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

2017-05-30 10:48浦莉娟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排球运动教学优化高校

浦莉娟

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收入水平上涨,健康运动意识越发强烈,进一步推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在现实的高校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人们在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健康的同时,也不可豁免地面临着运动损伤问题,甚至因此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高校排球教学中增强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排球运动损伤常见现象简述,对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其有效防护进行了重点研究。

关键词:高校;排球运动;损伤防护;教学优化

排球作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运动项目之一,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观赏性,为众多人所喜爱。尤其是在中国女排“五连冠”的傲人成绩影响下,我国国民参与排球运动的热情日渐高涨,逐步形成了浓郁的群众氛围。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高校排球教学深受广大学生青睐。但整体而言,我国高校排球教学发展基础尚且薄弱,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水平有待提升,受多重因素影响,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运动损伤问题,其有关研究颇受关注。

一、排球运动损伤的常见现象

排球运动最早源于美国,是一种以手击球,同时保证球不能落地的新型运动方式,兼具篮球、网球、棒球等运动特点,表现出了较强的技术性、对抗性、观赏性,因而在全世界传开并不断发展。相对足球、篮球而言,排球运动虽未有激烈的身体碰撞,但依旧存在一定的损伤风险,进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如若重视不足耽误了治疗,甚至可能会危及他们的运动能力增强。在教学实践中,受多重因素影响,学生出现排球运动损伤的现象比比皆是,包括手指插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例如,在初级排球教学阶段,学生的技能水平相对薄弱,价值相关专业知识匮乏,在传球过程中时常出现不规范情况,接球瞬间的冲击力造成手指插伤,甚至出现指甲与指甲盖之间肌肉撕裂,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另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最常见的部位是踝关节,且会伴有肿胀和疼痛感,极易影响学生学习实效。

二、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

素质教育背景下,排球运动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利于舒缓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但这些都是以安全为前提的。因此,只有寻根溯源,结合学生及排球运动特点,深入解读其影响因素,继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才能保证相关工作实效性。具体而言,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可归为以下几种:

(一)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活动作为高校排球教学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主要通过中低等运动量的活动组织,调动大脑神经系统活跃性,促进身体各机能运转,是有效防护运动损伤的手段之一。在现实的高校排球教学中,部分教师组织准备活动不当,一般采用徒手操模式,很难发挥预期热身效果。据相关调研实践发现,很多高校排球教学课堂受内容、时间等因素限制,准备活动不足,大多数被限制在五分钟左右,但事实上,短时间内学生的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其他机能尚未完全激发起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运动损伤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准备活动不足还体现为与排球教学要求不符。相比于其他类别的运动,排球运动中充斥着更多剧烈身体动作,单纯地依靠徒手操并非能有效调动负荷较重的身体器官,一旦运动失衡或过激,极易造成身体损伤。

(二)技术水平薄弱

近年来,随着排球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与发展,其技术性越来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排球虽然不同于篮球、足球,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但其作为以技巧为主的集体隔网对抗活动,同样面临着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缘于排球运动特殊的技术需求,在历经百年变化后,与人体生理学相契合。但是在高校排球教学实践中,部分学生因主客观因素影响,如注意力不集中、兴趣信心不足等,未能很好地掌握排球技能,在运动中造成身体损伤。另外,过硬的身体素质是完成高校排球教学任务的基本前提,其中包括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高质量的专项训练,不仅能够提升学生排球技能水平,還对身体损伤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但是,很多时候受制于有限的课堂时间安排,加之专项训练运动强度大,导致学生身体素质明显落后于排球教学需求,进而导致身体损伤发生。

(三)安全意识欠缺

思想意识是行为实践的先导,决定了一系列问题衍生的根本。在课堂教学或比赛中,自我保护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需要循序渐进地养成和加强。素质教育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运动能力,大部分高校要求教师将主要精力集中在排球教学内容建设上,忽视了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培养,导致运动损伤状况频发。据调查结果显示,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安全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集中表现为损伤知识匮乏、防伤认知浅薄等,在排球运动中并未采取保护自己与他人的措施。对于绝大部分的高校学生而言,在没有充足的排球运动基础保障下,加之运动损伤认知不足,势必会增加出现身体伤害的几率。对此,高校需深刻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加强思想意识引导,提高学生运动损伤防护的主动参与能力。

