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谱写江西脱贫攻坚新篇章

2017-06-07 20:41吴永明
老区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江西贫困人口攻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脱贫攻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统筹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作出全面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立场,对于做好新时期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深厚的为民情怀,是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指引。

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认为,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一最突出的短板,想方设法补齐短板,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消除贫困与不公,促进和谐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矢志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

消除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庄严承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自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土地革命和革命战争时期,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在根据地和解放区进行了大规模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使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基本生产和生活资料。新中国成立以后,面对“一穷二白”的贫穷落后面貌,为改变大多数农民的贫困生活,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改革,让农民拥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波澜壮阔的改变数亿贫困人口面貌的伟大战役在神州大地正式打响,减贫扶贫脱贫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无论从改革开放前对减贫开发道路的不懈探索,还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范围广泛实施的扶贫开发战略,归根结底是我们党坚持不懈地领导人民消除贫困,始终如一地率领人民走共同富裕的历史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成果。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对老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建设给予极大关怀,殷切希望老革命根据地“迅速恢复战争的创伤,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鉴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更快地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构想,强调“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强调要把促进革命老区的发展置于体现党的宗旨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战略高度,认真解决革命老区发展滞后问题,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加大对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尽最大努力帮助老区发展,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深入河北阜平、山东临沂、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江西井冈山等革命老区进行考察,精辟阐述了脱贫攻坚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在江西的生动实践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伟大征程中,江西人民有责任、有担当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力争把江西打造成全国脱贫攻坚样板区。

在加快脱贫攻坚进度上体现“精准”和“领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如何使扶贫开发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近年来江西牢牢抓住“精准”这个牛鼻子,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量身定做、靶向治疗、对症下药”,对每一户、每一个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分别从因病、因残、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方面进行精准识别,不断加大脱贫攻坚力度。2016年,全省有76萬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到3.3%,比2015年底下降2.4个百分点。井冈山市成为我国贫困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此外,力争在2017年实现70万人脱贫,1000个贫困村退出,6个贫困县“摘帽”;力争在2018年实现60万人脱贫,1400个贫困村退出,17个贫困县“摘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均有保障。

在提高脱贫攻坚实效上体现“精准”和“领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近年来,江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推进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围绕产业脱贫、保障脱贫、安居脱贫三大攻坚战,大力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光伏扶贫,积极探索和实行特色种养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新模式;进一步加大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力度,逐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和五保人员供养标准,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统筹安排移民搬迁、危旧土坯房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安居扶贫工程,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在提升脱贫攻坚聚力上“精准”和“领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结合脱贫攻坚规划和行业扶贫规划,明确统筹财政资金200亿元以上用于扶贫攻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配好配强贫困地区基层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加强贫困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提高各级干部推进脱贫攻坚能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以“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提高就业服务、技能培训精准度,对有创业意愿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扶贫对象,给予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扶持,积极推进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在创新脱贫攻坚机制上体现“精准”和“领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近年来,江西不断健全脱贫攻坚考核、精准脱贫退出、扶贫资金投入分配整合管理“三大机制”,对25个贫困县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实行专项考核,加强对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实绩的考核;出台《关于建立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退出机制的意见》,不断完善政策支撑、组织保障、大数据平台和社会帮扶“四大体系”;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强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贫困地区公共法律服务制度,以法治思维、长效机制解决脱贫攻坚战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积极抓好扶贫重点县财政涉农资金的整合,重点用于脱贫攻坚,形成了“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

江西脱贫攻坚把握的重点

学习领会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做好江西脱贫攻坚工作的根本遵循。在共同谱写脱贫攻坚江西篇章的实践中,我们形成了一些有益经验,也是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牢牢把握的重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根本。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人心。近年来,江西之所以能够在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取得显著成绩,根本原因在于全省人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号召和“在全面小康的进程中,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抓好抓实,奋力书写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时代荣光。

牢记使命勇担当是关键。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是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兑现的承诺。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近年来,江西人民始终牢记使命,齐心协力,积极构建“党建+”新模式,打造基层党建升级版,组织了一批扶贫工作队员、“第一书记”和结对帮扶责任人深入基层,和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实现贫困村定点扶贫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全覆盖,把脱贫攻坚作为必须完成的历史性任务切实担当起来。

因地制宜谋发展是核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江西在脱贫攻坚道路上,始终立足省情、因地制宜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关键就在于因地制宜,坚持“有能力的扶起來,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的脱贫要诀,走出了一条“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产业为根、立志为本”的富有井冈山特色的脱贫道路。

工作机制求创新是保障。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要采取稳定脱贫措施,建立长效扶贫机制,把扶贫工作锲而不舍抓下去。”近年来,江西时刻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崛起,转变传统思路,通过扶持贫困村选择一个主导产业、组建一个农民合作社、设立一个风险补偿金、建立一个部门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新模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提高扶贫实效,确保贫困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脱贫攻坚新路子。

[作者简介]

吴永明,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

■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江西贫困人口攻坚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攻坚脱贫
金玉良言等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江西是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