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7-05-31 11:34邓红缨尹绪彪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民航传统文化教育

邓红缨 尹绪彪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精神的根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作为肩负民族未来的高等院校,传统文化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借鉴前人对综合性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民航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调研和总结,并对进一步在民航到校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民航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民航 传统文化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5-0006-01

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同时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剖析了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和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价值是当代高等院校的时代使命。作为肩负民航强国梦的民航高等院校,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路径就显得意义深远了。

一、传统文化的涵义

文化存在于意识形态,只有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文化,才能够发展和延续下来,这些有价值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儿女的精神信念中,体现在日常生活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如: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平和中庸的处世之道等等。

二、传统文化教育在民航高校中的意义

在民航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优化民航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将民航专业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的融合,另一方面有利于民航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民航高校开展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

1.树立健全的人格,提升交际能力

近年来,诸如“复旦大学生投毒案”的事件屡见不鲜,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了大学生心理的不成熟。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之道,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豁达的胸襟同他人交往,在交往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学会心理调节,实现心理健康

从2001年到2009年,在网上能抽样搜集到的大学生自杀案例高达132例,2011年1月至5月共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39例,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重点关注的课题。传统文化中斗志昂扬的状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可以鼓励民航大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各种挫折和挑战,报效社会,报效民航。

3、培养爱国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文化的缺失是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人人往钱看”的轻浮思想日趋严重。引导民航大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投身报国”“重义轻利”的精神养分,有利于培养民航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三、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现状

调研以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和中国民航大学两所民航本科高等院校为调研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座谈等方式,针对民航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任何度、课程设置及校园文化建设展开调研,全面总结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1.民航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及文化底蕴不足

民航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很高,认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民航大学生是非常有价值的,并且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保持高度的自信。但调研同时显示,民航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支持的储备量不足,大都停留在对一些经典名著、诗歌的一知半解,并没有深入领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民航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意愿强烈,但途径有限

民航大学生大都能理性的看待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持有强烈的兴趣,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流失,比如一些传统工艺文化等。92%的受访者認为在民航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非常重要,87.3%的受访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强烈的兴趣。然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不够浓厚,教育途径过于单一,校园文化建设都仅仅停留在千篇一律的“书法、武术、乐器”等,关于传统文化的“二课”活动有待在形式上丰富,内容上晚上,最终实现“二课”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

此外,在民航高校传统文化调研中还发现,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正式教学很少,相关课程有待补充设置,从而拓宽民航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推动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在总结和分析了当前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我们得出,要推动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向纵深发展,首先就应该解决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方面问题。

1.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应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涉及文、史、哲、医、艺术等众多领域,因此,民航高校在开展传统教育时,应做到通识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对于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内容应做到重点教学,深入讲解,从而将“轻利重义”“厚德载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传统文化营养传承下去。

2.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

民航高校要做实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课堂”,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质量和课程设置的比例,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并有效的将传统文化教学融入到民航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中去,以传统文化进校园、参观博物馆和艺术馆等灵活多变的形式,丰富大学生的“二课”生活,丰富民航大学校园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民航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向纵深引领。

参考文献::

[1] 朱萌,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 11).

[2] 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备注:本论文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面上项目“民航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J2015-81)成果。

猜你喜欢
民航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构建第四代海事卫星民航客舱通信系统
民用航空导航信号的干扰研究
基于颜色特征的行李箱检索系统设计与实现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