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剧院,被流光溢彩的苏州元素刷屏了

2017-06-10 02:08筱锦
现代苏州 2017年11期
关键词:缂丝苏州江苏

记者 筱锦

江苏大剧院,被流光溢彩的苏州元素刷屏了

记者 筱锦

大剧院外观酷似四颗“水滴”洒落在“荷叶”状高架平台上

前段日子,“江苏发展大会”、“江苏大剧院”一度成为“热词”,传遍海内外。在5·20这个表达爱的特殊日子里,首届江苏发展大会温暖开幕。从江苏走出去的一个个海内外名人大家,这一天,风尘仆仆回到家乡,献上各自最深情的告白。

作为大会主会场,新落成的江苏大剧院此次承担了大会开幕式、“家在江苏”专场文艺晚会演出以及江苏发展论坛等多个重头戏。大剧院里“宝贝如云”,这里亮相的众多“苏州元素”你都get到了吗?

约在江苏,以发展的名义

这是一场海内外江苏籍人士的盛会,承载着江苏儿女的光荣与梦想。听一听他们与在场乡贤分享的苏州情,以及对苏州未来发展的畅想。

祖籍苏州的费志恩,如今担任一家国际知名投资公司的投资总监。他说:“从香港来看苏州,看到的是一个高速奔跑、不断进步的苏州。从投资人的眼光来看,苏州无疑是中国发展版图上的那一抹亮色。”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金立群,出生在常熟。他说:“苏州是我的故乡,40多年来尽管很少回来,但梦系魂牵,始终不忘,我应该为家乡多做贡献。”

美国纽约贝氏建筑事务所总裁贝建中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访问苏州的情景:“苏州是我们‘老家’……”现在贝氏在中国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祖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相信江苏“老家”的明天会更美好。

“荷叶水滴”里,探秘苏州人文元素

这次发展大会的地标性建筑,当属江苏大剧院。它是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大剧院,也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与北京国家大剧院南北呼应。

走在奥体大街上,遥望大剧院,外观酷似四颗“水滴”洒落在“荷叶”状高架平台上,震撼的外形和内景让人叹为观止。而其实里头更让人惊艳,有带防火功能的幕布、可以旋转升降的舞台、施华洛世奇水晶大灯……大剧院建筑面积27万余平方米,内设歌剧厅、音乐厅、戏剧厅、综艺厅、国际报告厅、多功能厅,演出涵盖歌剧、音乐、舞蹈、话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大剧院是一座集演出经营、剧目制作、艺术交流、艺术普及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今后,演出、展览、讲座、体验等一应俱全。

最值得一提的是,咱大苏州与大剧院的关系非同一般,江苏发展大会期间,四大版块充满了苏州文化元素。

◇ 红木雕版现繁华

走进大剧院展厅,就被总长40.47米、耗时11年完成的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抓住了眼球。作品是由苏州木渎女企业家施冬梅及其团队在原作基础上放大三倍制作而成,运用苏作传统的浅雕、深雕、镂空雕、立体雕等传统技艺,全面复刻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远看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近看起伏有度,过渡自然,是江南技艺文化的巅峰之作,也是苏作工艺的无价之宝。

施冬梅一直想把家乡的美展示给大家

为了完成这幅巨作,施冬梅辗转江浙两省,聘请了100多位能工巧匠。“《姑苏繁华图》雕刻起卷是从木渎灵岩山的山前村开卷的,我从小在山前村长大,对灵岩山、对山前村有着特别的情感,一直想把家乡的美展示给大家。于是下决心开始创作。”施冬梅笑言。

据介绍,大型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共有19块雕版,光人物就有12000多人,建筑达到2140栋,每一个雕版都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当时姑苏城的繁华,细致到每一个人物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

这40米的木雕长卷难就难在层次复杂,一个浅花板中就要雕出许多个层次来,从近到远最多的地方有二三十层。这就要求工匠要充分了解画家的思想,掌握画作的层次线条,所以每个工匠必须先看懂画作。如今,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够在江苏大剧院重要展示,施冬梅从心里感到高兴和激动。

红木雕版《姑苏繁华图》,全面复刻每一个人物、每一处细节

◇ 苏工美术集精品

大剧院还陆续迎来王金山、姚建萍等一批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力作,涵盖缂丝、刺绣、玉雕等门类。

刺绣作品如《丝绸之路·西出长安》、《水乡之晨》等;玉雕作品如《梦里江南》、《梦回水乡》等;紫砂作品如《六方高眺》、《金声玉振》等;漆器作品如《蓬莱春华》、《琼楼仙庆》等。这些作品分别在大剧院各厅及共享大厅内进行展陈。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金山,17岁开始学习缂丝的他被业界比喻成“一部活着的中国当代缂丝断代史”。“真的进入这一行后,我才发现缂丝是个慢工细活。不专心,无恒心的人学不了缂丝。文化素养不高,没有美术功底的人,缂丝上不了档次。”王金山说道。60年从未间断的缂丝之路,让他的人生与缂丝业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姚建萍,一位视苏绣艺术为生命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充分利用针、线和刺绣的可能去进行富有特色的艺术创造。她说:“刺绣,是一种修行。心凝聚在针尖上的时候,人的呼吸也均匀了,眼睛是越用越亮。刺绣人生的上半场已经走完,希望未来能继续为苏绣的传承再尽一份力。”

江苏大剧院赋书法篆刻展

昆曲与芭蕾合作表演《游园惊梦》

◇ 书法篆刻赋气韵

大会期间举办的“江苏大剧院赋书法篆刻展”,意义非凡。包括言恭达等在内的16位江苏省书法家倾情奉献,以真草隶行等不同风格,精心创作了《江苏大剧院赋》书法作品。

言恭达,常熟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以篆入草”“以草入篆”的二十多年艺术创变探索,他的篆、隶、草的转化和提升,他诗书画印的齐头并进……这些都是他对书法看得见的作为。而他并不满足于这些安静的笔墨纸砚,“为人生的艺术”的观念,让他想得更多,也做得更多。

