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成本管控问题研究

2017-05-30 03:45聂广瑞
中国商论 2017年14期
关键词:目标管理成本管控国有企业

聂广瑞

摘 要:成本管控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面向市场,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加强企业的成本管控。本文介绍了国有企业加强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国有企业在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 成本管控 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5(b)-106-02

1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一系列管理行为的总称。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竞争压力的增加,会面临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成本管理成为各种问题之首,主要是因为成本管理的成败决定了国有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备能否生存的能力。因此,成本管控对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1.1 有助于加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成本是反映企业状况财务指标价值形式的具体内容之一,它的高低不仅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运用现代化先进成本管理方法,可以促使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成本、营销成本等降低,以成本优势作为市场竞争的法宝,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实现经营目标。

1.2 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盈利水平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快速长足的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盈利水平,而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贯穿于企业各个方面,严抓成本管理是提高盈利能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关键环节。

1.3 有助于防范国有企业经营风险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企业应及时采取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措施才能抵御风险带来的损失,良好的成本管理能够将潜在经营风险、财务风险限制在一定的可控范围之内,从而对于防范风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并未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大多数国有企业因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企业的盈利能力短期内看起来不错,但对成本核算、控制方面的不重视以及落后的成本核算方法,不健全的管控制度,导致企业缺乏市场的竞争力和创新的改革精神。虽然相关部门已对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制度进行完善和修正,并对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这两个方面有较大程度的提升,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其功能的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传统的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存在重需求、轻战略,重核算、轻控制的不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普遍对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经营管理者认为只要管理好生产、拓宽销售渠道,企业效益就会有保障,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只注重宏观的需求,而缺乏对于市场观念的认知。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薄弱的管理意识在基层企业中更为突出,使国有企业只关注现实状况而忽略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

2.2 成本管理方法不科学

国有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法较为陈旧,对于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不能很好地引进吸收,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能提供高质量的成本信息,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管理,便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出决策。目前国有企业成本管理方法主要是目标成本法、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这些粗放型的成本管理方法注重成本管理的生产过程,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成本控制,比如对产品的设计、研发以及销售等方面。过分强调标准化的成本管理,却很少考虑企业外部因素的变动。更甚至于在如今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部分国有企业仍采用手工账务处理模式,财务所提供的信息,导致了国有企业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与主动性,已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这些落后的成本管理方法阻碍了国有企业提升自身效益,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2.3 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成本管理监督机制能够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降低企业的成本、费用,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有企业的经营工作以产值、收入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导致企业管理工作重视提高产能,完成任务,而不注重优化生产结构,使生产成本高,利润表现较差。过分地强调产值,却忽略了对成本管理制度的建设或者制度建设没有与时俱进。另外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环境较差,虽然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执行力度却大打折扣。

2.4 成本管理考核不严格

成本考核能有效地评价成本目标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的实施情況,全面评价成本管理工作的成绩。成本考核对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将成本管理列为对企业及员工的考核指标,且管理层及相关管理人员觉得与自身工作关系不大,更不会影响考核,所以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

2.5 成本管理专业人才水平不足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由于企业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度不够,造成专业性的成本管理人才相对比较匮乏,而且相关成本管控人员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受限于专业能力与水平,相关人员只能应付简单的基础工作,很难对企业成本管理进行有效改革与创新,只是将成本管理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起到发挥成本管理的作用。

3 加强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对策建议

3.1 树立现代管理理念

国有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工作,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对企业发展起到先导作用。国有企业在实施成本管控时,不应仅着眼于生产成本,而应该将成本管理扩大到整个企业的各个环节,甚至客户和供应商,构建出完整的成本管理体系。而日益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更要求转变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实现从传统的成本管理转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成本管理。因此,企业管理层应从思想上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国有企业的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树立成本管理的大局意识。同时,改革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会促进国有企业采用先进的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和制度,从静态成本管理向动态成本管理的转变,实现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跨越式发展。

3.2 加强全员管理意识

树立国有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必须更新企业管理人员及每一名员工的思想观念,提升员工们的成本管理意识,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企业整个运营过程中,实现全环节、全过程与全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才能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水平。国有企业通过树立现代化系统成本管理理念,让员工能够充分了解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提升成本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基础。

3.3 健全成本管理制度

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管理体系,是加强企业成本科学化管理的必要前提,成本管理不应脱离企业运营,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制定成本管理体制的过程中,管理层要明白成本管理不仅是生产成本的管控制度,还涉及企业的研发、运营、销售等各环节的成本管控,国有企业应在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一个适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成本管控制度体系。成本管理制度建立后,企业应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有专人负责检查制度执行情况。另外,国有企业还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及顾客需求变化,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的成本管理體制。

3.4 加强成本管理考核

加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约束机制, 改进人才的考核激励机制,是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动力的有效途径。从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来看,可对成本管理有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而对因自身工作的疏忽给企业造成损失的员工给予惩罚。企业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奖惩考核、监督机制,真正认识到实施成本管理给其自身带来利益,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的效率。

3.5 加快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由于成本管控的知识更新很快,对于成本管控的相关人员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及时更新管理知识,以帮助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成本管控的理论与方法,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适合的方法解决问题,以技术创新促进成本管理。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国有企业要想提升内生动力,优化成本结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长期发展壮大,就必须对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进行现代化改革。而企业的成本管控又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做好成本管控,是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发展,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丽杰.浅析国有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商管理,2013(12).

[2] 刘绪轮.国有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30).

[3] 郑宇婷.论企业成本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

[4] 卢鑫,吴俊勇,黄慧.中国企业成本管理趋势研究——基于文献数据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4(2).

猜你喜欢
目标管理成本管控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企业成本管控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讨
浅析房地产企业成本管控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物流企业成本管控
目标利润导向下的基层采油单位绩效评价研究
目标管理在国土资源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目标管理的应用研究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