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高校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剖析

2017-05-30 23:01孙婷婷李朋高
体育风尚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消费因素大学生

孙婷婷 李朋高

摘要:四川农业大学对雅安市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消费也是其中的一方面。通过调查研究雅安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情况和特点,分析出存在体育消费不足且消费结构缺乏多样性,归纳了影响体育消费有认识不足、体育用品质量问题等因素。提出了改善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对策从而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结构。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雅安市高校的3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70人,女生130人。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为100%。

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得出的数据统计及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特点

1.总体上体育消费水平较低。据调查得出雅安市高校学生平均每月体育消费额仅108,占每个月消费支出的9%,其中21.21%的大学生平均每月的体育消费额没有上10元,甚至有部分学生的每个月的体育消费额是零。

2.体育消费项目特点。大学生体育项目消费主要有运动服装、运动器材、运动食品等。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主要是在服装上,占到总的体育消费的72.4%,其次是运动器材占总运动消费支出的18.78%,对于专项训练费和体育信息等费用支出仅占到总支出0.39%和1.85%。

3.大学生运动装备购买途径。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开发,购买东西尽可能的扩大选择面。统计得出大多数学生在体育实物消费方面,选择在网上消费占到53.44%,还有15.54%的同学选择在海外代购。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人们现在的购买方式也变得多元化。

(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

1.性别的不同影响体育消费。统计得出有50%的女大学生有体育消费的观念而男大学生却只占到了36.84%,但在体育消费上女大学生却比男大学生薄弱。男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形式相对丰富,多数是伴有运动器材的体育运动例如篮球、羽毛球等项目。而女大学生的运动形式多数较为单一且大多数的运动形式是一些不需要运动器材如跳操、跑步等运动强度和消费较小的运动项目。此外女生的运动能力本身低于男生所以总体上男大学生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上都高于女大学生,运动时间长则产生运动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2.父母对运动的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影响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调查统计得出父母有体育消费意识且大学生也有一定体育消费水平的占到53.33%。学生和家长的消费意识往往成正比。父母的体育消费意识通常会潜移默化到学生身上,同时这部分家长也指出学生体育消费。

3.家庭收入和个人消费能力是影响体育消费的关键因素。体育消费也是基于物质基础之上。所以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受到家庭的经济条件制约的。一般情况下家庭收入高学生的消费水平就高。

4.中小学时期体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调查显示48.57%中小学体育课程开设的情况不理想,场地器材缺乏并且学校不重视体育课,体育课时间也有被其他学科老师占用的情况,许多学生在12年的体育课程里除了中考要求的运动项目没有学会别的运动技能。没有运动技能的基础所以产生体育消费的可能性也就小。

5.高校内运动设施的数量与质量對体育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的在校大学生高达2682.3万,对于大多数高校来说学校的运动场地不够用,上课常出现几个班共用一个运动场。再加上大学是一个开放式的校园,上课期间也不排除有其他没课的同学或者校外的人群来使用高校内的体育设施所以运动场在数量上不能得到满足,设施的维护维修上也会不及时。体育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缺乏保障也降低了学生参加体育的运动的积极性。

6.体育用品的种类和质量对体育消费的影响。调查发现雅安市高校附近的体育商品运营店大多数是运动服装类,运动器材的运营店屈指可数。加上市场上还存在大量的劣质的商品,商品的质量令人堪忧,因此也降低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欲望。

7.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的影响。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有强身健体、满足兴趣爱好、愉悦身心、扩大社交范围等。其中强身健体的占到了60.84%;满足兴趣占到了52.68%;丰富业余生活的动机占到了38.45%,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三、提高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对策

(一)产品生产和设计方面,一方面严格把控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更多的设计适合女生使用的运动器材,为了提高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所以需要根据女大学生力量小等一些特征设计适合女生使用的运动产品。

(二)学校里多种形式对体育运动和体育消费进行宣传。海报宣传,体育运动讲座,鼓励成立体育竞技类社团,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到体育运动及体育消费的信息,让有体育兴趣的同学找到组织有归属感。

(三)鼓励支持企业或其他组织举办运动赛事,增加同学们的参加体育竞赛机会激发了大家的运动兴趣从而促进同学们体育运动和消费。

(四)对农村的运动设施不断修建完善。让在农村成长的学生有体育锻炼的场,有机会发掘自己的体育运动兴趣也增加他们的运动技能。

(五)严格把控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注意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进一步将小学生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体育课程内容衔接。让同学们更多的尝试不同体育运动项目找到自己喜欢的某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从而对运动保持兴趣。

(六)将运动与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借助现代科技,创造更好的运动环境从而提高运动消费水平。当代大学生喜欢网络科技,所以可以将网络科技与运动结合,通过网络科技带动大学生运动。

(七)增加高校附近体育商品运营店的多样性。雅安市高校附近的体育商品运营店更多的是运动服装,对于运动器材的商店太少,鼓励在高校附近适当的开设体育品牌商品的专卖店。

参考文献:

[1]尹世杰.消费经济学[M].北京:经济出版社,1992.293-315.

[2]蔡军.对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17(4).

[3]李朝晖.四川省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结构的统计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9)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猜你喜欢
体育消费因素大学生
解石三大因素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体育产业在我国发展的探析
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及发展策略
成都市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怎样理解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