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书房的绿色时光

2017-06-10 02:08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17年11期
关键词:苏州大学爬山虎姐妹

记者 亦安冉

苏式书房的绿色时光

记者 亦安冉

在绿意盎然的环境里读书撰文,似乎更添几分灵感

书房和绿植,缺一不可。

崇文重教的苏州,读书是头等大事,书房的地位更是可见一斑。以前苏州人家的院墙外面,常常爬满了爬山虎,推开书房的窗,就是绿意盎然的爬山虎,有爬山虎作伴,书房里的读书人,心灵仿佛也被注满了能量。

治学生涯,如爬山虎般葱茏

沿着十梓街一路向东,过望星桥,就能看到苏州大学的门牌,这里是苏州大学本部的西校门,校门外一片市井喧嚣,有创业楼,有奶茶店,更有热腾腾的煎饼果子和灌蛋饼……

西校门外,就能望见蓬勃地爬上小楼的爬山虎。跨进南校门,世界仿佛顿时清静下来,一道门牌把市井喧嚣阻隔在了象牙塔外。苏大本部的这西南部一隅,是最有历史感的地方,是百年前东吴大学的所在,直到今天,“东吴大学”的牌楼还在,红楼,青砖,都已有百年沧桑,茂密如瀑布一般的爬山虎,更给百年建筑在沧桑里添加了一些清新的诗意盎然。

爬山虎给这里的每座建筑赋予了浓厚的艺术气息,从校门往里走,一路欣赏红砖青瓦,一路观赏爬山虎,走到护城河边,向右转个弯再走一小段,不用过桥,就是苏州大学出版社了。

苏大出版社正门对着的小楼,还有护城河桥边的建筑上,依然爬满了郁郁葱葱的爬山虎。苏大出版社前总编辑耿曙生的办公室在二楼,透过窗户看得到周遭红楼上努力向上攀援的爬山虎。这间办公室也相当于耿曙生的书房,书柜里摆满了图书,许多都是自己编辑或治学的心血之作。

说起来,耿曙生的青葱岁月似乎一直与爬山虎相伴。

爬山虎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植物,即便是贫瘠的环境里,它也能茁壮成长,这和耿曙生的童年似乎也有些类似。在盐城大丰海边的小村庄里长大,家里兄弟姐姐加上自己一共7个孩子,父亲过世得早,耿曙生3岁时父亲就已不在人世,母亲是大字不识的农妇,却有着朴实至真的育儿理念:尽量让你们吃饱穿暖,做人要诚实,不要害人。母亲一手把7个孩子拉扯大,其中4个读了大学,3个做了军官,在大丰县堪称是传奇。家里除了姐姐,都去读书了,农活全靠妈妈和姐姐支撑,欠了生产队很多工分。日子过得很苦,童年给耿曙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饿。

耿曙生编著和出版的部分重量级图书

耿曙生 苏州大学出版社前总编辑,治学生涯,如爬山虎般葱茏

在农村的日子,耿曙生做过生产队长,当过支部书记,1978年高考,意外考了盐城全地区历史单科第一,进入了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新生报道那天,耿曙生从汉口路的南京大学大门进去,迎面而来的钟楼北大楼被爬山虎包围着,一派绿意盎然,耿曙生顿时对这所名校更添几分好感。

毕业后来到苏州大学做历史学教师,时光易过,一做就是10年。在耿曙生的印象里,古老的校园一般都有爬山虎,南京大学如此,苏州大学也不例外。苏大最美的部分当属苏大出版社所处的古“东吴大学”区域,这里的红砖青瓦建筑都有百年历史,它们静静地矗立,仿佛是冷静的历史旁观者。每年全国最美十大校园排名,苏大总能跻身六七名,多半是本部古建筑林立的这西南部一隅的功劳。

出身历史考古专业的耿曙生,对古建筑也会自然地多几分关注。冷僻的考古专业跟建筑是有关联的,而爬山虎与古建筑又是那样契合。数学系的红楼上,爬山虎更加稠密。在耿曙生的记忆里,苏州大学为了保护建筑,已经清理过几次爬山虎,要不然红楼上的爬山虎也许会更加葱茏茂密。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要教学还得治学,耿曙生结合自己的历史专长,着实编著了不少有看头的书,譬如《中国一百个帝王》《中国一百个军事家》等等,都是有口皆碑的。作为一个历史系考古专业出身的学者,耿曙生还写过一本畅销书《爱情》,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医学等各个角度,对爱情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这本书印了十几万册,耿曙生当年结婚的钱都是从这本书的稿费中来的。

1992年苏州大学出版社成立,耿曙生调到出版社工作直到现在。现在的苏大出版社,处在红楼古建筑里,与爬山虎相伴。在绿意盎然的环境里编辑图书,似乎更添几分灵感。

这么多年来,在耿曙生的手里,诞生了许多重量级的图书:《中国丝绸通史》《隋炀帝大传》《曾国藩评传》等等,其中《中国丝绸通史》,自丝绸起源到20世纪末,与丝绸业相关的各个方面尽数囊括,作为一部全面反映中国5000年丝绸历史的巨著,这本书于2005年11月出版,荣获了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05年全国文博考古十佳图书奖等多项荣誉。

