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oRa物联网的自然保护区监测系统设计

2017-05-30 05:36孙卫宁杜奕霖覃宏秋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5期
关键词:数据采集物联网

孙卫宁 杜奕霖 覃宏秋

【摘 要】人类的活动和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生态,导致生态系统退化。自然保护区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但是,如何才能有效地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进行观察、监测?文章提出基于LoRa物联网的自然保护区监测系统设计方案,把目前使用的传感器、监测设备通过星形网络进行部署,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的发展、保护、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關键词】LoRa;物联网;数据采集;FPGA

【中图分类号】X36;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5-0036-03

1 系统总体设计

系统采用嵌入式FPGA可编辑器件进行开发,由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三大部分组成。数据采集主要由各个不同的传感器组成,通过不同的方式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水文气象、动物活动情况进行测量或感应;数据处理是实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编解码、重新打包和存储;数据传输主要是通过LoRa终端、LoRa网关、GPRS和有线网络等方式逐级上传数据到服务器。

2 网络结构

LoRa的网络架构和协议栈网络架构中包括终端、网关、网络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等。其中,终端节点包括物理层、MAC层和应用层的实现;网关完成空口物理层的处理;而网络服务器负责进行MAC层处理,包括自适应速率选择、网关管理和选择、MAC层模式加载等。LoRawan定义为典型星形的组网方式(如图1所示),LoRa终端采用多对一的方式和LoRa网关通信,LoRa网关通过标准的IP协议与服务器通信。相对mesh网络,典型星型的组网方式减少了路由,降低了系统的功耗和成本。LoRa支持多信道通信,对于多节点通信情况,LoRa采用了多信道加扩频调制技术来增中节点的通信容量。比如,在同一个信道中,由于使用不同的扩频因子,节点间的通信互不干扰。因此,简单的星形网络结构可以满足在保护区中多节点部署的要求。

3 网络通信传输模式

3.1 允许双向通信的class A类终端

class A类终端在每次上行链路后都会紧跟2个短暂的下行链路接收窗口,传输时隙是由终端在有传输需求时分配,附加一定的随机延时(即ALOHA协议)。Class A类终端是最低功耗的,要求应用在终端上行传输后的很短时间内进行服务器的下行传输,服务器在其他任何时间进行的下行传输都要等终端的下一次上行。

3.2 划定接收时隙的双向传输终端Class B类终端

Class B的终端会有更多的接收时隙。除了Class A的随机接收窗口,Class B设备还会在指定时间打开别的接收窗口。为了让终端可以在指定的时间打开接收窗口,终端需要从网关接收时间同步的信标Beacon。这使得服务器可以知道终端正在监听。

3.3 最大化接收时隙的双向传输Class C的终端

Class C终端基本是一直打开着接收窗口,只在发送时短暂关闭。Class C的终端会比 Class A和 Class B更加耗电,但同时从服务器下发给终端的时延也是最短的。

3.4 网络通信传输模式选择

在自然保护区,为了让监测设备最长时间的连续工作,低功耗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对于上述3种工作模式,class A最省电,同时也满足数据传输的需要,因此选择class A的工作模式。

4 监测点的设计与选择

在自然保护区中,划分多个不同的监测区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地进行部署。

(1)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的监测,如温度、湿度、河流水位、降水、气压、防火等。对环境方面的监测,可以安装湿度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气压传感器、降水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

(2)野生动物的情况监测,如动物的数量、痕迹、身体状况等。对动物的监测,可以安装红外触发相机、声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红外触发相机可以检测到动物的活动情况,因动物的活动引发相机拍照,然后把相片发回服务器,通过查看相片可以观察到动物的活动区域、数量、健康等;此外,声音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也可以通过采集这些数据了解到动物的活动情况。

(3)人类活动情况监测,如砍伐、偷猎、人数、放牧、旅游等。在自然保护区的边界或是一些重点区域进行监测,通过红外触发相机或是入侵检测等设备进行监控,当有非法入侵或是有人类活动时,立即可以把图像信息实时传到服务器上。

5 硬件设计

5.1 数据采集和发送终端

Altera是一家可编程逻辑器件的生产商,一直在可编程系统级芯片(SOPC)领域中处于前沿和领先的地位,提供了多种可配置嵌入式产品。在FPGA中,主要有stratix、arria、cyclone、max等系列产品。cyclone系列产品提供低功耗、低成本、性能较好的设计需求。采用嵌入式FPGA可编辑器件(如图2所示),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数有限的缺点,可以针对不同的传感器接口进行定制,rs232、RS485、I2C、SPI或是厂商自定义的接口协议等都可以集成到嵌入式主板中,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做到即插即用,满足监测节点针对不同的环境区域使用不同的传感器设备。数据发端也同时接到嵌入主板中,由fpga芯片进行控制,一方面通过指令对传感器进行采集和控制,另一方面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重新编解码,通过LoRa终端上传到数据汇聚节点LoRa网关。

