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提升的思考

2017-06-21 16:09赖阳
时代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宜居餐饮商业

赖阳

对于生活服务业的建设,这些年的研究提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未来社区的生活服务体系应当是社区的宜居生活中心,加旅游服务终端,加零距离到门这样的一个体系。社区的中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社区商业中心到社区宜居生活中心。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作为北京过去百货加超市最为成功的代表企业华堂,在北京现在关店只剩下最后两家门店了,为什么?因为这种模式对于消费者在“云消费”时代,在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获得商品的情况下,已经不适应了。

新形成的宜居生活中心是什么性样呢?比如金源新燕莎MALL,增长可观。综合性的商业中心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业态结构的体验化,增加了更多企业业态,包括餐饮、休闲、儿童娱乐等等的比重;二是品牌结构的时尚化,不再像过去一些主流的传统购物中心选择多样化品牌,而更多的是体验的快时尚,以及消费者随机购买的品牌。不仅是零售品牌如此,餐饮品牌也发生变化,从过去大桌吃饭的餐饮变成了更多的时尚小聚的餐饮:三是消费环境主题化,消费环境营造不再是简单的传统的灯光明亮卖场了,而加入更多的时尚休闲的艺术化元素:四是商业生态多样化,传统购物中心往往注重引进一些大店、旗舰店,现在更多的可能是选择小经营体量的一些小店铺,增加了可逛、可玩、寻店的乐趣。

社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商业解决方案?政府一直支持社区商业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难题。第一,作为微利性的行业,单项服务金融社区很难盈利,因为租金很高,每个项目重复建设都要承担大量的房屋、水电、租金、人员的成本;第二,城市可供发展的空间有限,很多老旧社区里根本没有太多的商业用房。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就是要在有限的空间下,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集约化利用空间资源,把各种服务整合起来,给企业提供充分的利润创造的可行性空间。现在有很多第三方的资源整合平台,通过整合多元的商业资源提供社区里的服务,包括小e到家、京东等等。但很多企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无可持续盈利能力,有些企业概念很好,但是营运模式值得商榷:第二,高成本、低效率物流,每個企业自建物流体系,或者委托第三方物流,在社区里大量的设点,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杂乱,实际上人员成本是非常高的;第三,商品配送流通当中的安全性,特别是食品的安全性一直存在问题,如央视曾曝光了某些社区O2O企业。我建议是轻成本、重整合,充分发挥平台化,放大自身核心价值,共赢、共享的模式去发展。尽可能把社区服务的终端整合在一起,比如把早餐、交费、再生资源回收、家政等等服务功能整合。物流上能不能把连锁企业的物流、快递的物流,各家企业的物流结合起来,有网点的话以小型便利店为核心,或者是以第三方的网络商为核心整合起来发展。比如711模式,在海外实际上就是一个整合的服务商,国内的荣昌e袋洗,各种各样社区生活服务融合在一起的模式。应该更多的鼓励品牌商家互相之间对接、联合、融合,把大家的资源融合在一起去做,而不是每个企业从头做到底,发展众包和企业、品牌商之间的共享和供应。

猜你喜欢
宜居餐饮商业
制止餐饮浪费,从你我做起
2019年全年餐饮收入46721亿元完美收官
2018年全年餐饮收入以42716亿元完美收官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基于熵值法的四大直辖市宜居性评价研究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基于多种数学方法的城市宜居性评价体系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