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质土坝坝体渗透系数测定探讨

2017-05-30 08:45杨建坤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5期
关键词:渗透系数

杨建坤

【摘 要】土坝坝体渗透系数是评定大坝安全的重要指标,土坝渗透系数测定分为室内试验测定和野外原位试验测定,坝体渗透系数测定主要采用室内试验和现场钻孔注水试验。由于对测定渗透系数计算公式原理和边界条件的认识不清,在现场试验时,试验人员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设置不同的试验参数,造成渗透系数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文章对钻孔注水试验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参数设定进行了解释和讨论,并对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取得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对试验人员理解钻孔注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有较好的帮助。

【关键词】渗透系数;注水试验;常水头;降水头

【中图分类号】TV223.4;TV6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5-0133-03

0 前言

坝体渗透系数是土坝安全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土坝坝体的渗透系数大小直接关系到土坝的安全性能。如何通过注水试验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对工程安全来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土坝渗透系数测定分为室内试验测定和原位试验测定,原位试验主要采用抽水试验和钻孔注水试验,由于坝体不满足抽水试验场地条件,坝体渗透系数主要采用钻孔注水试验,钻孔注水试验分为常水头试验和变水头试验,这2种试验是当前一段时期较常用的测试手段。由于试验人员对计算公式的原理理解不清,试验参数设定不合理,导致试验异常,计算结果存在较大偏差,给试验人员带来困惑。笔者对影响渗透系数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试验参数设定、计算公式原理及不同的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对比分析。

1 渗透系数测定公式

1.1 常水头注水试验

1.1.1 注水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

试验段位于水位以下时,对于均质土体,水的渗透符合达西定律,常水头注水试验计算公式通过达西定律试验条件推导得出[2],均质土坝试验段位于水位以下,采用公式(1)计算,《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45—2007)[1]常水头试段位于水位以下采用公式(1)计算。

K=■ln■(1)

m=■

公式(1)中:K为渗透系数,cm/s;Q为稳定注水量,L/min;H为试验水头,cm;l为试验段长度,cm;r为试验段内半径,cm;m为传导比;Kh、Kv分别为水平、垂直渗透系数,cm/s。

1.1.2 注水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

试验如图1所示,对于均质各向同性土层,运用纳斯别克应用图解法,并略去毛管水头的影响,推导出该工况下渗透系数的计算公式(公式2),由于该工况属于无压流,试验参数须满足50K=■lg■(2)

公式(2)中:H为孔中水柱高度(等于试验段长l,cm),其余符号同公式(1)。

2.2 变水头注水试验

2.2.1 注水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

试验段位于水位以下时,对于均质土体,水的渗透符合达西定律,常水头注水试验计算公式通过达西定律试验条件推导得出[2],均质土坝试验段位于水位以下,采用公式(3)計算,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45—2007)[1]常水头试段位于水位以下采用公式(3)计算。

K=■■(3)

公式(3)中:t1、t2为注水试验的持续时间,min;H1、H2为t1、t2对应的试验水头,cm。

此外,还可根据ln(Ht/H0)与t的关系求得注水试验特征时间T0,其中Ht为试验某时刻t的试验水头,H0为试验初始水头,T0为Ht/H0=0.37时所对应的t值,可在ln(Ht/H0)与t的关系曲线上确定。

K=■(4)

2.2.2 注水试验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上时

地下水位以上试验段存在包气带,对于在包气带内进行的降水头注水试验,与包气带的饱和度和孔隙度有关,目前水利水电勘察中缺少资料进行对比,可采用饱和带注水试验公式(3)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颁布的行业标准YS5214—2000(注水试验规程)推荐的公式(5)计算渗透系数:

K=■(5)

公式(5)中:H1、H2为t1、t2对应的管内水柱高度(从孔底算起),cm;Sr试验土层最终饱和度;n试验土层孔隙度。

由于公式(5)需要提供土层的最终饱和度及试验土层孔隙度,误差也相当大,不具现场操作性。准确确定非饱和土的渗透系数较为麻烦。由于目前对非饱和土的渗流问题的研究还不完善,在当前条件下,采用水位以下的饱和渗流理论进行试验分析尽管有一定的偏差,但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3 注水试验实例分析

