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汽车驾驶员安全驾驶意识的研究

2017-05-30 05:36莫国庆黄清敏刘思扬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5期
关键词:安全分析

莫国庆 黄清敏 刘思扬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分析了微型汽车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对微型汽车安全的影响。通过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和问卷调查、口头访问的形式对不同地区的一些微型汽车用户进行了调研,并将调研结果数据生成图表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地区驾驶员的用车情况、基本安全意识情况、对微车安全装置的认识、对交规的认识,得出了一些结论,为后续事故分析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微型汽车;安全;驾驶意识;分析

【中图分类号】U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5-0085-03

0 绪论

近年来,微型汽车重特大安全事故多发,引起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安部已将微型汽车列入今后10年防控重点车型,对产品安全技术问题将通过制定强制标准引导微型汽车技术升级。许多微车事故都是由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不强[1]、驾驶行为不规范引起的。驾驶员作为机动车辆的操纵者,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原因,由驾驶员直接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数的44%~84.7%[2-3]。为此,通过对微车用户群体的深入调研,对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意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出微车驾驶员用车的个性特点[4],从而确定微车市场需求,总结微车实际使用特点,发现微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归纳出微车不安全因素,为后续事故分析及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定量研究的分析方法,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通过利用现有经销商按不同区域选取典型市场,按照事故发生频率确定合理的样本容量和细分客户。各地经销商通过随机预约的形式使典型客户来到4S店,相关调研工作人员在店内以对客户访谈的形式开展工作。调研问卷分为2个部分: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让客户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勾选;二是调研人员以口头问答形式与客户交流并做好笔录。此次调研选择事故次数较高的河池市、桂林市、南宁市和柳州市及中越邊境崇左市共15个县市作为调研地点,在各县市分选若干具有代表性的15家4S店进行调研,共采集了150份有效数据。

2 驾驶行为的调查分析

2.1 雨、雪、雾天驾驶情况

从图1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桂林、柳州和南宁三地的用户“很少”在雨、雪、雾天驾驶高于“经常”,崇左和河池两地雨、雪、雾天驾驶频率则“经常”高于“很少”。总体来看,雨、雪、雾天驾驶频率为“很少”略高于“经常”,雨、雪、雾天驾驶频率为“很少”和“经常”占到95%。“总是”和“经常”的占比为49%,说明驾驶员在雨、雪、雾天的驾驶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2.2 载客人数调查

从图2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桂林、南宁两地的车辆装载3~5人的情况最频繁;河池地区的车辆装载6~7人及以上的情况最频繁,其次为8人,装载超过5人情况远多于其他地区。崇左和柳州两地车辆装载1~2人最频繁。

总体来看,车辆装载3~5人的比例最高为37%,1~2人为32%,6~7人及以上为12%,8人以上为12%,车辆设计装载人数为7或8人,即6~7人和8人及以上的情况,可以视为车辆满载或超载,此部分比例高达31%。

2.3 一般行驶车速

从图3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5个地区的用户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般车速为80~120 km/h;在国道(省道)上行驶时,一般车速为60~80 km/h、40~60 km/h、80~120 km/h,其中60~80 km/h是大多数车辆的行驶速度;在城区平路上行驶时,一般车速为40~60 km/h、30~40 km/h、30 km/h以下,而30~60 km/h是大多数车辆的行驶速度;在山路和农村公路上行驶时,一般车速为30 km/h以下、30~40 km/h、40~60 km/h,其中30 km/h以下是大多数车辆的行驶速度。根据国家道路等级划分标准,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80~120 km/h,国道(省道)设计速度为60~80 km/h,城区设计速度为40~60 km/h,农村公路和山路设计速度为30~40 km/h。

2.4 违规现象

从图4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仅崇左一地因违规受处罚的用户数量多于未违规的数量。总体来看,58%的用户无违规现象,42%的用户因违规受处罚,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的法律意识淡薄。

从图5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河池驾照扣分情况最好,0分人数最多,桂林、柳州和南宁三地用户均是驾照扣分1~5分最多,柳州市驾照扣分10分以上人数明显多于其他地区。总体来看,驾照扣分1~5分占42%,未扣分占25%,5~10分占21%,10分以上占12%。

2.5 驾驶人员基本安全常识

从图6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ABS、安全气囊、助力转向的用户人数分是84人、71人和60人。可见,汽车上的安全装置已被大部分用户知晓,但不知道ABS的用户也达66人。可见,很多车主只知道用车,但对汽车的基本配置还不了解。

由于车主所处地方信息闭塞,且接触到的汽车缺失一系列安全配置,而微车行业是一个薄利的行业,加装电子设备会使成本增加,消费者对于汽车安全装置不了解,又不愿花更多的钱买车,所以微车企业在打价格战时,宣传得更多的是大空间、外观漂亮、油耗低,对于安全性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安全气囊认知度很高,是因为它是汽车安全性的最后一道防线,其实安全气囊与安全带共同使用才会有作用,不然也不会起到保护作用。助力转向是通过液压或电动在汽车转向时减轻驾驶员转向力度。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微车安全电子设备也会是未来微车的发展方向,相信更多安全知识的普及及人们对汽车知识的加深会再次促使微车的继续升级[5]。

由图7调查结果可知,愿意安装ABS、安全气囊、助力转向的用户人数分别是110人、77人和47人,表明大部分用户还是愿意接受安全装置的,用户对汽车安全装置需求还是比较强烈的。

3 结论

用户安全意识不足是造成汽车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车速、超员、违规、安全装置、基本安全意识等涉及用户安全意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调研,全面统计分析了用户安全意识的情况。根据调研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微车用户安全意识较为薄弱。通过超员较严重、安全装置升级方式及接受价位低廉、雨雾天驾驶频率高等方面数据可以看出,微车用户对于经济利益、便利性的重视程度高于汽车安全。

(2)微车用户对安全装置的认知度有待提高。安全气囊作为汽车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认知度、安装意愿均较高,ABS、助力转向、侧翻报警、侧部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宣传力度需加强。可见,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微车企业下一步努力的方向。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愿意增加安全装置的用户也不断增多。只有使微车用户有新的体验,跟上不断发展的潮流,才能保持微车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

(3)安全气囊需与安全带一起方能起作用,但仍有相当比例的用户副驾驶位不系安全带。这说明即使汽车安全设计到位,用户使用情况不当也会造成安全事故。

(4)微车用户违规、扣分情况亦有待改善。有42%的用户因违规未受处罚,说明执法力度和用户安全意识均需加强。

(5)微车用户超速情况较少。由于载重、车型等因素,微车用户驾驶车速一般较慢。在国道(省道)上,部分车辆存在一定超速的情况,在农村公路和山路上,也存在一定比例超速的情况,因此在设计车辆安全性能试验中,车辆初速度应考虑超速的情况

参 考 文 献

[1]白云,石京.北京市驾驶行为與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28(2):114-119.

[2]陈明伟,袁晓华,潘敏,等.从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对比谈预防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8):

59-63.

[3]胡江碧,曹新涛.道路交通事故肇事驾驶员特征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9,6(4):106-110.

[4]楼中艳,时勘.驾驶员的个性特点与驾驶安全的关系[J].人类工效学,2011,17(1):91-93.

[5]王庆阳,张香莎.浅谈汽车的自选配置[C].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第四届科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责任编辑:钟声贤]

猜你喜欢
安全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