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问题意识与提问能力的策略

2017-06-09 01:44林加锦
教师·下 2017年4期
关键词:春游彩票数学知识

林加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数学信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数学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更是贯彻终身学习理念的内在要求。

下面,我结合自身数学教学实际,谈一谈提高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也是培养意识和能力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设置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有意識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质疑问难的好习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为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例如,讲授“可能性”时,我创设“摸彩票”的教学情境,教具是一个不透明的纸箱子和10个分别写有0~9数字的乒乓球,让6个小组分别推选出1人来到讲台前“摸彩票”。“彩票”由6个数字组成,每个学生代表有6次摸球的机会,假如第一个学生第一次摸出的乒乓球数字是2,就把带数字2的乒乓球向台下的学生展示一下,并在黑板上写上“2”,然后再将乒乓球放入箱子里,继续摸,依次进行。结果,6个学生代表摸出的彩票数字是完全不同的。学生看到黑板上摸出来的“彩票”数字大吃一惊,纷纷质疑:“为什么各不相同呢?”通过“摸彩票”教学情境的设置,“可能性”课题自然而然地引了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得以培养,促使学生思考解决“可能性”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问题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实例引入数学课堂,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既加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也提升了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有助于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组织春游时,我要求学生带一定数量的钱,并把钱花在哪些地方都要列出一个清单,这叫“预算”。如果不执行“预算”,春游有可能还未结束钱就已经花完,那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春游呢?因此,我提出还要有计划地控制“预算”。经过我的提醒,大部分学生都按照自己的“预算”来实施春游计划,但还是有个别学生“预算”透支了,最后连晚餐的钱也没有了。我就让这些学生吸取教训,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学生有了数学的头脑,对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想问题、办事情要有规划性、目的性,不能漫无目的地实施。

三、引导提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则生于“疑”,“疑”生于“异”,“异”又生于“比”。例如,讲授“角的大小”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两个角,其中,一个角的边长长一些,另外一个角的边长短一些。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下,猜一猜两个角的大小关系,几乎所有学生认定两个角是一大一小。学生见我不予肯定,产生了疑惑:“难道两个角是一样的大小吗?”这时,有学生提出:“两个角的大小到底是否一样?”“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有关系?”“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角度大小有关系吗?”等等。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让学生到讲台上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有学生通过三角板的平移法,将两个角的顶点及一条边重合,然后看另一条边的位置,哪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外面,哪个角就大,即叠合法;有的学生通过度量法,拿出量角器量出它们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比较。这样,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实际操作,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加强。

四、教给方法

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问能力的捷径,有效的方法也往往事半功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画图等素材和练习册等复习资料提出问题。

例如,让学生学会新旧知识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除法的计算”,学生先学了整数除法,后学了小数除法,我就让学生对比二者的异同,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又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新知识”。

小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要敢于创新课堂,激发学生兴趣,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教给学生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提问,那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步伐就会前进一大步!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鲤城龙泉小学)

猜你喜欢
春游彩票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春游
春游曲(其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丢失的中奖彩票
春游
彩票呀,你该飞向哪
彩票摊
我们来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