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17-05-30 10:48刘倩姚玉兵
科技风 2017年5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现状

刘倩 姚玉兵

摘 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具备英语语言能力的高职人才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英语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亟需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才能适应越发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从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入手,通过阐述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职业能力培養视角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相关对策,旨在为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对策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我国的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各行各业对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十分迫切。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传统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较高的职业素质成为摆在高职英语教学面前的全新课题。

一、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学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却不相适应,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明确的英语教学目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英语人才需求量的增长,各大高校高度重视英语教学,纷纷开设英语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很多高职院校所开展的英语教学大多照搬其他院校的做法,缺乏对本校专业的清醒认识和学科特点,盲从性较强,缺乏明确的高职英语教学目标。

二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其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教师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学生所选择的专业要以其未来发展的方向相对应,其教学内容也主要是将实践为基础实施教学。[ 1 ]但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内容普遍缺乏针对性,造成很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也不会对其未来的职业产生有益影响。例如,一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虽然学习了英语,但由于所学内容多为公共英语,针对性差,致使学生在遇到计算机专业中的英文词汇时仍不认识、不理解,无法对其专业学习产生帮助。如此的学习内容,只会让学生认为英语学与不学一个样,没有什么现实意义。这样,就会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使自己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三是教学创新性差。所谓创新性差,是指高职英语教学仍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将英语语法等知识灌输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英语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对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然无法满足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基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亟需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要结合英语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和学生英语基础的差异性,只有综合考虑这些问题,构建以职业能力开发为核心、确定适应学生未来就业的职业岗位(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2 ]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进行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分析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的上述问题,充分暴露出目前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理念陈旧。这就需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面向就业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英语教学,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满足专业需要、满足未来职业发展需要。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英语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是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站在提高学生未来职业发展需要、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高度去组织开展教学。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将英语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实现英语学习的横向延伸。通过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英语训练,使英语教学回归到最初设定的“提高未来职业发展优势”的目标上来。

二是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有机结合。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适中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实际上是为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将专业知识渗透到英语课程之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为专业服务的,看到英语的实用性后为了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英语,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又能为未来就业积累能力。

三是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一些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尚未认识到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有机结合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在授课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模式,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忽视将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的有机渗透,不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造成很多学生“高分低能”。这就要求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使他们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真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英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四、结语

总之,为了满足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需适时对高职英语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只有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晓伟.基于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改革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5,04.

[2] 吴寒.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8卷第4期:35.

课题项目:2016年度滄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批准号:2016021

作者简介:

刘倩(1981-),女,河北南皮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西方文学;

姚玉兵(1981-),男,河北赤城人,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高职英语现状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