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区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2017-05-30 09:05刘南劭罗传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年5期
关键词:智慧物流运营管理物流园区

刘南劭 罗传强

【摘 要】物流园区客观上是一个平台,但其本质是一个运营机构。文章结合广西示范物流园区——柳州市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提出智慧物流园区建设的措施和设想,为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物流园区;运营管理;信息化;供应链管理;智慧物流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5-0179-03

0 前言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全国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包括运力、仓储、园区等均处于相对过剩的状态,在“互联网+”和供给侧改革的催生下,一大批“互联网+物流”的平台陆续涌现出来。然而,如何满足现代物流的需要,做好物流园区的精准定位,并借助信息化等手段进行物流资源整合,发挥最大的协同效应,从而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现代物流园区成功的关键。

柳州市鹧鸪江钢铁深加工及物流产业园(简称鹧鸪江钢铁物流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及柳州市政府重点扶持发展的物流业重点项目之一,被列入《广西物流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是与柳州汽车产业城发展相配套的钢铁深加工和商贸流通重要园区。该园区在园区建设、运用信息化对传统物流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创新供应链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如何进一步提升物流园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实现园区效益最大化,笔者认为深入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是根本。

1 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建设和运营管理的实践

1.1 精准定位开创物流园区发展新格局

从物流行业来看,物流园区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通过这些节点来连通国家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众多的运输线路,其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经济、交通、区位、政策、产业结构、产品产量、货运量、物流需求、适园量、设备设施配套、功能定位、园区规模、运营机制、信息化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因素,尤其要确定园区在区域当中的定位,把园区所在的区域作为一盘棋来考虑,把握好园区的特色和相对优势。与此同时,还要精准分析园区当前面临的环境特征、各行业客户需求的变化及其对物流的新要求,由此对园区进行需求分析与功能定位,园区建设不能盲目上马。在项目调研论证阶段,对园区规划发展还要充分考虑竞争的因素,对园区进行客观的竞争性分析,从全国或全区范围内、从地域及行业对园区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实力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在鹧鸪江钢铁物流园投用前,柳州市钢材市场主要集中在柳州市中铁物流园和红卫仓建材市场2个市场,年钢材吞吐能力仅为230万t,受城市管理和道路交通的限制,市场规模难以扩大,远远无法满足柳州及周边地区建筑、汽车、机械等产业的需求,市场迫切需要一个交通便利且具备钢材深加工、物流配送、贸易融资、电子交易等功能齐备的钢材交易现代物流基地。为此,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应运而生。该园区在规划之初即立足于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及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区位条件,依托柳州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利用毗邻北环大道、209国道及鹧鸪江码头等公路、铁路、水路的区位交通优势,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致力于拓展柳州市钢铁深加工,加快钢铁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做大做强柳州冶金工业,加快和优化柳州市产业布局,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更好地服务于钢铁下游企业,成为区域性钢铁交易市场,辐射“两广”地区和云南、贵州等西南地区,努力把鹧鸪江钢铁物流园打造成为西南及华南地区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物流园区和现代化钢材物流基地。

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创建于2009年,项目占地约100 hm2(1 500亩),分一、二期工程。目前,已建成的一期工程占地约33.33 hm2(500亩),配套有铁路专用线及冷、热轧卷板剪切开平生产线、钢卷分条生产线等,园区钢材年吞吐量达到1 000万t以上。配套的鹧鸪江码头占地约2.67 hm2(40亩),码头作业区已建成4个2 000 t级泊位,配备龙门吊、旋转固定吊、轮胎固定吊等起重设备,码头年吞吐量达到200万t以上。为提高园区的竞争力,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在广西率先采用室内仓的钢材仓储设计,同时配备全电磁吊装卸设备,确保钢材不受雨水锈蚀,吊装进出快捷便利,实现了绿色高效的仓储管理。鹧鸪江钢铁物流园自2012年10月试运营以来,快速占据了柳州钢材市场的主导地位,成为西南及华南地区钢材交易量和电子商务交易量最大的钢铁贸易专业市场。

1.2 信息化建设开启供应链物流新时代

为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钢铁产品物流模式,为客户提供钢铁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分销、金融、物业、电子商务等组合性增值服务,从而降低钢铁的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鹧鸪江钢铁物流园致力于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传统的物流园区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不断地探索实践供应链管理模式,打造共赢生态圈。

1.2.1 信息技术打开大数據时代大门

鹧鸪江钢铁物流园运营初始,园区的管理团队发现钢铁供应链条各节点之间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园区作业、码头作业、开平作业及财务控制、质量控制、客户信息反馈等信息无法准确、及时、有效传递且管理粗放,造成园区内外大量的、动态的、错综复杂的数据信息不能及时收集、整理,信息孤岛现象十分严重,无法准确分析和处理,给经营决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可见,园区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园区信息化建设。只有信息化高度运行,才能做到运营效率的快而准;只有改变传统的物流模式,提高信息化水平,园区才能承担起钢铁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分销、金融、物业、电商等组合性增值服务,从而降低钢铁的物流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物流服务水平,贯通整个钢铁供应链物流。