柯继承 苏州知名文化学者、作家,他认为读书和绿植缺一不可

柯继承这些年来编写出版的部分图书

唯读书和绿植不可或缺

生于1947年的柯继承,是个“老苏州”。苏州知名文化学者、作家。苏州市政协文史委、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地名办专家组成员。

在柯继承的记忆里,以前苏州人家的书房一般在边厢房或后花园,苏州人家围墙外面总要种植一些花草,蔷薇花和爬山虎是最受青睐的两种绿植。蔷薇花“七姐妹”,苏州人习称“十姐妹”,繁茂枝头探出一丛一丛的花蕾花朵,常常有七八甚至十朵之多,就像团聚的苏州邻家少女。古代诗词里面的“开到荼蘼花事了”,有考证认为,荼蘼,其实就是苏州人所说的“十姐妹”。春天,天气刚刚回暖的时候,“十姐妹”的花骨朵就冒出来了,接着书房里就满溢花香,要一直要开到夏天,即使是冬天,“十姐妹”的叶子也还绿绿的。“十姐妹” 是江南寻常人家墙头或墙角最常见的花卉,她们不断地往上爬,爬上院墙,苏州的春夏多雨,“十姐妹”在风雨之中,很有小家碧玉的感觉,虽显娇小,却各具风韵,充满希望,充满生机,柯继承说:“看似普通的蔷薇,如果没有它们,就会显得很单调。她们为素雅的粉墙黛瓦增添不少亮色,更让主人的读书生活添加了情趣。”

一般大户人家还会种植爬山虎,古宅深院,爬山虎往往占满了整个墙面,书房仿佛受到了绿叶的庇护,夏天非常凉快,空气也很清新,起码比室外要低上5度。在读书之余,打开窗户,爬山虎的每一片叶子就像张开的小手一样,在风中招展,叶子也散发着金属的光泽,不同的角度看去,非常有跳动感。

多年后,在《室内绿化艺术》一书中,柯继承这样描述爬山虎:繁叶纷呈,蔓条密布,为“炎夏之翠盖,涼秋之红叶”,色彩调和,堪称是蔓生观叶树木中不可多得的大型树种,通常藤木可达几十米。特别是夏日,骄阳下的建筑物,在它的成片成片绿得发亮枝叶攀绿隐蔽下,有一种浓荫如盖或披绿濯翠而压倒一切的阵势,尤觉森然之凉、绿莹之美。而每当严冬,叶尽而枝须顿现,特别是白墙玉璧,藤须如龙须,给人一种“张牙舞爪”、纹花裂焰的震撼。“爬山虎”的俗名更含有嚣张如虎势,爬压一切的韵味。苏州古典园林中,以艺圃庐壁上攀绿的爬山虎最为突出,无论是夏日浓荫,还是冬日藤“影”,都给人“虎虎生气”的震撼感。虎者,王也,“爬山之王”,名副其实。

柯继承小时候在桃花坞长大,桃花坞小桥流水,人家的房子上面往往都有“十姐妹”,小学在“私立钱业小学”,由钱业同仁集资筹建,解放后变成了公家小学,改名为东中市小学。柯继承记得学校里面的高墙上都是爬山虎,学校的建筑很古老,爬山虎更加增添了古典的味道。以前柯继承的书房外面有“十姐妹”,院子后面的一栋房子高墙上爬满了爬山虎。爬山虎是意志力坚强的植物,非常阳光有力量的感觉,爬山虎,能够激起人对自然的兴趣,看着爬山虎,心情也会奇妙地得到平复获得激励。如果说蔷薇花是小家碧玉的,那么爬山虎就是铺天盖地的。有爬山虎作伴,在书房里的读书人,心灵仿佛能够得到慰藉。

自1978年起,柯继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等全国、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各种作品至今约千馀篇;参与《李白诗歌赏析集》、《唐诗赏析辞典补编》、《中外名诗赏析大典》及《苏州市志》的撰写工作,并主笔《苏州邮电志》。主要著述有《苏州园林趣谈》、《苏州的经济文化》(日文版)、《艺圃》、《室内绿化艺术》、《苏州穹窿山》等。近几年还出版了《桃花坞历史地标》《物华天宝》巜运河名城苏州》《苏州望族秘事》《寒泓雅识》《吴语》等,同时他还是《拙政园志》与《狮子林志》的编审,堪称著作等身。如今虽然退休了,读书仍然是柯继承最喜欢的事。“此生原为读书来,写作也是读书、读人生、读社会的一部分。”

窗外的爬山虎,是能让人安静的生命体,忙碌的闲暇推开窗放眼望去,满墙葱茏的翠绿,在炎热的夏天,顿时心旷神怡,浮躁的心晴也宁静下来。

爬山虎,给人“虎虎生气”的震撼感

猜你喜欢
苏州大学爬山虎姐妹
绘画作品选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八闽姐妹的2020
亏格4 周期纤维的陈数结果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八闽姐妹的2019
爬山虎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