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汉字硬笔书写执笔法

2017-06-05 09:37古永忠
江苏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硬笔笔尖毛笔

古永忠

略论汉字硬笔书写执笔法

古永忠

硬笔种类繁多,书写执笔差异较大,汉字硬笔书写执笔容易被人忽视,了解硬笔特征,发挥人手机能,掌握正确执笔法是提升汉字书写质量的重要前提。

汉字硬笔书写;硬笔执笔法;执笔建议

学生有时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硬笔临摹,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殊不知原因就在执笔方法上,错误的执笔方法会成为习字过程中进步的瓶颈。古人关于毛笔执笔法的论述颇丰,千百年来,达成了诸多共识;今人对硬笔的执笔论述则较少,且众说不一,暂无令人信服而相对统一的说辞。究其原因:其一,毛笔的制式相对单一而成熟,便于总结,而硬笔的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升级频繁,难有定论;其二,在书写效果上,硬笔与毛笔不同,执笔不对,对毛笔影响甚大而对硬笔则相对较小,故客观上造成了学生重毛笔执笔而轻硬笔执笔的现状,或者学生干脆参照毛笔执笔法来随意处理硬笔执笔。

灵巧的双手是任何精密仪器所无法比拟的,是人类的骄傲。现代解剖学告诉我们:人类每只手有29块骨头。这些骨头由123条韧带联系在一起,由35条强劲的肌肉来牵引,而控制这些肌肉的是48条神经。整个手掌结构由30多条动脉以及数量众多的小血管来滋养。上述生理解剖特征无疑给人手强大的运动功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以,不论是毛笔还是硬笔,正确的执笔法均以在尊重笔的基本特点基础上,充分利用手的解剖特征及生理机能为原则。凡未有效达成者,即为不好的执笔法。

一、几种常见错误的硬笔执笔法及分析

图1

几种主要的执笔法(如图1),其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执笔点太靠近笔尖;

2.笔与页面的角度不对;

3.执笔手指组合位置不对。

其一,执笔点太靠近笔尖,指关节突出部分容易挡住视线,让书写者无法看清笔尖,于是书写者不得不侧着头部来保证视线畅通。这样的姿势书写,时间稍长,则会感觉脖颈酸痛,难以坚持。所以许多书写者最后不得不整个身体趴在桌面上来疏解这种压力,进而导致书写视距严重不足、脊柱弯曲,既影响视力又影响青少年身体正常发育。

其二,笔与页面的角度应在60°左右,这个角度既能保证硬笔书写时的自然重心与重力,符合硬笔墨水的顺利渗透,亦能保证笔与手指、手腕的相对关系自然、符合手部生理机能的运动解剖特征。上述多数错误执笔法,笔与页面角度不对,使手指与腕部的位置不适,与手部的运动解剖特征相违,其机能不能正常有效发挥。若勉力而为,容易产生运动疲劳,尤其是腕部无法枕在桌面,或悬空高抬或扭曲斜挂,难以放松,极易疲劳,无法持久书写。

其三,执笔固定笔尖是保证正常书写的关键,执笔手指组合不对,难以正常发力控制笔尖运动。上述错误执笔法,多数执笔点并不在手指尖,而在指节上,这种错误不仅在控制笔尖上不得力外,还带来其他两个不利后果:

1.如果是指尖控笔,这种执笔组合可以更充分发挥手指各关节的综合联运,并有捻笔的动作机会,即可自由转动笔杆调节笔珠的运动方向,从而更好地保证墨水的多维渗透;如果是指节执笔,则难以执行捻笔动作,笔珠长久固定在一个方向滚动摩擦书写,墨水渗透方向单一,容易导致出水滞涩。

2.分布在手指尖上的指纹是人类手指末端指腹上由凹凸的皮肤所形成的纹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人类特有的生理现象。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呈环形状排列,有如雷达,有强大的接收功能。指纹的这些特征既能使手在接触物件时增加摩擦力,从而更容易发力及抓紧物件,同时又因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可以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非常细腻的信息反馈给大脑中枢神经,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及时作出调整。显然,上述错误执笔法因其执笔点多数集中在指节上,不自觉地“绕开”了指纹,所以,书写者既难于有效控笔,更难捕捉到书写时笔的律动产生的细微变化,并因此失去了有效调节笔的运动而达到良好书写效果的机会。

二、正确的执笔法

如何让学生正确的执笔呢?如下图(图2、图3)所示,是我们主张的执笔法。这种执笔法之所以得到主张,主要在于与上述错误执笔法相比,它基本上尊重了笔的基本特点,同时充分利用了手的解剖特征及生理机能,更符合力学原理,从而表现出更好的书写效率。

图3 手和笔与纸的接触点E、F、G和角度60°

三、关于执笔法的几点说明

1.如果经过长时间书写,能感觉到手指及手腕有酸疼之感,则说明执笔法基本正确。如果感觉到肘、肩甚至脖、颈等其他部位也疲惫酸疼,则表明执笔法有问题,需要调整。

2.有的学生因长期习惯于某种错误的执笔法书写,在具体改正时,不必急于求成,可尝试慢慢来,一天改一点,经过较长时间后,自然潜移默化转变过来,即以一种新习惯取代旧习惯。

3.造成执笔错误的原因,有的是由于书写工具选择不当引起的,笔杆过细的笔是造成错误执笔的重要原因。一般硬笔书写的执笔法宜满足如下条件:使用带防滑胶套的笔芯为0.5mm的中性笔;笔杆直径宜在0.8cm左右,尽量习惯拇指与食指的指纹部位执笔,执笔点离笔头约3mm(一寸左右);从长度而言,宜选择≥13cm的笔;从重量而言,宜选择≥6g的笔。

学生正确的执笔法应及早重视,从小养成,习惯方得自然。已有不良执笔习惯的学生更不宜简单回避,应有面对的勇气及纠错之决心,一天改一点,以新的习惯逐渐取代旧习惯,如此,做人为书,方可大成。

J292.1

B

1005-6009(2017)29-0067-02

古永忠,广东省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广东深圳,518055)教师,高级教师,深圳教科院2015年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高中汉字书写现状与对策研究》负责人。

猜你喜欢
硬笔笔尖毛笔
周玥函
楊雅然
毛笔的由来
使用后的毛笔该如何存放?等
寻找笔尖上的少年
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深情笔尖下的西部惊叹曲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硬笔小作
画画小工具 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