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的生命,也是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实现智慧化物流的关键。国家“互联网+”的战略布局,有效地推动了园区信息化建设走向新高潮。园区运用信息技术对仓储管理、物流调度、配送监管、运输结算、基于供应链的贸易管理、风险控制、房屋租赁等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基于数据库和卫星定位技术,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成熟、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通过利用“互联网+”概念和技术,将传统的钢铁物流向现代智慧化钢铁物流转变。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鹧鸪江钢铁深物流园信息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建成千兆级别主干网络,先后建成钢材开平深加工管理系统、码头仓储及船舶管理系统、钢材仓库远程协同系统、质押监管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物流配送监管系统等、物流服务公共信息平台等信息系统。园区还利用现代物流信息技术,整合园区内外仓储、加工、集散、配送等系统,为钢铁产品上游供应商提供相关的数据交换接口服务,为客户提供远程自助查询等服务,实现各环节资源共享,园区与客户的实时互动和信息共享。

1.2.2 供应链管理打造共赢生态圈

当前,供应链管理把物流一体化思想从企业范围扩展到包括供应商和顾客在内的物流工作中,提供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基础和增值服务成为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技术给物流园区各项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要维持物流园区平台的健康、持续、高效运转,最终还得依赖运营管理(盈利)模式的创新,避免“技术至上”的认识误区,因为大多数时候“信息技术往往是能花钱解决的问题”。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需求分析及管理梳理、流程再造,持续对商业模式进行思考和创新,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角度来规划管理,做到信息技术真正为商业服务。

与此同时,鹧鸪江钢铁物流园不断强化管理,并取得了ISO贯标体系质量认证、国家3A级物流企业资质,先后被授予“自治区示范物流园”“广西骨干批发市场”柳州市仓储物流企业先进企业”“柳州市创新物流企业”等荣誉称号。园区在经营规模、物流资源整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信息化手段集约化管理园区13万m2的室内库房和2万m2商务办公楼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了较低成本的仓储和商务办公、钢材深加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和金融等服务,形成了钢铁物流供应链多赢的生态圈,有效地整合了原来较为松散的社会运输资源,实现物流园区与钢厂、客户的无缝对接,使广西区内钢材仓储及物流成本大大降低,社会资源节约效果明显,客户对园区的黏性显著提高。目前,园区入驻商家接近90家,网络客户达到500余户,其中年营业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超过20家。园区配套运输车辆2 000余台、船舶500余艘等运力资源。经过4年多的运营,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年交易钢材已超过500万t,年交易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为地方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智慧物流园区发展的措施和设想

目前,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已初步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但在园区智能化管理即智慧物流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物流金融业务拓展方面还有待加强。为此,提出以下措施和设想。

(1)树立“基地化仓储+信息平台”的发展理念,盘活仓储、物流等资源,利用“物流园基地化+物流+贸易+金融+信息化技术”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发展模式,通过物流、贸易、金融带动仓储业务向深度(智能仓储)与广度(互联网平台)信息化发展。

(2)组建信息化建设团队,自主研发适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而向社会推广。信息系统建设要广泛吸收当前软件开发的最合理思路,秉承“依托业务来开发系统,利用系统来规范业务”的开发理念。系统开发人员要深入业务部门,参与实际业务操作,设计最佳的业务操作流程,利用信息化推进业务的发展,做到有业务的地方就有信息管理系统支撑。建立属于自己的物流仓储数据库,规避经营中的各类风险。

(3)以贸易带动物流、以物流促进贸易,广泛与国内先进的仓储物流平台保持联系和沟通,吸收国内同类行业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围绕物流园区上、下游供应链,开展为客户提供仓储、商务办公、钢材深加工、实时监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和增值业务。

(4)努力打造智慧物流综合服务平台,运用信息化实现仓库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实现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同时通过构建战略性供应链等方式实现协同发展,切实推动园区(平台)转型并向纵深发展,使之成为立足当地、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与此同时,在仓储吊裝智能化管理方面,还要大力推进数字化管理及无人吊装技术。

3 结语

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管理要解决好定位问题,做好需求分析及功能定位,找准园区在产业、区域及细分领域当中的相对优势,做精、做优服务业务。与此同时,园区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甚至作为产业聚集区,还要树立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打造多方共赢生态圈。大数据时代,物流园区的管理必须全面实现信息化,并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努力,使物流园区真正实现数字物流、智慧物流,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和提升园区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林振强.物流园区建设与规划——中国物流园区现状、困惑与发展方向[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2(7):74-

77.

[2]张雅娟.钢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世界,2014(11):80-82.

[3]石荣丽.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物流园区信息平台建设[J].企业经济,2016(3):134-138.

[4]谈冰洁.基于我国物流园区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19):212.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智慧物流运营管理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运营管理
医药制造型企业总部层面运营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医院大型设备的运营管理(pet—ct)
面向小城镇连锁零售业的智慧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智慧物流的发展前景
物流园区的突围之路
一张图带你读懂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 看看全国物流园区都有哪些“新”变化
基于AHP-TOPSIS的物流园区综合竞争力评价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