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课的课前准备活动浅析

2017-05-30 10:48张明鸣
大东方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专门性体育课强度

张明鸣

摘要:大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准备活动是否合理充分,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合理的准备活动可以预防运动损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积极参与。

关键词:准备活动;心理

一、体育课程课前准备活动的作用

为了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常要做准备活动,即通过各种身体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为更快地发挥出最大的工作能力创造条件。

(1)生理方面:在未做准备活动前,人体处于相对的安静状态,以这种状态投入较为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如:精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甚至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头晕、恶心、呕吐乃至休克等),身体运动机能达不到正常水平。做准备活动后能带动植物性神经系统大大提高和灵活。提高整个机体的运动能力,预防肌肉、韧带和关节的损伤。但准备活动强度要适宜,以免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

(2)心理方面:在心理方面,准备活动可以合理地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和无意注意规律来调控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学生的疲劳,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欲望,形成喜欢体育的心理,增强运动的信心,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热爱活动的动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身体的氛围,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积极参与的目的。

二、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目的

体育准备活动目的是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使练习者生理和心理都要得到很好的准备。从生理上讲有效的准备活动,可以克服机体的惰性,让其身体的各运动器官得到充分地准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要合理利用有意注意规律,同时也要科学利用无意注意规律来调控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减少学的疲劳,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长时间保持高度集中,顺利进入主教材的学习。

准备活动的目的的主要内容包括:1.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增强学生的体质。2.为学习基础部分的教材做好思想上的准备,提高運动成绩,防止运动损伤。3.掌握准备活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从事课外体育活动时懂得如何做准备活动,为学生实施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4.振奋学生的精神,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三、体育课前准备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根据不同的运动项目,准备活动可分为一般性、专门性两种,但教学中仍应以一般性准备活动为主,专项准备活动为辅的方法来安排为好。

(1)一般性的准备活动

一般性准备活动通常包括慢跑、柔韧体操和中等强度的练习,其目的是预热身体,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改善整个机体的机能状态,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适宜兴奋性,增强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的机能。

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包括走、跑、跳、徒手体操等,例如:可先从慢走——快走——慢跑开始,大约跑400—600m,要求轻松自然,,跑完后,进行徒手体操活动,由颈、躯干、臂、手、腿,一直做到脚,要求细致柔和。

(2)专门性准备活动

在做完一般性准备活动的基础上,紧接着进行专门性准备活动。目的主要是提高与主项运动有关的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其动作结构和强度,都应与专项练习尽量接近,给机体以专门的影响,为教学内容的进行打好基础。由于专门性准备活动是针对着专项活动的特点,所以其内容和要求也就各不相同。准备活动的强度及时间,也应取决于正式练习的内容、强度和时间。

在专门性准备活动中,应按照练习的项目选择。例如:课的内容为推铅球,就应多做一些上肢、腰和背的活动;课的内容是跳高,就要做腹背运动、两腿屈伸、助跑性跳和试跳等活动;课的内容是跑类的,就要多做些两臂摆动、原地跑、起跑和快速跑等。准备活动量的大小和时间的长短,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四、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具体要求

(1)准备活动的时间

时间为45分钟的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间大致为10-15分钟;时间为40分钟的体育课,准备活动的时间应保证在8-10分钟左右。如果是在冬季时间应稍长些,约15分钟;在夏季时间应稍短些,约8分钟。

(2)准备活动的强度

一次体育课中,准备活动的强度通常以活动后脉搏增到125次/分钟左右为宜,准备活动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以全身发暖,微微出汗为准,当然在夏季出汗多些,在冬季出汗就少些;脉搏、血压比安静时增强,比运动后稍低为宜。而学生的活动量也应根据课堂的性质和外界环境等条件来确定,因人而异。例如: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教学,准备活动的时间可以适当增长,强度适当增大,使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达到相当高的机能水平;中长跑等项目教学,准备活动时间可进行20分钟左右,应以参加活动的肌肉温度提高到适宜高度、内脏器官动员到较高的机能水平为标准,通常是以活动后的脉搏增到130次/分钟和本人感到全身已活动开为宜。

(3)安排准备活动的具体要求

在安排准备活动时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调整好运动强度,根据项目特点来安排内容。设计安排的活动内容应从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简到繁、 由平缓到激烈、由局部到全身、由上到下来进行,运动负荷逐步加大。这样可以尽快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各个关节及韧带充分活动并调动全身各器官由非运动状态进入到运动状态。但是做活动时应注意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互相交替进行活动,要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

例如:体育准备活动的徒手体操,必须安身体活动部位的顺序要求。从身体部位看,应按照上肢、肩胸、下肢、腰腹、全身的顺序来安排;从具体动作顺序来看,每套操的动作应按照上肢运动(伸展运动)——扩胸运动——踢腿运动(四肢运动或下肢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的顺序来安排。

在选择准备活动時应考虑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特点。如:天气闷热,准备活动时间可短些,可适当做徒手操等。冬季天冷,准备活动时间就长些,负荷量可大些,多做一些慢跑、跳绳等持续性的练习,以提高体温。

五、结束语

体育课准备活动不只是提高机体对剧烈运动的适应性,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为上好体育课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中,准备活动还应结合课堂的教学任务,遵循人体生理和心理的规律,选择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准备活动,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出发,使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情绪得到充分调动,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做完准备活动。

猜你喜欢
专门性体育课强度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体育课
行业性、专门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论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体育考生100米跑专门性练习方法的优化应用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速度滑冰项目的专门性训练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