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精准 狠抓落实

2017-06-07 00:12龙元勇
老区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下功夫贫困人口贫困户

龙元勇

今天上午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精神、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脱贫攻坚最新的批示指示精神,结合宜春的工作实际,围绕“在精准上下功夫,在落实上下功夫,在可持续上下功夫”这个主题,谈点粗浅体会。

关于“在精准上下功夫”。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概括起来就是三个精准,即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精准。这三个精准如何实现?先说识别精准。前期这项工作确实有差距,造成的原因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前期大家认为多报可以多得上级资金支持;二是不可否认在操作过程中有优亲厚友的现象;三是前期不重视,没按程序走,少数人定了算。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坚决做到“应进尽进”、“应退尽退”。“应进尽进”就是要按照“三审三公示”的程序,把目前还没有稳定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贫困农户全部识别出来,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范围。“应退尽退”就是要坚决按照“七个一票否则,四个从严”的要求,对不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清理,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行为,绝不允许“富人戴着穷人帽”。再说帮扶精准。要做到帮扶精准,一是要清底数。村情、户情、个人情况要明了,底数清才能对症下药。在这一点上,帮扶干部作风要实,要多上门多联系多沟通,结合实际制定帮扶方案,落实帮扶措施。二是要抓统筹。全年要落实哪些项目,需要多少资金,驻村结对怎么安排,心中要有数,要统筹安排。要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作用,把区域内脱贫攻坚的“领子”提起来,各部门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不能再各自为政。我们市直有个8个人的小单位,挂了扶贫、党建、新农村建设等5个点,挂了也白挂,分身无术。三是要真整合。资金、项目整合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方案里,要付诸实施,集中力量,瞄准薄弱环节,抓细抓实。脱贫精准问题,一是脱贫计划要科学。要根据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要把当年预脱贫的贫困户作为重点来帮扶,确保当年脱贫计划如期实现。二是指标核算要过细。如收入核算,帮扶干部要与贫困户共同核算收入情况,每一笔每一项都要有根有据,双方认可。这样就可以避免干部说脱贫了,群众说没脱贫的现象发生。三是脱贫程序要走足。从确定初步退出名单开始,村、乡、县三级核实公示要扎实,要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获得社会和群众的认可。

关于“在落实上下功夫”。一是责任要明晰。市、县、乡、村四级责任要界定,要细分,要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模式,列出工作清单、规定时间节点、落实具体责任人,责任不清就会相互推诿。二是督查要敢碰硬。督查是抓落实的有效手段,抓督查要不打招呼,不留情面,敢于揭露问题,不能做好人和稀泥。三是追责要从严。习总书记说脱贫攻坚完不成任务要“军法从事”,从严追责就能以儆效尤。四是作风要整顿。落实的根本问题是作风问题。目前宜春市正在开展干部作风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活动,脱贫攻坚作为八个重点领域之一,由分管市领导牵头,聚焦问题,狠抓整治。这里还要特别说一说政策落实问题,在脱贫攻坚方面,各级铺天盖地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回过头来看,有多少落了地呢。這就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宣传要到位。“一证两册”中的政策宣传手册要发放到每一户贫困户手中,手册中的内容要跟贫困户宣传好解释好,对于其中已作调整的政策,要及时更新。二是要对接到位。部门之间要协同的,要主动搞好对接。比如建档立卡户的医疗救助政策,扶贫部门要与医保、民政部门对接好,目前医保、民政救助系统中都没有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标识。三是要兑现到位。上级给的政策,具体操作的部门要主动服务,简化程序,兑现到位,产业政策、就业政策、金融政策等等,贫困户应享受的一定要让他们享受到。

关于“在可持续上下功夫”。如何实现可持续,我的理解是基础要筑牢、教育要跟上、政策要延续。基础要筑牢,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要完善,要大力实施好易地搬迁扶贫、村庄整治扶贫工程、危旧房改造扶贫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程,实施好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沟、改塘、改环境,建设电力、广电、电信网络“七改三网”项目,加大力度推进“8+4”(公共服务平台、卫生室、便民超市、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场所、垃圾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公厕以及小学、幼儿园、金融服务网点、公交站)服务平台建设,全面完善贫困人口人居环境。二是村级基层组织要建强。村级基层组织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建强基层组织就是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建强基层组织村书记的选配至关重要。宜春市已以市委“1号文件”的形式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作了要求部署。三是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河有水小河满,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致富就有保障。宜春市铜鼓县排埠镇永丰村,通过兴办村集体企业,几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总值达1000万元。去年12月,永丰村实施村集体资产股权改革,将村集体资产以股权形式均分给每一位村民,作为人口股,每年将70%资产收益作为红利分给村民,30%留作村集体公益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8户68人有望一举脱贫。教育要跟上,一是要加强扶志教育,不少贫困户自我脱贫意识淡漠,习惯于“等靠要”,这类贫困户如果不激发他们参与脱贫的主动性、创造性,即使通过帮扶暂时脱贫,很快也会返贫,所以要加强教育引导,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二是要加强技能培训。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要用好用活技能培训、就业培训、创业培训政策,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能掌握一技之长,有持续增收的本领。三是完善贫困人口教育公共服务。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加大边远地区师资力量建设,完善学前、义务教育、高中阶段、高等教育对贫困人口的倾斜政策,让贫困人口享有教育基本公共服务,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四是要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村规民约、家风家训约束群众,教育群众树立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于龙广

猜你喜欢
下功夫贫困人口贫困户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
隐形贫困人口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半裙时代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