三、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策略

在体育事业欣欣向荣的前提背景下,高校排球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过程中有效防护损伤,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尤为必要,理应得到关注和重视。作者基于上述分析,结合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重视安全教育

单就现阶段的高校排球教学而言,其根本目的并非是培养专业化的竞技人才,而是定位素质教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本,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因此做好运动损伤防护尤为关键。在具体的高校排球教学工作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安全教育渗透,树立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丰富他们的学识构成,使之深刻认识到运动损伤防护的重要性,是提高身体素质、提升专业水平的基础保障。与此同时,高校排球教学教师还需注重体育道德灌输,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是非观等,将“友谊第一、竞赛第二”的思想植根于心,防止故意犯规伤人的情况,促进学生团结、校园和谐。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运动损伤防护概念,教师可适当安排人体结构、医学等知识学习,使之清楚地了解损伤发生机理,并阐述由此带来的危害,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主动防护意识。另外,教师还需将运动损伤防护意识有机地灌入到整个排球教学体系中,从每个细节部分体现出来,防患于未然。

(二)做足准备活动

如上所述,准备活动是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防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尤其在秋冬季节,由于寒冷天气的影响,学生身体机能未有充分舒展和释放,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因此,在排球教学开展之前,教师需根据排球运动及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准备活动,引导学生放松身体、活跃关键部位,继而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具体而言,合理的准备活动安排应与项目性质、学生状况以及天气情况等相契合,适度扩大易伤位置的运动比例,同时预留出足够时间,帮助学生放松心情。例如,可适当增加身体局部的准备活动,包括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等,必要时采用一些器具进行防护,尽量减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此外,组织准备活动中,教师还需讲解运动损伤的有效防护措施,一旦遇到突发状况时可由学生自主处置,以免操作不当造成二次伤害,保证排球教学活动有序开展。在高校排球教学实践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不必赘述,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内容等,并有效落实下去。

(三)加强技术训练

排球运动本身具有的技术特性,决定了教学中运动损伤情况发生在所难免。综合來看,排球技术是指排球运动规则要求下,运动员每种允许击球动作与其余匹配动作的总称,包括传球、垫球、扣球以及发球、拦球等,对学生运动实践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针对上述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分析,应当加强排球技术训练,提升学生的技能熟悉程度。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排球技术,才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因此,在高校排球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既有技术水平,以身示范,着重分析讲解相关技术要领,并组织学生进行单项练习,及时对其中不规范或存在问题的地方,予以指正,提高学生的排球运动技术水平,并使之获得无限快感。这就要求教师本身需掌握较高水平的排球运动技术,注重自我规范练习,以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为此,高校可定期组织专业化师资培训工作,不断丰富排球教师的知识构成,邀请专家规范他们的技术动作,宣传运动损伤防护教育重要性,树立教师正确的职业观念,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及能力。

(四)优化教学设置

在高校排球教学中,身体素质好坏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存在直接关系。据相关调研发现,学生肌肉力量、反应速度、身体柔韧性等素质条件表现,都影响了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此,高校及教师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合理设置教学任务,为学生为中心,促进排球运动发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不同时段学生的身体素质成长特征,因材施教,合理地组织教学,并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加大身体练习难度,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与排球运动要求的契合度,循序渐进中培养成为他们的一种爱好。与此同时,在学生进行排球运动专项身体锻炼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并未掌握充足的排球运动技巧,需要教师将一般性身体锻炼与专业性身体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运动素养。另外,教师还需将排球运动与其他运动科目进行联结,发展学生多元爱好,丰富他们的学识涵养,提高他们的排球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文体活动,有效调动学生各项身体机能,提高他们的运动活跃度,继而有效防护运动损伤。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防护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其教育价值发挥的基础。在现实的排球教学中,影响运动损伤的因素十分多。因此,作者希望各个学者能够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解读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继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防护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他们的参与兴趣。

参考文献:

[1]宋文利.试论有效预防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路径[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03):182+126.

[2]曾盛誉.试论如何有效预防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J].才智,2017(12):23.

[3]冷靖.高校排球教学中如何预防运动损伤[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2):98-100.

[4]尙远芳.试论有效预防高校排球教学中的运动损伤路径[J].才智,2016(34):80.

[5]申亚宁.高校排球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36):23+25.

(作者单位:太原幼儿师范学校)

猜你喜欢
排球运动教学优化高校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排球运动的耗能特点及训练方式探析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排球运动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