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年古镇到旅游重镇

2017-06-07 00:32程文燕
老区建设 2017年5期
关键词:河口古街辛弃疾

又是一年春节,新年的意义早已从没心没肺的吃喝玩闹变成了携家带口的奔波忙碌。从2014年起,我们的春节又增加了一项固定节目——回乡调研,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回想過去两年,因为受时间和字数的限制,最后成文的,我并不敢称之为调研报告,充其量就是一个心得体会,文章虽然短小精悍,回味起来却也有点滋味。

今年回乡调研,我探访了上饶市铅山县的河口古镇,这里是历史上江西四大名镇之一,曾是商贾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更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埋葬之所。如今,这里已经被打造成铅山县乃至上饶市的旅游重镇,经过一番调研,我发现这座厚重的古城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其旅游资源主要由明清古街、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和当地特色小吃组成,极具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发展问题。

一、古镇旅游规划规模较小,商业开发较为滞后

在江西四大古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旧时的“九弄十三街”已难寻踪迹,如今,我们只能从保存较为完整的一、二、三堡街回望当年古街的风华。在官方的资料介绍中我发现,河口明清古街由东向西沿信江南岸而建,全长25公里,现尚存旧时店铺450多家。但调研中我发现,进行了商业开发的只是古街中很小一部分,仅有5里左右,而现存的旧时商铺中仅有“金利合”等少数几家店铺具有辨识度,其他旧商铺均未进行开发。粗略统计,古街中正在经营的商铺数量不超过50家,种类也较少,以食杂店为主。和乌镇古街、锦里古街等已成气候和规模的古街旅游地相比,旅游规模和商业化程度均有待提高。

二、配套设施建设,环境整治有待加强

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曾在铅山一带长期闲居,去世后葬于铅山县。据考证,《稼轩集》所存629首词中,描写铅山景物风情等或写于铅山的就有200多首。

铅山县充分利用这一旅游资源在河口古镇打造了“辛弃疾文化主题公园”,公园内矗立着目前国内最大、最高的辛弃疾塑像。公园从规模、层次、文化内涵等方面都进行了精心打造,但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仍需加强。作为旅游目的地,必须在吃、住、行等多方面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便利,但是我发现,园区周边没有规划停车场,未开发饭店和民宿,未设置足够数量的公厕和垃圾桶,导致环境卫生问题堪忧,需尽快补齐这一短板,才能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未形成名片效应、品牌效益

所谓名片效应就是只要一提到园林自然会联想到苏州园林的奇山异石,一谈及山水必然会想起桂林山水甲天下,说起火锅,那自然是四川的最好,辣妹子,谁又能赛得过湖南湘西。这就是旅游名片为我们带来的品牌效益、眼球效益和地方效益。

河口古镇拥有丰富的历史底蕴、人文情怀和地方特色,具有打造旅游名片的潜力,如何将这一潜力打造成实力,应当从精细化、产业化、信息化、深度化等多角度入手整体打造、整合现有旅游资源。通过明确定位,合理规划,深入考察,避免景区的粗制滥造和杂乱无章,实现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服务,推动河口古镇旅游向产业化、品牌化、效益型方向发展。利用各种网络化终端进行信息化管理和宣传,加大古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改变以往“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式的旅游方式,开发“古镇深度游”,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特色,寻找它的“来龙”与“去脉”,吸引游客多做停留。让河口古镇的美景、美食为河口旅游代言。

此次春节回乡调研铅山县河口古镇旅游业发展收获颇丰,即窥见了古镇久远的历史文化,也了解了铅山县以“旅游兴业”让千年古镇再次容光焕发,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差一点被遗忘的“美丽角落”。

[作者简介]

程文燕,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河口古街辛弃疾
辛弃疾的抗金岁月
明清古街
明清古街寻回昔日记忆
古街老店
辛弃疾作词限酒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