◇ 苏州音舞双献演

5月19日晚,江苏发展大会专场文艺演出“家在江苏”在江苏大剧院举行。苏州交响乐团与两位钢琴家合作的管弦乐作品《长江之歌》、苏州芭蕾舞团与昆剧院跨界合作的《牡丹亭》选段《游园惊梦》,双双献演。

《长江之歌》一直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歌曲,而苏交版《长江之歌》将歌曲改编成双钢琴和乐团合作的管弦乐形式。

晚会上,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与苏州昆剧院携手为来宾献上如梦似幻的唯美昆曲《游园惊梦》。节目由昆曲与芭蕾融合表演,展现苏州中西合璧的两种面相,传递出古韵今风的意境。两所院团的优秀青年艺术家,三位杜丽娘、三位柳梦梅,同台出演。而为了准备这个节目,苏芭的舞者们也是全力奋战。考虑到《游园惊梦》需要凸显民族性和地方特色,苏芭特意在芭蕾元素之外,融入了很多中国舞的韵律,比如在演员手部和肢体动作中,体现了丝绸、长纱和江南水乡中水的韵律感。

◇ 苏式味道的主题曲与伴手礼

这次,韩雪又为家乡代言,为江苏发展大会献唱主题曲《家在江苏》。录制时她力求完美,只为带给家乡最精彩的演唱。韩雪说,她听完整首歌的最大的感受是“写得精准”,即便不看歌词,光听曲调就有浓浓的江南特色,婉约又不失大气。当她得知,这首歌的作曲者竟是王之一,一个同样出生在苏州、在众多国际作曲大赛中摘得桂冠、参与过北京奥运会主题曲《我和你》编配的旅美作曲家,她感到非常幸运。

“作为苏州人,对家乡的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并随着自己的成长日渐丰厚。我用音乐表达对故乡的情感,听到它的人,首先能感受到江南唯美的意境,其次通过词曲承载的内涵,表达出江苏人对故土的一片深情。”王之一说。

作为大会返苏活动的嘉宾伴手礼,《情调苏州》旅游口袋书精彩亮相。情调苏州工作室还特别为本届大会提供了多部苏州宣传短片和视频素材,以多元化的视角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展示苏州当下的历史人文新风貌。

文化内涵让剧场更“有温度”

在大剧院的公共大厅,近300平方米的巨幅铜铸壁画格外引人注目。从“百戏之祖”昆曲、中华国粹“京剧”到家喻户晓的“茉莉花”、“沙家浜”和江苏民乐代表二胡、苏州评弹等,对人物经典画面进行了精雕细刻,展现吴风汉韵和精湛的技艺。

作为江苏大剧院的管理运营方,省文投集团董事长梁勇对大剧院的定位有着清晰的认识:“大剧院的建筑主体是玻璃和钢结构组成的,要让建筑变得有温度,就需要文化元素的注入。大剧院的定位是‘文化综合体’,这里面涵盖的不仅仅是表演艺术,而应该是各类艺术的综合集聚。我们有那么多空间,要把当代最好的艺术形式吸收进来,为大剧院这个文化空间注入更多内涵与精神。观众以后到大剧院来,不仅可以看演出,还能欣赏到各类艺术。江苏大剧院,要做全省人民的文化客厅。”

在大剧院走一圈,很多苏昆演员有一种“行走在艺术殿堂”的感慨:“一想到以后能有机会在这里演出,就感到很兴奋。”而对于“戏韵·中国”雕塑大赛的举办,昆剧艺术家李鸿良更是充满期待。他说:“戏曲舞台上最多的是‘一桌两椅’,简单的‘一桌两椅’则代表着万水千山、千军万马,这给雕塑艺术极大的独立创作空间。用静态的雕塑艺术凝固经典艺术瞬间,永久摆放在大剧院之后,又将和动态的舞台艺术同台呈现,这样的艺术盛宴,让人无比向往。”

演出总是会落幕,但接下来的日常时光,家乡的大剧院,还将用各种苏式艺术的美丽和惊喜,为江苏乃至全世界打造一个永不落幕的文化艺术殿堂。

TIPS关于江苏大剧院,你需要了解更多

综艺厅是大剧院最大的厅,有2700个座位,可举办各类综艺节目、大型活动。歌剧厅容量仅次于综艺厅,有2200个座位,以歌剧、舞剧类节目表演为主,其设施足以满足世界顶级剧目的演出需求。国际报告厅780个座位,配备了会议视听、展示设备。多功能厅有375个座位,未来以实验类舞台表演艺术为主,同时具备会议功能,座位及设备配置灵活多变。剧院还有1500座的音乐厅,以大型声乐、器乐表演为主,厅内拥有世界一流的奥地利Rieger管风琴,足足有三四层楼高,这也是省内唯一的专业管风琴。戏剧厅有1000个座位,主要演出传统戏曲、话剧等。此外,剧院二楼共享大厅及环形廊道一周的公共展陈空间,这里毫无疑问是另一块宝贵的艺术天地。

未来江苏大剧院将集建筑艺术、音乐艺术、戏剧艺术、舞蹈艺术、电影艺术、绘画艺术、书法艺术、雕塑艺术等于一体,成为江苏人民的艺术殿堂、精神家园。

走进大剧院,犹如行走在艺术殿堂中

戏剧厅

猜你喜欢
缂丝苏州江苏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缂丝之美,从皇室走入民间
江苏
宋代缂丝的色彩符号与审美意趣
焱鼎—KE演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