5.2 数据汇聚节点

数据汇聚节点主要是负责数据的接收和转发,汇聚节点LoRa网关接收到各节点数据后,对数据重新打包,转换成标准的IP协议数据包,使用GPRS或有线等方式上传到服务器。

6 软件的设计

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进行开发,在算法级、门级到开关级的多种抽象设计层次上对数字系统进行建模,完成对传感器的通信和控制。

6.1 通信接口设计

RS232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可以实现全双工传输和接收;I2C总线协议,I2C标准速率为100 kbit/s,支持多机通信,支持多主控模块,但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主控。由数据线SDA和时钟SCL构成串行总线;每个电路和模块都有唯一的地址;SPI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通信总线,通常有1个主设备和1个或多个从设备,由SI(数据输入)、SO(数据输出)、SCK(时钟)、xCS(片选)4条信号线组成。

6.2 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和数据传输的设计

(1)在数据采集端,需要根据实际应用连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设备,那么,在使用相同的数据接口情况下采用定时轮询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如果使用不同的接口的设备可以实现定时同时采集,定时采集数据的间隔时间可以在主机中根据需要设定。从各个传感器中采集到的每一帧数据编码也是不一致的,如字符编码、十六进制编码、BCD编码等。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编解码处理,统一编码重新打包,每一帧采用32位字节表示,格式由2个字节的帧头、2个字节的设备号(唯一的)、26个字节的数据、2个字节的校验组成。数据传输采用LoRa终端地址+信道向LoRa网关定向传输,每个LoRa终端的地址都设成唯一,即使信道相同,两者之间都不会相互干扰。

(2)系统设计了2种数据存储方式,一种是嵌入式系统的SD卡,另一种是上传到服务器上。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到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复杂,无线信号有可能因外界的各种因素而导致网络暂时失去连接,无法及时发送数据或是出现丢包导致数据出错,因此把数据备份到系统SD卡中,出现上述状况时,可以重新发送数据,避免数据丢失。SD卡是一种低成本的半导体记忆设备,它被广泛用于便携系统和工业设备中,具有容量大、体积小、数据传输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在监测系统中,通过SPI总线协议进行通信,支持单个块和多个块的读写操作。

(3)从LoRa终端到LoRa网关的数据传输,终端结点包括了物理层、MAC层和应用层。通信过程分为3个步骤:一是终端的激活,二是加入网络,三是数据传输。终端激活可以采用ABP(Activation by Personalization,个性化激活)和OTAA(Over-the-Air Activation,空中激活)2种方式;终端加入网络通过配置AppEUI和DevEUI参数;并且,取LoRa芯片的RSSI随机值,得到DevNonce。将上述3个参数组织成Join Request数据帧,发送给LoRaWAN Server。LoRaWAN Server接收到Join Request后,分配DevAddr,连同AppNonce和NetID,组织成JoinAccept数据帧,回应给终端。终端成功接收Join Accept后便加入了网络,最后进行数据的传输。

7 电源设计

在自然保护区中,系统要长期运行,必须有可靠的、稳定的供电设备,因此采用以锂电为主、光伏板为辅的供电方式,白天光伏板可以提供锂电充电,夜间锂电可以提供设备供电。在不影响系统工作情况下,系统功耗设计要尽可能低,在光能有限的情况下,锂电池能维持长时间的工作,保证整个设备长时间连续不间断地工作。

8 结语

系统把LoRa的低功耗、超远距离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自然保护区中,实现对自然保护区的实时监测,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同时也为自然保护区生态的发展、保护、研究提供数据参考。

参 考 文 献

[1]刘琛.低功耗广域LoRa技术分析与应用建议[J].电信技术,2016(5).

[2]Hyun Park.A technical overview of LoRa? and LoRaWAN?[EB/OL].https://www.LoRa-alliance.org/

What-Is-LoRa/LoRaWAN-White-Papers,2016-01-

25.

[3]孫曼.基于LoRa标准的MAC层协议研究[J].电视技术,2016(10).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数据采集物联网
基于广播模式的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系统
通用Web表单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高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的思考分析
基于开源系统的综合业务数据采集系统的开发研究
中国或成“物联网”领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