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印记,穿在身上

2017-06-10 02:08丁云
现代苏州 2017年11期
关键词:龙袍袍子旗袍

记者 丁云

时光的印记,穿在身上

记者 丁云

两件清朝旗人穿的袍子。面料出自织造府,也就是清廷里的王公贵族,格格贝勒们穿的。不管清代的旗人袍子,或民国的旗袍,即使夏装,里面也还得穿衣服。女子就穿一条很薄的真丝衬裙,也很舒服

这些旗袍,不光有来自苏州,上海、天津等地,有很多购自海外。尤其高档刺绣服装,龙袍等,两位藏家都证实,海外较多。

龙袍分季节、分场合,除了明黄、正黄,碰到祭祀、节日等,还得穿不同颜色。晚清政府被推翻后,兵荒马乱。溥仪逃出了北京。宫里有些东西流出来,中国人极少收,洋人就以很便宜的价格买走了大量刺绣、缂丝类衣物。买回去后,既有原样保存的,也有拆下来一片片挂家里作装饰品的。苏州丝绸服饰陈列馆的李品德见过,汉人的马面裙剪下前面的一块绣花挂墙上。

苏州丝绸博物馆高级工程师张剑锋也见过,海外有很多不伦不类的“中国”服装,甚至把龙袍料拆了做其他款的衣服。他见过一件日本和服,腰带用龙袍料做的,“这个料价钱很高的。也可能是蟒袍,皇帝的叔叔弟弟之类穿,但由江南这里的织造府织的。”对方开价4万,“但这件东西如果没改,10万都不止。”这些服装料好,是丝绸;工好,刺绣、缂丝都极其精美。

旗人的袍子宽宽大大。宫里的面料衣料很多,好多年都用不完。旗女的袍子又宽大到塞个枕头,也看不出来。将那些布料、衣服藏在宽大的袍子里,带出宫,并不是什么难事儿。

到汉人穿旗袍,早先也是一口钟下来,上窄下宽,没有也不可以突出女性曲线。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不管这些了。交际名媛的旗袍不光显出姣好三围,做工也是登峰造极,现在不可想象。民国穿旗袍很普遍,连五六岁的小孩都有像模像样的。

那些旗袍的主人们有很多这样的衣服,有的穿一下,有的甚至来不及穿就压在了箱底。以前人穿衣服,逢季节、逢场合。李品德当年去一家苏州“好人家”出身的人家里。“我是第一次去,也很冒昧地上了门。”老先生穿着中袖服和长短裤,门开后,连声“衣冠不整恕不能见客”,一定要让李品德稍等,待他穿戴整齐后,再请他进屋。

“好人家”衣服虽多,对衣服很爱惜。平时穿着也打补丁,见客人或外出时,把衣服换掉,穿戴整齐。客人送走或回到家,衣服脱下来收好。裁缝师傅的手艺佳,但好裁缝不是人人请得起的。但有一点,过去还有很多女性会自己做衣服。

衣服不洗。洗的少,洗了要上浆。有一种处理方式,熏香。李品德在一位老太太家里见过。老太太是谁呢?刘坤一的孙女,其公公也是一位封疆大员。熏香是用来处理朝服的。以前收衣服还直接搁炮竹,把引线拔掉,炮竹里面有硫磺,防蛀。

还有,张剑锋说,“人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看清末民初的人,什么这么精美的衣服到底有多难打理。对于清末的贵族,或民国的殷实人家来说,穿起来没什么麻烦,麻烦的是下人。”他们穿了这种衣服,不会有大动作的,换句话说不会太脏。有的衣服没穿过,有的就是穿过,也就领子上稍微有点印渍。袖口也碰不到脏的。

服装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地位,阶级。材料、做工、颜色,都有考究。

旗袍代表了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宣扬保持中庸,不显露。女子的衣服宽宽大大,不显体型。民国以后西风东渐,要突出个性,人性解放,强调个性化。剪裁上也有了大转折。几千年传统封建社会,妇女服装一直是平面裁剪的。民国以后裁剪上有立体的省道了。旗袍的变化,也如其他艺术品,反映了主流阶层的审美趣味。

20年前,李品德在苏州一户人家里收了500多件衣服。那是最多的一次,绝无仅有。几年前,张剑锋也收到了6件旗袍,面料好到极致。是天津某栋房子的阁楼里找到的一个皮箱里面装着的。皮箱做工好到即使掉进水里,也密闭不进水。

湖绿色的罗杉,提花,刺绣镶边,一看就是宫廷贵妇穿的

赛金花冬天穿的旗袍,是从家中后人的手上传出来的。外面是丝,里面是一条条的羊毛,苏州人叫萝卜丝。这种服装在当时的中产阶级中较为普遍。穿到丝绸,说明赛金花当时的家境可以。但赛金花的衣服,黑不溜秋的,乍看与名妓身份不符呀。李品德说,赛金花当时五十岁往上了,穿黑色很正常,上了岁数是不可能穿得太艳,不加绣花,朴素大方,也不会把三围做出来了。绣花集中在小孩,女性结婚前后

猜你喜欢
龙袍袍子旗袍
“85后”非遗传承人的旗袍梦
传承传统美食,匠心守护美味——龙袍蟹黄汤包
我来说说旗袍美
月 夜
旗袍找不同
住在袍子里的自在时光
花田种画
一件魔法袍子
晒龙袍的六月六
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