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智能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知识库研究
——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2017-06-05 14:57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程平尹赤
财会通讯 2017年13期
关键词:知识库网络平台人工智能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程平 尹赤

基于人工智能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知识库研究
——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为例

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 程平 尹赤

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知识库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也对会计信息化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会计软件开发技术》课程为例,结合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应用,在分析翻转课堂知识表达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知识库生态模型,并对其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和效果评价等核心环节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人工智能 会计软件开发技术 翻转课堂 知识库 会计信息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移动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知识管理理念的日趋成熟,新兴技术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良好的机遇。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旨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2016年6月7日,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期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教育的融合发展。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实施导向和政策支持,也为重庆理工大学会计信息化国家级精品课程之《会计软件开发技术》(Account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Technology,以下简称为ASDT)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带来了良好的契机。知识库采用知识表示方式来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互相联系的基础学习知识、学习过程沉淀的知识和学生自我搭建的知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翻转课堂知识库构建与应用,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程教学延伸到网络平台,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库等技术的发展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周宇等人(2016)提出了一种面向关联数据的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法,该方法能够覆盖机构知识库构建的整个过程,并支持机构知识的资源整合、语义检索、知识推理和关联数据发布。钟晓流等人(2013)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有效教学设计模型,对翻转课堂产生的背景与缘起、含义与特征、当前的研究进展与实践案例、相关的技术工具等进行了系统分析。曾明星等人(2014)阐述了翻转课堂的内涵、应用与研究现状,分析了软件开发类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探讨了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及其构成要素。刘清堂等人(2016)分析了机器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导师系统的基本设计理念、关键技术以及代表性系统,提出以学习分析为核心的智能技术整合、融合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自适应学习。

综观上述文献,现有研究主要从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模型等方面去思考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问题,而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去改革与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文献还相对比较匮乏。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翻转课堂知识库构建与应用,通过全程记录课上和课下的教学互动过程,可以改善翻转课堂在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评价体系等诸多方面的不足。鉴于此,本文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探索改进与提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春秋战国翻转课堂知识的表达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主要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监控、智能搜索等核心技术。ASDT课程将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图像识别和智能搜索等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导入春秋战国时期的七国争霸作为教学情景,将班上所有学生平均分成七个小组,分别对应齐、楚、燕、赵、韩、魏、秦等七个国家,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施“春秋争霸”翻转课堂教学。在ASDT教学过程中,在讲授会计软件开发技术和会计数据业务处理流程的同时,让学生充分参与课程教学活动,强化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PPT制作与演讲能力、知识消化吸收及应用等能力。

基于人工智能翻转课堂知识库构建的基础是将ASDT课堂的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符号化的一个过程,通过对知识的映射转化为可供描述的事实和推理事实的数据结构。在构建知识库的过程中,知识的表达方式是构建知识库的关键。知识表达方式主要包括描述性、直接性、过程性等表达方式。其中,描述性的知识表达方式是客观和完整地反映相关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准确性和逻辑性的特点。直接性的表达方式是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图片、视频、音频和图形等方式直接表达知识的本质。过程性的知识表达方式是在教学过程中的积累和总结的经验知识。以下具体阐述在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知识的表达方式。

(一)课堂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活动由教师围绕各小组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作品展示和组织小组间互动讨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各小组通过PPT演示讲解本组作品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运行程序进行作品展示。其他小组针对展示的作品轮流提问,小组回答问题以后,教师对作品进行综合性点评并打分。最后,教师根据知识库中的记录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互动讨论,解决问题,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评价表现为描述性的知识,而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高频切换,教师和学生评价、引导和提问不停迭代的探究式教学过程,表现为过程性的知识。通过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自动识别和理解学生作品展示、各小组提问、教师综合点评等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转换为相应的文本,按照知识的表达方式自动分类,并实时传送到网络平台,更新知识库。

(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将ASDT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按主题进行任务分解,根据教学计划逐步推进,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在重庆理工大学精品课程网上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小组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可以借助智能搜索技术检索知识库,知识库推送相关知识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网页中通过简单检索、组配检索、限制检索等手段,进行交互式的访问,最终获得所需的知识信息,表现为过程性的知识。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表现为直接性的知识。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知识库的构建

在知识的直接性表达、描述性表达和过程性表达等多种方式下,多角度获取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知识以构建知识库。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知识库包括教师编辑维护的知识库、学生自我搭建的知识库以及课堂学习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知识库三部分,在教学活动中不停地进行动态更新,形成一个翻转课堂知识库的生态循环。其中,老师编辑维护的知识库是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按规则生成课题所需的知识点;学生自我搭建的知识库是根据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提出的问题,生成的答案和解释;课堂学习过程中沉淀积累形成的知识库是自动记录和存储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学习行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知识库,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知识库

