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照研究

2017-06-15 08:01姚松良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姚松良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收治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间胆瘘与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更好地改善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术中情况、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胆瘘发生率。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

笔者选择32例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并与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做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2015年11月收治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患者均经CT及超声检查确诊为重症结石性胆囊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呕吐、恶心以及腹痛,其中男28例,女36例,年龄62~84岁,平均(71.26±4.14)岁,入院时检查腋下平均体温(38.50±0.45)℃,主要合并症包括:冠心病24例,高血压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例,糖尿病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腋下体温等基础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休克纠正治疗。治疗组给予患者局部麻醉后,应用B超定位,选择右侧腋前线,再以胆囊床上中1/3部位为刺入点并经肝脏刺入,刺入过程中,注意胆管与肝脏血管,避免损伤。随后置入18号穿刺针予以回吸,当发现回吸液完全为胆汁时,再行置入6-8 F猪尾巴导管,置人深度以6 cm为宜,随后应用B超定位導管放置是否恰当,确定后再予以固定。做好引流袋的连接处理,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血常规、肝功能以及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待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胆囊局部水肿及炎症消退后,再行胆囊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则在入院当天,直接行全麻后,予以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急诊手术治疗。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气胸、肝损伤、肠穿孔、胆瘘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做好观察记录。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每组所测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统计学处理,涉及的计量数据采用(x±s)进行统计学描述,予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计数数据以%描述,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x2检验分析,若正态分布且方差齐,组间两两比较予以t检验,以P<0.01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治疗组手术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两组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为气胸、肠穿孔、肝损伤、胆瘘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两组患者气胸、肠穿孔以及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胆瘘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讨论

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是普外科最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常常合并有感染性休克或者感染中毒症状,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患者。因老年患者应激能力差,临床主要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在早期,诊断率较低。一旦发现有症状,病情就已经发展至严重阶段,同时60岁老年患者多数会伴有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因此60岁以上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危险系数高,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急性胆囊炎手术,包括传统开腹以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虽然以上术式可以及时解决患者的痛苦,但频发的术后并发症甚至病死率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而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开始被临床用于胆囊炎的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应急手段,该方法十分适合体弱且合并症较多的60岁以上老年患者。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准确安全、感染少以及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患者,其中包括病程超72 h患者,保守治疗未见明显缓解者,胆囊体积较大或者在胆囊颈发现了嵌顿结石及因伴随内科基础性疾病而不能立即采取手术者等,对这些患者予以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是最佳选择术式。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可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不能从根本上治愈,因此后期还需要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从而达到最终治愈的目的。

综上所述,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手术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60岁老年重症结石性胆囊炎,安全有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可作为优质术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结石疗效分析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经皮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高龄高危急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