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优学院”教学平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17-05-30 22:23舒俊宏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学平台优势教学模式

舒俊宏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教学方式的选择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然了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优学院”教学平台的兴起,为高校教学模式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也推动了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在大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利用“优学院”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相关技能的学习相当重要。而大学体育课程又有着自己的特殊性,如何将两者高效的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当前一线教师的一道挑战。本文主要从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优学院”平台简介、“优学院”教学平台的优势以及推动“优学院”教学平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措施,这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优学院”教学平台;大学体育课程;优势;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越来愈高。就当前的高校教育来说,理论和实践的教学未能达到完美的融合。利用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将有限的课程利用网络平台无限的拓展,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在课后形成知识的巩固、积累。利用声音、图像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一个直观、立体的感受。特别是大学体育课程,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掌握的技巧点比较多,而任何一点的忽视都会对整个动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说,这也就要求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能够采用一种更加科学的方式,去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优学院”平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帮助学生更加主动的去学习知识。

一、目前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一)思想上未能高度重视

在各个高校中,体育课程一般是作为选修课程而存在的,无论是课时还是教学计划的安排上,都是相对简单的。一般来说,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的选择的时候,只是简单的了解了该项运动,而对其深层次的理解便是成为了空谈。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多的考虑的是如何通过课程,而并非如何掌握技巧。所以说,学生思想上各种不重视,也造成了在实际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学生的懈怠、忽视现象的出现。最终,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也成了空谈,而一些教学计划以及教学目标也成为纸上谈兵。这对于高效课堂的建立是相当不利的。

(二)优质课程相对较少

大学体育课程本身由于时间以及场地的限制,无法满足学校开展更多高质量的课程。而在“优学院”平台上的课程,一般来说,是放在平台上让学生自主的去无限次的观看学习的,如果课程质量不过关,那么后果可想而知。而大学体育课程本身从业人员比较少,高质量课程就会更少。采用“优学院”平台进行教学,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战,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实现可无限次循环的高质量课程。当然了,高校大学体育优质课本身就比较少,不仅仅和体育相关专业有关,还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有关,是否为体育专业创设了好的环境,为其提供相关资源。

(三)授课方式单一

体育课程相对与其他课程来说,具有自己的独特性,便是实操性很强,教师进行任何讲解、动作的示范,最终都是需要学生自己完成、掌握的。这也就造成了教师在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的准确性,不厌其烦的进行枯燥的、单一的训练。简单来说,便是进行机械的训练,从而实现肌肉的条件反射。而理论这一块的教学,教师更多的是进行简单的讲解,理论的学习与实操是脱离的。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仅仅感受到了枯燥、无聊,为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可以说,单一的授课方式,是大学体育课程的一大主要的特点,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必然会影响到整堂课程的质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史相当不利的。

二、“优学院”平台简介

“优学院”平台是文化在线推出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用于加强虚拟学习环境,补充课堂教学和提供远程教学平台。用于课程的管理、作业布置等等,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可以脱离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这个平台的界面简单统一,操作方便,教师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创建课程、添加课程内容、创建讨论版等操作。能够帮助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创作出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特色课程。

三、“优学院”教学平台的优势

(一)有利于拓展教学内容

在“优学院”平台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板块的设置,比方说教学重难点的讲解,以及一些简单的练习等等。在这样学习方式中,学生根据课堂录像,进行及时的教学回顾,无论是自己不懂的,还是巩固知识点的,都对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帮助。特别是针对一些学生之间差距比较大的,利用“优学院”教学平台,教师便可以把控大多数人的教学进度,对一些超前或者是落后的学生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教学知识的拓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将一些相关性的知识点放在上面,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将有限的课堂进行无限的放大。学生们学习也不再受时间、空间上的制约了。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更加关注的是教师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而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强调学生在整堂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简单的来说,就是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极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利用“优学院”平台教学防护,会更加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探求来获取知识,也就是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优学院”平台教学方式,相对与传统的授课型的学习模式也会更加的多样化,学生更容易吸引,从而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长远来说,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利用“优学院”教学平台,在某一种程度上说,将一定数量的课程放在平台上,供学生进行自主的选择,在某一种程度上来说,学生课程内容以及学习时间进行了最大的自由化。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了解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等等一系列的相关知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完成的是自己的对知识的重新构建,所进行的完全是自主的学习。而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简单的检测。在让学生享受绝对自由化的学习中,实现个性化的学习。在学习中,学习的时间、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中的思考都是学生独立完成的,也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推动“优学院”教学平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措施

(一)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吸引学生兴趣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利用“优学院”教学平台,前提便是學生能够自主、有效的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所以说,体育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教师利用这个平台进行教学所要思考的。首先,应该根据教学知识的具体内容,采用适当的呈现方式,把握好内容的呈现方式,特别是理论和实践安排的比例问题。体育专业技术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分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学生的学习障碍。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呈现方式,以及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基础,实现对知识点的把控

教师在利用“优学院”教学平台,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毕竟,这堂课程的设计者是教师,教师决定了各项知识的呈现方式。所以说,教师需要把握整个教学活动,又要做到具体问题集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教师的压力。在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还应该给予学生相应的学习空间。特别是大学体育课程理论性比较空洞,但又是对实践课程有着一定指导意义的。教师在利用“优学院”平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呈现知识的特点以及层次。而这些都是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经验的,才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把控。由此可见,教师的专业素质对“优学院”平台教学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

(三)和学生进行互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优学院”平台教学模式,不仅仅是教师将教学的重难点利用平台上进行教学,更是和学生进行互动的另一种方式。本身而言,云教学平台的优点是不受时间以及空间限制,学生在观看的时候,难免会有问题的出现,而由于没有时间以及空间上的制约,那么定期组织集体答疑就是相当必要的。教师利用多种方式和学生进行互动,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氛围。无论是课前还是课后的学习,学生更愿意主动的去思考,和教师进行交流,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都是相当有利的。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步

在传统的教学中,一般教师固定的教学评价集中在学期末,这对于学生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思路的养成存在一定的压力。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学生就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迷失自我,找不到目标。在利用“优学院”平台的时候,教师可以定点、定期进行教学评价,收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反馈,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改革提供实际经验。同时对学生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向。当然了,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级方式,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也应该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万不可一律采用随堂测验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加的死板,并且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压力。这样的评价方式便失去原本的意义。

五、总结

在如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特别是网络教育的深入发展,利用“优学院”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今改革方向之一。但是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的要求是相当高的,如何高效利用“优学院”平台进行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设计出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从而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进行经验、教训的总结,不断完善“优学院”教学平台的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红霞.BB平台在网络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7).

[2]王蕊.使用“BB”教学平台进行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1).

[3]董秀亚,李燕.基于BB平台的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11).

[4]韩洪文,田汉族,袁东.我国大学教学模式同质化的表征、原因与对策[J].教育研究,2012,(09).

[5]刘青健.对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12).

(作者单位:武昌工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平台优势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矮的优势
画与话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基于WordPress构建项目化课程教学平台的研究
数字积分法插补仿真实验教学系统开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