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

2017-05-30 22:34黄秀全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黄秀全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对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普遍实施了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的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的高校环境下,其具体实施起来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目前高校实施的素质教育中体育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系列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现如今高校在培养学生针对性课程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图培养出大量的全方位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有用之才。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深究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我们应先就目前高校体育课程中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师指导不明确、教学课程单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而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高校素质教育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育模式,制约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对学生体育技能的培养,教师只是简单地传授相关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独立的锻炼,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虽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国教育史上根深蒂固,但是它具有很大的片面性。现代的体育教学模式更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内在性,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老师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学思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在长时间的教学中,体育课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尽管能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但是极大得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给现代的体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消极的阻碍作用。

(二)课程设置多而杂,重点和层次不突出

现在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有体操、田径、球类运动,体育课程教材过多地从运动的技术角度考虑,仅仅适用于学生的课上学习,造成了一种学生在体育课后完全不进行体育锻炼的现象。这些体育课程也往往与我们初中高中的课程雷同,导致学生感觉不到新鲜感,没有锻炼的动力,而仅仅重复一些技能的学习也浪费了很多时间,相当于是做了无用功。这样一来,课程的设置和培养的目标在与预期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使得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时效性和长久性较差,大大降低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教学考核方法竞技化

高校体育课程一般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不会考虑学生的特长,因此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竞技化考试规则往往是看学生谁跑得快、跳的远、力气大,往往那些身体素质好的同学就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而素质较差的同学就只能拿到一个及格分,凭着他们对自身身体素质的了解,对自己的体育成绩有了相对准确的预估,也就大大降低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显而易见,这种教学的评定标准,已经违背了素质教育对于体育课程的要求,难以客观的反应出学生的真正体育水平。

二、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现代高校的体育教师应该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真正的适应学生发展的观念,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老师的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它对体育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因而老师应该结合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使得体育教育面向每一位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全面开拓学生的思维,正视素质教育体制下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体育意识,为学生的体育终身发展奠基。

(二)开展更多的体育教学课程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大多偏向于田径类和球类运动这类竞技性体育活动,而这些活动大多是建立在学生大量的体育锻炼的基础之上的,而对于某些没有体育天赋以及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够有吸引力,大大的降低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得他们把体育课程当做一种任务来完成,与素质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学的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学校应该多引进一些趣味平民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把学生当作主体,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从高校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课程和上课模式

根据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选择合适的教学课程和组织方法是发展素质教育模式下体育教育的前提。学生和老师应不仅仅是简单的课程参与者,更应该融入到课程当中成为组织者和策划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我们要一改之前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参与意识,选择适合学生的体育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建立起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制度。

(四)改善体育课程的评价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模式下的体育教学不应该仅仅把分数当作唯一标准,而应该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淡化老师和学生的分数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合理的考试制度,不应该仅仅组织竞技类运动的考试,更多的照顾到其他学生的感受,通过科学的考试模式达到激励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让体育课的考试制度趋向于完善化、全面化。同时,教师还应做到以下两点:在教学方法上不拘泥于教材,要有独创性,体现出多元化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内容上,要选择符合学生发展的体育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作为目标。

三、结语

高校的体育教学课程,一定要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正朝着多元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尽管高校现行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只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经验、敢于摸索和探究,最终就一定会形成一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能够培养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体育课程模式,真正的发挥出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和功能,让体育课不单单是体育课,更是为学生们的未来添砖加瓦奠定基础的一個良好平台,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全方位人才。

参考文献:

[1]尹文芳.简析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亚太教育,2015,(24):88.

[2]田忠新.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搏击(体育论坛),2010,2(04):15-16+28.

[3]杜尚勇.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5):189+180.

[4]唐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1):105-107.

(作者单位:厦门医学院体育教研部)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