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

2017-05-30 22:23赵可悦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影响研究

赵可悦

摘要:本研究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等方式,利用專业软件对统计结果进行研究,以此研究体质健康测评与学生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二者相关性,从而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提供相应的指导,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关键词:研究;体质健康测评;锻炼行为;影响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引起了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2016年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对学生体质健康给予高度重视,并明确了相应的测评标准和工作方法,有效增强了高职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在认知和行为存在分离和偏差现象,普遍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但未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标准》、《实施办法》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消极对待体质健康测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的实施。同时,部分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主要从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并基于研究成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然而,在体质健康测评与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忽视了体质健康测评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作用,鉴于此种情况,笔者结合四川现代职业学院教学实际,通过调查和研究分析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旨在发现体质健康测评在促进学生锻炼习惯养成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标准》的落实,以期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体质健康测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四川现代职业学院300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在校学生1万余名,笔者随机选取300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由学生现场作答,现场回收,共计发出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为293份,调查有效率为97.6%。

3.测试工具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中的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分量表对体质锻炼意识和锻炼行为进行测量。《锻炼态度量表》是基于国内众多研究成果所建立的九因素模型。量表共有70个条目,其中行为态度分量表8个条目,目标态度分量表12个条目,行为习惯分量表10个条目,行为认知分量表7个条目,主观标准分量表7个条目,行为习惯分量表和行为意向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克隆巴赫a系数均为0.85,信度良好。同时,行为习惯分量表和行为意向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809和0.732,表明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体质健康测评方法依据《标准》的测定要求对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学生进行测评。具体指标和权重如下:体重指数(15%),肺活量(15%),50米跑(20%),坐位体前屈(10%),立定跳远(10%),男引体向上/女1分钟仰卧起坐( 10%) ,男1000 米跑/女800 m 跑( 20%) 。为提高体重和肺活量测量精度,本次测试使用经过教育主管部门认证的测量工具,其余5项数据均由教师手工测量,并将所有的测评结果录入到学生体质健康测评数据采集系统中,通过软件分析与研究,能够有效降低人工干预的风险,保障了测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真实反映了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4.统计分析工具

此次研究采用SISS 15.0软件进行分析研究,将测评所得的数据导入软件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并利用A-MOS 17.0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研究,统计结果P值小于0.05,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统计结果分析

(一)学生锻炼态度、体质健康与锻炼行为结果分析

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男女学生锻炼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锻炼态度为232.31±44.30,而女生的锻炼态度则为189.53±46.1;在体质健康方面,男生表现为71.48±7.2,而女生为67.23±46.11;在锻炼行为方面,男生表现为22.21±18.16,女生则为10.66±10.47,从统计学角度来看,这些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统计结果来看,男生的锻炼态度、体质健康和锻炼行为表现优于女生。而从不同专业的角度分析,学生的锻炼行为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服务业专业学生锻炼行为为52.33±24.18,而现代制造业专业学生的锻炼行为则为37.64±15.23,数据统计结果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从统计结果来看,现代服务业专业学生锻炼行为高于现代制造业专业学生。

(二)锻炼态度、体质健康与锻炼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从学生锻炼态度8个维度的数据相关性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与锻炼态度的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同时,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也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除了学生主观态度外,其余维度与体质健康都有着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见表1)。

(三)体质健康测评影响体质锻炼行为的模型校验

结合我国多数专家学者得出的结论,以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现有的理论基础为依据,以此次研究数据结果为支撑,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锻炼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式模型,通过AMOS 17.0软件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到了拟合指数:CMIN/DF = 1.650,CFI =0.902,NFI =0.895,TLI = 0.894,RMSEA = 0.072,这充分说明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锻炼行为模型适配较为合理,也能够说明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锻炼行为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图1,模型可知,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不直接对锻炼行为产生作用,而体质健康测评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行为,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态度间接影响学生的锻炼行为,其路径系数为0.54。

三、研究结果研究与思考

一般來说,学生的身高、体重和运动能力是学生体育锻炼经历和锻炼习惯养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体育锻炼能力的先天条件之一,通过此次研究发现,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的锻炼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其他专家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侧面证明了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原因是通过体质健康测评能够使学生较为直观地了解自己的健康水平,体质健康测评以科学化、标准化的测评方式,能够使学生准确地了解自身体质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自觉的干预和调整。同时,体质健康测评普遍采用集中式的测评方式,学生通过结果横向对比,能够较为直观地了解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异,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形成较为准确的自我体质健康水平认知,形成激励自身锻炼行为的持久动力,对高职学生锻炼习惯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体质健康测评对锻炼行为间接影响分析

高职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与锻炼行为、锻炼态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次研究发现,体质健康测评结果对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锻炼态度、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呈现明显的正相关,通过方程调整分析研究表明,高职学生锻炼态度对体质健康测评影响锻炼行为模型中不直接起作用,而是通过间接影响锻炼行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高职学生毕业时,依据《标准》进行测评时,只有学生成绩达到或超过良好才能参与评优与评奖,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要求较高。而当学生的测评成绩低于50分时,高职学校按结业或肄业进行处理;再者,依据《标准》有关要求,在体质健康测评对男生参与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参与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有10分的加分奖励,这样的奖励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诱惑,因此,落实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测评对学生的体质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端正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主观认识上自觉参与体育锻炼,从而提高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对高职学生锻炼行为产生引导及激励功能。

五、体质健康测评与锻炼行为关系引发的思考

在体质健康测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体质健康未能引起部分学生的关注和重视,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正值年轻,对体质健康结果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体质测评在这些学生中未能起到预期效果,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应将体质测评结果应用于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强化体质健康测试的反馈效应。同时,教师还应将体质健康发展与体育课程结合起来,通过特定的体育项目,使体育锻炼效果更为显著。教师将体质测评结果导入体育课程,对学生开展综合性、专业性的指导,通过科学地、客观地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能够从主观认识上引起学生的关注,此时,教师进行体育锻炼有效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程并不是空泛的训练,而是对体质健康有极大帮助的科学健身方法,从而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自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六、结语

此次研究从体质健康测评与高职学生体质锻炼行为的关系出发,通过数据分析研究表明:学生的锻炼态度在体质健康测评与锻炼行为之间存在不完全中介作用,为高职体育教育实践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针对这一现象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有效性,促进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实现提升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马爱民.体质健康测评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08):726-728.

[2]王健,万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的历史演进与生态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02):5-10.

[3]谢红光.体质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

[4]黄勇前,王石龙.大学生体质健康新旧测评标准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6(02):98-100.

(作者单位: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影响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