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元:画出心中最美的边界图

2017-06-05 15:00蔚蓝
中国民政 2017年8期
关键词:民政厅区划边界

◎ 本刊记者 蔚蓝

高文元:画出心中最美的边界图

◎ 本刊记者 蔚蓝

高文元(中)与同事在边界图上作业

工作20多年时间里,8年勘界,解决边界争议9463处,完成7条省界、436条县界和229个三县交会点的勘定任务……这一串串数字,是河北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高文元不畏艰险、勇于担当的勘界工作者最有力的见证。他顶严寒、冒酷暑,圆满完成了地名规范化管理、地名规划编制、城乡地名标志设置;他跋山涉水、寻宗访源,使17个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评为“千年古县”,有效保护和传承了燕赵优秀地域文化。2015年高文元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燕赵楷模”荣誉称号,2016年被河北省委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高文元1994年从部队转业到河北省民政厅,先后干过8年勘界工作、十几年地名管理和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努力创新求突破,力争让工作出彩。“我的工作是通过实地踏勘、走访、协商,把边界线从原来的‘习惯线’变成‘法定线’。”面对自己的工作,高文元说得很轻松,而实际上,勘界工作需要大量走访调查、跋山涉水,不但艰辛,而且经常充满危险。

1996年7月18日,是高文元难忘的一天。那天他正在马鞍山山顶勘察冀蒙辽三省区交会点,突然雷声四起,暴雨倾盆。他在山顶被大雨淋了3个多小时,一直坚持确定好点位才下山。下山时又遇山洪暴发,他一路跌跌撞撞,全身都是泥,又冷又饿。眼看天就黑了,多亏前来救援的辽宁省民政厅工作人员及时赶到,才使他安全脱险。勘界工作中最累、也最棘手的,是省际间边界纠纷调处,他曾经连续7天7夜没有合眼,白天现场勘察,晚上与对方协商。这样的协商会议,他参加了100余次,解决边界争议9463处。8年中,他实际行程5万多公里,走访知情人1万余人,记录整理边界资料上百万字,经他手标绘的边界图达5000多幅……

“自身有真本事,工作中才有底气。”高文元经常这么说,也坚持这样做。区划地名工作政策性、专业性强,他不管承担哪项业务,都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出色完成任务。

2002年4月,他负责地名工作后,加班加点学习钻研业务,赴各地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起草14件地名管理规范性文件经批准下发全省执行,对规范全省地名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2011年,他承担了县级以上区划调整各级申报材料的起草工作,他精细谋划、严密推敲、精雕细刻,确保了全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的科学性、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申报材料高质量。他编辑出版了包括108万字的《河北地名文化志·千年古县》在内的8本区划地名书籍,不仅使全省的勘界、地名、区划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也给大家的学习工作带来了方便。此外,他还编纂了全国首卷80余万字的《河北省千年古县地名文化志》,使河北省17个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评为“千年古县”,数量位居全国之首。

在工作上,高文元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在家庭中,高文元却有说不出来的愧疚。2000年8月下旬,高文元母亲患癌症病危。当时,京冀两省市正在安新县进行勘界资料汇总,作为河北一方的工作人员兼技术人员,每一幅边界图都需要他来标绘,每一米边界走向说明都需要他来测量和编写,根本无法离开。古来忠孝不能两全,他一直坚持把资料汇总完成后才赶回家乡,回去后他直奔母亲坟前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1997年在京冀协商会议上由于过度劳累,他患了严重带状疱疹,左半部身体的前胸后背发作面积非常大,白天工作穿的贴身背心因伤口流脓全粘在了皮肤上,晚上没法脱下,他就先用剪刀把背心一点一点剪开,再用水把背心打湿后忍着剧痛一点一点揭下来。晚上疼痛难忍无法入睡,他就在屋里不断转圈。尽管这样,他从未因病影响工作。面对这些,高文元从没有抱怨过,他说:“每当想到标绘的边界图将会永久地存在下去,我就会觉得很欣慰,就会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在我心里,边界图就是最美的图画。”

猜你喜欢
民政厅区划边界
守住你的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探索太阳系的边界
南充市滑坡灾害易发性区划与评价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社区治理如何密织服务网——成都安公社区划了“五条线”
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
广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卓志强 强化领导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广东省民政厅举办全省民政系统学习贯彻《慈善法》专题培训班
基于GIS的陕西省烤烟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