个教师倘若想驾驭课堂,开课的导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好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想法都能围绕你引入的问题展开,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下面介绍几种巧妙的开课方法。

一、动觉激趣法

所谓动激趣法,就是教师在驾驭课堂时,让学生行动起来,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思考,探索知识,寻找规律。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有余数的除法》。首先,让学生动手摆学具:把8根小棒每4根摆成一个正方形,学生很快摆好两个正方形;9根小棒还是每4根一个正方形。这时学生发现剩一根小棒不够摆一个正方形。在学生摆学具的基础上,教师指出,日常生活中常遇到平均分一些东西,分到有剩余的情况,进而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运用动觉激趣法应该注意:(1)注意教学环节的衔接;(2)注意钩子法选择的点;(3)注意钩子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年龄;(4)注意钩子要与学科特点相符合。

二、美术激趣法

所谓美术激趣法,就是开课的方式借助于美术相关的内容,或是一幅画,或是一张图片,甚至可以让学生画一幅画,在激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入新的课程内容。案例:某教师在讲授《三峡》一课时,事先准备好几幅关于三峡的景物图片,新课导入时让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图片,并辅以介绍,这样学生很快被图片中的优美景物所吸引,对三峡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文的枯燥无味了。同样,也是这位教师在教《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馆》也用这种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音乐激趣法

所谓音乐激趣法,就是利用音乐作为引入新课的方法。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孕育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一音乐作为素材,让学生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对音乐产生兴趣,或在音乐的烘托下对对内容激起兴趣,从而进行新课的学习。案例:某语文教师在讲解《安塞腰鼓》一文前,利用多媒体优势让学生欣赏一段“安塞腰鼓”的表演视频。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及时说“产生于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粗狂、雄浑、动力十足。今天我们就一起跨越时空,走近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利用音乐激趣法应注意什么:(1)要注意音乐与内容的相符;(2)音乐的选择范围可以多角度;(3)不能喧宾夺主。

四、舞蹈与戏剧激趣法

古人常说“言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可见,肢体语言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方式,也是最佳方式。舞蹈和戏剧同样可以作为钩子,引发学的注意,成为导入新课的极好的手段。如:某音乐教师在开始教学《金孔雀轻轻跳》一课,先设计一段简洁柔美的傣族舞蹈,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合着音乐为老师拍手伴奏,并根据时机让学生也随着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模仿孔雀舞蹈。随后再让他们欣赏由杨丽萍表演的《雀之灵》,在这种动静交替的氛围中让他们充分感受傣族的风土人情。

利用舞蹈与戏剧激趣法应注意什么:(1)注意时间的控制;(2)注意舞蹈的动作或戏剧台词的数量,引入新课的舞蹈宜短不宜长;戏剧一般较长,原则上选用小品。

五、竞赛激趣法

所谓竞赛激趣法,就是指运用竞技的方式,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例如:某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始一节新课的时候,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单词的拼写比赛。比赛结束后,对胜利的小组和个人奖励——贴小红花。这样以来,自然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在进修新课的讲授时,学生乐学。

利用竞赛激趣法应注意什么:(1)注意方法的运用要自然,切忌生搬硬套,教师要根据所教班级特点而定;(2)活动时注意关注个别现象;(3)注意比赛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赛前没有把规则竞清楚,容易出现混乱。

六、故事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运用故事法导入新课,驾驭课堂,就是一种点燃火焰的方法。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认识容量与升》一课时,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小和尚挑水”,一个和尚挑,两个和尚抬,三个和尚没水喝。师父为了公平,又买来两个缸,大师兄选择3号缸,二师兄选择2号缸,结果小和尚哭了。小和尚为什么哭?因为1号缸最大,2号缸次之,3号缸最小。

利用故事法应注意什么:(1)故事中要注意设悬念;(2)故事的选用要注意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3)故事中要注意设疑。

七、谜语法

谜语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猜谜语”是形式喜欢参与的活动方式,借助于猜谜语,可以很容易地形成轻松的课堂氛围,,并能很快地将形式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例如:某教师教学《菜园里》一文时,采用了下面的引入:师:(把一个纸盒放在讲桌上,指着纸盒)前几天,老师到农民伯伯的菜园里去参观,看见一些蔬菜。我还采了一些,你们想看吗?出谜语让学生猜。(什么青青细又长?什么身穿绿衣裳?什么高高打燈笼?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长个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利用谜语法应注意什么:(1)引导要清晰;(2)表述要具体,及时指导学生。

八、设疑提问法

宋代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进也。”利用问题,产生疑惑,激发思维,也是教师常用的导入方法。例如:著名教育家李卫东在教授《孔乙己》时是这样导入的:“凡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读过《孔乙己》的人,无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这个遭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形象。鲁迅先生自己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艺术形象?学习本文之后就可以得到明确的回答。”

利用设疑提问应注意什么:(1)疑问的提出要具有推动作用:(2)在设疑过程中,要突出渲染力;(3)所设疑问要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

九、语言激趣法

所谓语言激趣发,就是就是能运用语言,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最能考验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一种方法,也是对教师灵活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考验。例如:魏书生老师在讲授《论语六则》这课时,他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

一个教师倘若想驾驭课堂,开课的导入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好的导入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想法都能围绕你引入的问题展开,可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获得知识。

参考文献

[1]于春吉.教师怎样驾驭课堂.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

[2]李明尚.小先生制,让课堂更高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8.

[3]刘慧,唐斌.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2016.7.

[4]项家庆.从新教师到教育专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9.

作者简介

丁昌田(1962.12-),男,安徽淮北,汉族,研究生,安徽省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学高级,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师德、校本培训。

猜你喜欢
巧妙导入激发
巧妙的过渡,流畅的节奏
巧妙暗示催生高效课堂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巧妙”还是“坑人”?我看到的星巴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