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合形体训练的实践

2017-05-30 22:23范冬梅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形体训练运动

范冬梅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呈现上升发展趋势,瑜伽运动也逐渐步入正轨,在高校实施学校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众所周知,瑜伽运动属于一种呼吸系统与身心相结合的运动,其普遍问题表现在很多学生韧带过紧,姿态不够优美,学生在其自身控制力、柔韧性上都不能到位,针对这些改善学生的问题,无论是从瑜伽教师教学角度出发,还是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都是以提高瑜伽教学质量为目的,从而促进学生的训练程度。

关键词:瑜伽教学;形体训练;运动

一、瑜伽与形体训练相比较

众所周知,瑜伽是训练人通过实现身心合一来实现身心放松的一种运动,其也是梵文“Yoga”的音译,瑜伽本身就是从印度流传就来的运动文化,并且凭着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流传于整个世界当中,作为整个东方最具有历史年代的强身健体运动范畴,再加之贯穿当代时尚运动元素,而最终形成的最受欢迎的健身方式。其旨在培养人健全的人格、完善的品性、身心合一的修行和遇事不惊的处事心态,训练者通过这种运动方式使精神层面更加饱满且赋有色彩,使身体更加轻盈矫健,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合一。其中,真正的瑜伽分为很多种,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可以将其分为呼吸运动法、体位分解法、冥想思维法等。由于不同的瑜伽派别其有不同的形式和标准,所以在派别的分类上也表现的各有千秋,由于宗教信仰不同、派别不同、每个部分的组成元素和元素不同,可以具体分为智瑜伽、业瑜伽、信仰瑜伽、哈塔瑜伽、王瑜伽、昆达利尼瑜伽这六大种类。在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瑜伽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将体位法融入到整个课堂内容当中,其姿态的优美和展示的技巧可以将练瑜伽者呈现出不一样的美,其动静结合的运动模式让整个人处于一种放松又集中的精神状态,良好的身体姿态、平衡感和控制力度都能够很大程度上体现瑜伽教学的专业程度。而在这个过程中,增强形体美的训练则是培养整体瑜伽水平的衡量标准。训练者通过不同的身体训练来每日改善自己的形态和体型,还能够矫正人日常站姿、坐姿、走姿的不良形态,最终达到增进健康、强健体魄、塑造身形、锻炼气质的作用,即使是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瑜伽练习,也能够在每天的坚持当中看到身体形态上的不同。教师应该通过不同的训练模式和理念,将整个人的形态更加完美,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形态优美度,逐渐培养审美观,练就好的审美意识,在练习过程中掌握其内在技巧,通过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来使肌肉更加具有灵活性和弹性,促进优美身体的形成。

二、在高校瑜伽教学中融入形体训练的重要作用

(一)将瑜伽教学融入到形体训练中,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和积极性

学生作为整个训练过程当中的主体,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瑜伽基础都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基础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基础,虽然瑜伽已经流传整个世界,但是大多数的训练者的年龄都保持在30岁左右,所以大部分的大学生都属于第一次接触瑜伽,第一次接触瑜伽活动往往在相当基础的活动中也无法做到标准化美感,动作不太到位,而且其不协调和缺乏平衡力的动作都需要学生加强锻炼,还有一些学生由于羞涩心理和比较心态,看到其他同学都能够完成的很好,看到自己太多的不足,极度的不自信导致其不能够战胜消极心态,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能够科学引导,并且通过相对基础的动作贯穿整个课堂内容,运用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丰富的教授经验来提升学生的内在信息,让其形成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只有让其先掌握一定的基础性内容,才能够很快达成基础,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内在动力。

(二)瑜伽教学融入形体训练提高大学生的瑜伽学习质量

在我国众多的体育项目当中,针对形体的局部区域进行训练,是基础的运动行为基础,其也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作为瑜伽教学的根基。在形体训练的过程中,对于肌肉的锻炼,包括控制力、平衡力等,都有相当高的要求,虽然作为运动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但是都能够在瑜伽这一活动中很大强度的体现,在众多活动项目中,瑜伽是最锻炼人体式运动的活动。其要求训练者能够具有相当强的训练功底,有极高稳定性和操控性的要求下锻炼良好的身体姿态。比如,在联系把杆和平衡的时候,需要掌控良好的练习方式,一些训练方式看似简单,其实也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可以达到最佳效果。所谓形体训练,实质上就是由外在的形状和内在的表现形式相互结合,在缓慢、放松的环境中使整个身体放缓,然后通过轻音乐的伴奏来完成整个动作,使整个身体的骨骼变得更轻柔,虽然是比较放缓的运动,但是可以通过肌肉的拉伸让整个人处于比较灵活欢快的状态,使训练者能够增强免疫力、锻炼坚强的心智和顽强的意志,轻音乐不仅是为了让训练者能够精准动作节拍,还能够让训练者在高低不平的音乐欺负中舒缓心情,使其在精神集中的状态下调节情绪,舒缓疲劳,陶冶训练者情操的同时能够让其感受到瑜伽带来的巨大益处,并且能够爱上瑜伽,受益一生。

三、瑜伽教学中形体训练的内容及实施方法

(一)瑜伽教学中形体基础训练的内容

众所周知,形体的训练主要是围绕着舞蹈基础进行展开和延伸的,把杆训练作为每一学年学生都要接触的训练,教师都应该将不同程度的训练贯穿其中。形体训练在结构安排上也应该有一定的阶段性,这不仅顺应了学生的内心发展规律,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训练的教学要求。首先,教师应该将形体训练中的心理素质基础放在首要地位,关于地面上的训练主要就是锻炼学生的平衡力和肌肉的张驰度。

(二)实施方法

1.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形体训练

在教师对学生进行瑜伽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利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集中的形体训练,从而在时间上有了保障,可以加强学生内在的学习基础动力。首先,教师应该通过专业性比较强的基础工作来矫正学生身体姿态,并且通过多频率的大量练习来使学生把握相对基础的动作,只有这样有条不紊安排学生的教学细节,才能够保证整个瑜伽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将瑜伽的形体训练贯穿于整个瑜伽教学

教师在对训练者进行有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将形体训练与瑜伽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给整个教学带来不同凡响的效果,实现高效课堂,还能够保证不忽略两者之间紧密的联系,使两者之间不存在实质上的分离。由此可见,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应该将有机结合的两者整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从而很大程度上进入学习瑜伽状态,使教师能够有效进行实施课程,使形体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这就能够保证在当下的教学环境下,使每一个训练细节都比较形式化,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现状和规律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通过锻炼学生的肌肉张驰度和身体平衡力来促进自身体态的完美和姿势和协调规范化。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由此可见,适当的瑜伽教学不仅能够使人的形体得到训练,还能够融入整个人的身心发展当中,从而使整个瑜伽教学更加井然有序。众所周知,近些年,随着我国瑜伽运动的多方面优点,瞬间得到很多人的青睐,其快速的发展进程将这个瑜伽教学体系都完善了很多。所以,在我国高校进行瑜伽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针对不同的漏洞和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大量的瑜伽教学研究表明,良好高效的瑜伽教学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将瑜伽效果上升到最佳程度,顺应当下教学背景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健,李勇.高效体育教学开设瑜伽课程必要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02):45-46.

[2]郭春兰.瑜伽体位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02):55-57.

[3]鲍亮,钱枝.基于瑜伽教育的视角谈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4(08):87-88.

(作者单位: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形体训练运动
不正经运动范
高校瑜伽教学中应怎样开展形体训练
形体训练课程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高校舞蹈形体训练技巧与细节问题研究
民族歌剧演员的形体训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