3.1 注水试验

某水库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42.2 m,分别采用常水头、降水头试验和室内试验测试坝体渗透系数。试验参数选取如下:试验段长3.0~5.0 m,钻孔直径为110 cm,常水头试验压力水头控制在4.0~6.0 m。试验结果见表1、表2。

3.2 成果分析

(1)表1的结果表明:均质土坝地下水位以上的试验段,常水头注水试验获取的渗透系数比降水头注水试验的结果大,K常/K降在1.16~2.28;均质土坝地下水位以下的试段,常水头注水试验获取的渗透系数与降水头注水试验的结果较接近,且常水头注水试验结果较小,K常/K降在0.75~0.91。

(2)表2的结果表明:均质土坝常水头注水试验获取的渗透系数比室内试验的结果偏大,K常/K室在4.02~10.22;笔者认为除人员操作和设备影响外,主要在于土坝坝体填筑层面及土体裂缝等缺陷。

(3)试验时,试验水头均控制在5.0 m,消除了水头对试验成果的影响,保证了测试结果的统一性,便于对比研究。此外,研究成果表明,水头过高,容易导致试验段土体劈裂,造成渗透系数失真[3]。

(4)均质坝体土层渗透系数kh、kV值采用室内渗透试验测定,kh、kV在1.08~1.82,以L=5.0 m,r=5.5 cm计算,传导比m造成的偏差在7%以内,现场测试时,可根据需要忽略均质坝体各项异性对渗透系数的影响。

(5)常水头试验时,地下水位以上土层渗透系数测试宜取L=h,满足全段无压流的边界条件,符合计算公式推导条件;公式中的h为水柱高度,在试验中等于试验段长;由于相关规范没有对此进行详细说明,所以应用时,很多试验人员误认为h为压力水头,导致计算结果偏差较大。

4 结论

(1)对于渗透系数比较小的岩土层,常水头注水试验耗费时间较长,变水头注水试验较为省时。对于渗透系数较大的岩土层,采用变水头注水试验时,动水位下降较快,记录数据不易把握,容易产生较大偏差,绘制的拟合直线不具备代表性;此种情况采用常水头注水试验,采用水表测量稳定注水量较准确,计算结果也更为可靠。

(2)对于均质土坝,室内测试与原位试验测试结果具有一定偏差,其原因主要在于现场土体的层面、裂缝等缺陷及相对于室内试样的尺度效应,因此现场原位试验测试的渗透系数较室内试验大。

(3)试验时,试验段长度宜为3.0~5.0 m,水头应控制在5.0 m左右,防止水头过大引起试验段土体劈裂,造成渗透偏大的假象。

(4)常水头试验时,地下水位以上土层渗透系数测试宜取L=H,满足全段无压流的边界条件,公式中的H为水柱高度,在试验中等于试验段长。

参 考 文 献

[1]SL 345—2007,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

[2]吴世余,李宏.均质各向异性土层中轴对称渗流问题的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08(4):581-583.

[3]江晓益,孙伯永,陈星.病险土石坝水力劈裂现象的注水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6):143-149.

[4]满志强.浅析水利工程中高噴灌浆防渗墙质量检测方法

[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3):113-114.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渗透系数
酸法地浸采铀多井系统中渗透系数时空演化模拟
水泥土的长期渗透特性研究*
基于Origin的渗透系数衰减方程在地热水回灌中的应用
排水沥青混合料渗透特性研究
地学统计学方法在辽河平原河谷渗透系数空间变化特性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滞留设施过滤层填料配比试验研究
多孔材料水渗透系数预测的随机行走法
输水渠防渗墙及基岩渗透系数敏感性分析
塑料排水板滤膜垂直渗透系数试验及计算方法探讨
原位注水试验在水利防渗墙抗渗性能检测上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