(一)教师建立维护学生基础学习知识库教师首先根据教学总任务和总目标规划具体小组任务,按照教学大纲发布小组任务,同时在网络平台上编辑发布学生完成小组任务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教学视频。此环节对课程的翻转和构建基础学习知识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建立基础学习知识库要和小组任务相匹配,并且具备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尽量涵盖完成小组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否则学生将无法完成小组任务,也无法有效建立基础学习知识库。学生根据小组任务和本小组实际情况,观看教学视频和学习资料,满足基础知识储备,完成小组作品。教师根据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不断更新维护基础学习知识库。

(二)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知识库学生根据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发布的任务,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小组的学习任务。当学生提出疑问时,网络平台会自动检索知识库,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智能推送,学生解答问题。并且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会自动记录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问题,形成并更新知识库,把学生的学习记录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三)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知识库在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小组成员进行PPT讲解和作品展示,在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和自动计分等人工智能技术下,自动记录和分析小组的作品展示情况、个人发言情况和积分情况。并且自动记录老师的总结点评和答疑,通过图像分析技术,自动归集学生个人的学习资料。同时,把课堂过程中的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所涉及的知识,自动对接到网络平台,更新知识库。

四、知识库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库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和效果评价等三个方面。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翻转课堂的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课前的基础知识学习和基础知识自测,并且借助知识库解决疑问;课堂教学是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知识库,帮助教师和学生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效果评价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建立的适合现行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评价体系,教师根据基础学习情况,在线统计问题,制定教学计划。下面将详细阐述人工智能的知识库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各中的具体应用,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库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一)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了解教师发布的小组任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下,根据老师发布的学习任务,智能化地制定学习目标。学生根据细化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明确自主学习的课程内容,并根据课程内容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材料开展学习,对学习收获进行记录,最后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知识检测。同时,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控学生在网络上的学习情况和发言情况。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在线提出问题,网络平台会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动检测知识库,知识库推送相关知识点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利用智能监控技术,可以收集学生频繁在网络平台上搜索的所有问题。同时,学生也可以将问题进行拍照或者录制成视频发送给教师,利用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自动识别图片或者视频中的问题并且推送给教师,根据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二)课堂教学教师根据知识库中记录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全面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情况。知识库汇总学生在网络平台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教师根据汇总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使课堂学习更加高效。在学生作品展示、小组互动提问、教师综合点评等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借助知识库智能推送相关知识点,帮助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同时可以智能推理出合适的教学计划给教师进行选择。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智能收集问题和答案,形成知识,更新知识库。

(三)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含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评价两个环节。其中,教学质量评价是全面、系统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储备情况下,合理、客观地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评价是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交流与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协作能力、PPT制作能力、课堂参与程度和小组展示情况等。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评价包括课堂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两个部分。通过语音识别和语义分析技术等人工智能技术,详细记录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小组展示情况和教师对作品的点评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课外观看教学视频的情况和自测情况。因此,这种学生评价方式更加具有合理性和精准性。

五、结论

与传统的ASDT课堂相比,基于人工智能下的翻转课堂知识库的构建促使教学逐步从静态走向了动态,实现了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是适应新时期ASDT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在基于人工智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下,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翻转课堂中的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和效果评价等模块,有效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线答疑,同时更加综合地对学生进行考评,让老师教学更加高效。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解决翻转课堂教学当前所面临问题的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它有助于提升翻转课堂整体的教学水平,促进翻转课堂的快速发展。

[1]周宇、欧石燕:《面向关联数据的高校机构知识库构建方法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第1期。

[2]刘清堂、毛刚、杨琳等:《智能教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中国电化教育》2016年第6期。

[3]曾明星、周清平、蔡国民等:《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年第2期。

[4]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5]胡立如、张宝辉:《翻转课堂与翻转学习:剖析“翻转”的有效性》,《远程教育杂志》2016年第4期。

[6]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

[7]余燕芳:《基于移动学习的O2O翻转课堂与应用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年第10期。

[8]崔燕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育中的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14年第11期。

(编辑 刘姗)

猜你喜欢
知识库网络平台人工智能
汉语近义词辨析知识库构建研究
网络平台支持下初中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研究
网络平台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下一幕,人工智能!
我国联合虚拟参考咨询系统知识库现状研究*
——基于与QuestionPoint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