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探索“为民爱民”工作新路子
—— 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实例分析

2017-06-09 08:54第24工作组
中国民政 2017年9期
关键词:灵武市村民代表民政

◎ 第24工作组

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探索“为民爱民”工作新路子
—— 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实例分析

◎ 第24工作组

2007年9月28日,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四队马氏口弦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点。

宁夏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现有农户526户,总人口2406人,其中回族2032人。该村认真落实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下设10个村民小组、35名村民代表(其中党员17名、群众18名),每名村民代表负责15至30户不等,凝聚了村民自治合力,较好解决了基层民政工作宣传不到位、工作力量弱等问题,探索出一条“为民爱民”工作新路。

选代表 通民意 加强基层民政力量

为了“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放心”,该村认真探索、积极行动,以“村民代表”制度为抓手,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根据村民居住情况,由村民就近从10个小组中推选出的35名村民代表,主要负责定期入户宣传民政政策、反映民生诉求、组织评议、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较好地落实了各项民生政策制度规定,受到群众欢迎。

有利于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前些年,党和国家对改善和保障民生投入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基层落实不透明,对“贫困、救助、低保”等标准把握较难,行与不行全由村支部书记说了算,出现诸如“人情保”“政策保”“关系保”等问题。对此村民意见大,认为不公平。推进“村民代表”,对反映的问题召开支部会议、村民代表大会进行“集中会诊”和民主决策,使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迎刃而解。

有利于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这几年,乡镇合并、乡镇范围扩大、基层民政干部职数少,基层民政干部承担大量具体的民生保障服务工作,许多乡(村)只有一个民政助理员,工作应接不暇,如动态低保、特困救助、优抚慰问等,一些群众的诉求难以及时反映和解决。推行“村民代表”制度这一做法,把群众的工作交给群众,倾听群众诉求,有利于一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效满足了群众的多元化需求。

有利于加强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该村35名村代表,既是村民、也是代表,熟悉本村每一户、每一人的具体情况,有利于宣传和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深入群众中间、倾听群众心声、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群众急难险困问题。村民代表的出现,解决了乡(镇)民政助理员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境,解决了掌握实情难、反映群众诉求不及时、解决处理难等问题。

严程序 聚力量 发挥村民代表作用

一是严格推选“村民代表”程序。过去,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实不规范、不经常,大部分村民代表履职意识和能力欠缺,参与村务民主决策流于形式,作用发挥不明显,没有给老百姓当好“代言人”。该村在村“两委”换届期间深入走访,广泛宣传,按照村巷布局等实际“划片切块”,让群众提名推选村民代表35名。这些代表“家风正派能做主、带头致富本领强、敢于谏言有担当、群众认可威信高”,可以说个个都得到村民的高度认可,是村民名副其实的代言人。村民代表每三年换届,由村民根据其履职情况自行推举。

二是发挥村民代表“连心桥”作用。村民代表是连接普通群众与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该村注重发挥村民代表在邻里纠纷调解、低保救助申请和动态调整、民主议政工作中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化解矛盾、送政策服务入户、五送两带一帮等活动,使村民代表在收集社情民意、建言献策、政策宣传等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同时,建立了村支部书记(主任)接待日制度,村民代表在定期走访推选户的过程中,把村民反映的有关建议和疑问,或是自己把握不准、解释不清的事情,在接待日与书记、主任交流沟通与村民拉家常过程中,解疑释惑,帮助推选户解决困难,动员群众认真执行村代会做出的决定,起到很好的上传下达作用,架起了一座连接党和政府与广大群众的“连心桥”。

三是凝聚村民代表“参谋团”力量。智慧在群众当中,这是他们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让“空壳村”从破壳而出到发展壮大最有力的证明。原来崔渠口村西北地区最大的皮革加工厂搬迁到灵武市工业园区后,该村很快就变成了“空壳村”,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3年村“两委”根据村民代表刘卫星提出的将闲置房屋改成农贸市场的建议,讨论研究形成了“引导群众增加收入,努力壮大集体经济”的意见,提交村代会决议议定。会上,村民代表积极发言讨论提出了借力(借助灵武市“聚力工程”专项资金20万元)、“引贤”(联系能人建设鲜奶收购中心)等切合本村实际的建议,对议案进行了完善,最终表决全票通过。就在当年全村集体固定资产累计达到1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75元,比上年提高了400多元,被评为灵武市“壮大集体经济先进村”及“自治区民族团结示范村”。

四是发挥村民代表监督员作用。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村民代表在发挥好村民监督作用的同时,积极引导村民,对村代会议议定内容的真实性、公开形式的广泛性和会议程序的规范性进行监督。尤其是在村委会自行村代会决议的过程中,村民代表一同参与进来监督,具体实施协商解决问题,如群众最关心的“人情保”“政策保”、集体财产收支、惠农利民政策的落实等事项全部置于村民代表的民主监督之下,村级事务决策更加规范。坚持取信于民,既保护了干部,又凝聚起全村干事创业,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工作。

强监督 亲群众 解决百姓热点问题

推行“村民代表”制度,不仅解决一大批基层期盼、群众关注的实事、难事,确保党和政府为民爱民政策在基层落地,促进了社会和谐、赢得了群众称赞,也有利于解决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的问题,扩大民政为民爱民理念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一是反映群众诉求,解决热点问题。近年来,该村村民代表深入群众家中,谈心交流,收集社情民意,利用“三化一满意信息平台”(即: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全程化服务,达到群众满意),累计发送各类短信信息及便民服务网上办公事项121件,村民代表走访推选户10多次,接待群众来访百余次,提交社情民意信息280多件。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树立良好形象。两年来,村民代表先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百个,参与民政政策宣传50多次,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每逢春节为全村69名残疾人送服务、送关爱,走访救助对象,及时调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矛盾纠纷,群众正当诉求在村内解决成为常态。群众足不出村,便解决了问题,多年来全村无一起群众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三是加强民主监督,纯洁民风民尚。建立了村民代表制度,每季组织村干部、党员干部代表、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聊问题、解矛盾,积极发扬民主。坚持利用手机信息平台、村务公开等公示事关村民利益的热点问题,赢得了群众的信赖,村风村貌、民风民貌焕然一新。

(工作组成员:于文俊、姚有林、李双祥、许盾、王磊)

猜你喜欢
灵武市村民代表民政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别样的春节,一样的温情——在“就地过年”中感受“民政温度”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青少年科技博览杯”科幻画选登
浅析如何壮大灵武市村集体经济
灵武市水污染防治的实践与目标
前置七条红线 选优村民代表瑞安市全面建立村民代表退出机制
让村民代表助推换届选举工作
塞上金秋枣熟了
引民政之“水” 浇卫生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