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能盈利吗?易果生鲜的盈利之道

2017-06-21 00:22姜海峰
时代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冷链苏宁盈利

姜海峰

生鲜电商能盈利吗?至少目前,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生鲜电商平台能够做到。但在易果集团CEO张晔看来,盈利并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第一,我们有清晰的模式;第二,我们什么时候盈利,取决于我们的目标有多大。”他表示,“大规模的盈利才有价值。否则开一家水果店也能盈利但这个盈利对自己或者整个行业并没有太大意义。如果要大规模持续盈利,就面临着长期和短期不断投入的问题,需要能够不断地聚集资源。”

张晔的底气在于易果积累了多年的生鲜冷链物流优势、成熟的供应链和渠道。尤其在生鲜电商一片哀鸿、融资趋紧的情况下,易果生鲜完成C+轮融资,2016年融资总额超过了5亿美元,创下生鲜电商融资的新高,这不能不让人对易果生鲜刮目相看。这也为易果建立生鲜行业竞争壁垒,深耕物流、供应链和渠道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目前,易果有5000名员工,有10地11仓,服务于全国近200个城市,超过2000万的用户,每天可以配送20万单,每天的交易额超过1000万,每天采购的生鲜食材超过20万公斤。

在业内人士看来,生鲜电商的最难点在生鲜,而非电商。创立于2005年的易果生鲜已经在生鲜行业摸爬滚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也经历磨合了各种应用场景,这些优势并非短时间能够做到。

深耕物流、供应链、全渠道

2016年11月28日,易果正式对外宣布,已完成C+轮融资,易果生鲜升级为易果集团,同时易果供应链公司也正式成立。“易果供应链公司成立旨在建立一整套标准化体系,以推动生鲜行业商品标准化的发展。”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称。

张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将会把C+融来的钱用在包括供应链体系打造等三个方面:

一是投入新成立的易果供应链公司。这笔资金用来和易果的上游共建一个更加高效,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系统。

新加坡健康食品公司SunMoon公布已接受中国生鲜电商易果的2400万美元投资,并以每股4.5分的价格,配售3亿3330万股新股给易果,易果将拥有该公司51%股权。这表明易果已经在上游布局把控了一些优质的供应资源。

易果集团联合创始人金光磊表示,易果原来和上游供应链的合作伙伴仅是一般供应和采购的关系。但现易果在对这些供应商进行分层,和各个领域优秀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无论是战略联盟合作,合资合作,还是投资合作,我们希望通过供应链这家专业的公司在上游进行部署。”

二是将融资的一大部分投在旗下物流公司安鲜达上。张晔表示,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冷链物流系统是比较重的投入。引入苏宁作为易果C+轮的投资方,将会和苏宁在整个仓库的选址建设乃至运营等方面有密切合作。“这样既可以减少在这方面的投资,又能提高物流的效率。”

三是将剩余的一部分钱投入在渠道上。“我们会建立全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的渠道体系。投入会很大,可能有些动作会出乎大家意料。”张晔称。

当然,这还并非易果的全部战略。易果还试图通过自己在行业内的积累和影响力,输出整个生鲜行业的标准。同时,将易果从单纯的电商平台向生鲜平台电商转变。

众所周知,生鲜商品标准化及冷链物流瓶颈是生鲜行业天生的两大难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光磊表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易果有责任在农产品标准化和商品品质问题上有所突破。易果内部被称作“马克标准”(Market Srandards)的市场标准体系,不仅会为易果的商品品质与标准化保驾护航,也将会成为整个生鲜行业输出标准。

未来,易果也将通过整合,将自己擅长的方面向业界开放。张晔表示,今天,生鲜行业需要更健康的生态环境,未来,易果集团作为行业领军品牌,一方面整合资源服务好消费者和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将逐步开放冷链物流和供应链资源,分享给整个生鲜行业。在张晔看来,当基本功做扎实了,规模上来后,盈利自然就不成问题。

盈利并不困难?

“预计2018年能够实现全面盈利。易果在全国布局的步伐很快,在一些新的城市,推进计划比我们想象的乐观,这样的话我们2017年局部地区实现盈利,为2018年整体盈利打下基础。”张晔称。

同时,张晔强调,盈利和目标有关系,“如果未来发展要求更高,或是规模要从300亿变成500亿,我们的目标还是会有所调整。所以一切还是取决于我们的目标。”

对于易果什么时候能盈利的问题,易果C+轮的投资方之一——睦恒资本创始人王玮对此并不担心。“根据测算,易果公司有一条通往盈利的路径,如果看易果过去每一个季度的发展,你会明显看到它会越来越靠近目标。”同时,王玮认为,公司什么时候会盈利和创业者要不要跟巨头站在一起有一定关系。创业公司要达到盈利目标是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不管供应链、冷链,还是IT系统,都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不是一般的企业,比如说在亏损模式或行业相对不明朗的情况下,能够承受的。这需要有很长的耐心,易果可以一再证明自己,越来越靠近目标,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大机构的亲睐,这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过程。”王玮称。

阿里巴巴资深总监陈英杰表示,“生鲜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这个市场挑战很多。如果你没有什么特色,只是单纯做生鲜类创业的话,重复太多,也生存不下去。”

“我们为什么最早选择易果?因为易果在生鲜市场里面有自己非常清晰的定位,并且自己也在向一個类似平台方向发展。它在考虑供应链、考虑数据化,也在考虑冷链物流,并付诸实践。”陈英杰表示,“最终只要寻找到一条路,给到消费者他需要的产品让他安心获得食材,给到上游的伙伴更好的解决方案,减少中间的交易环节,让大家更放心,东西更廉价就是好的。”

生鲜平台型电商之路已封闭?

对于再做一个像易果一样的生鲜电商平台,很多专业人士认为,这已经很难了。

一位业内专家分析,做平台型的生鲜电商,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对生鲜专业化的运营管理,这并非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尤其在易果已经具备先发优势的基础上,其他企业再做平台型生鲜电商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其实,从苏宁领投易果C+轮融资就可以看出,其已经考量过自己做平台型生鲜电商和与易果合作两者之间的机会成本。苏宁投资集团投资管理部执行董事周斌表示,苏宁要做全品类综合型的电商,强项在于家电、3c等品类,再后续的还有母婴和超市。“做生鲜需要对供应链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而且执行力要非常强,才能对生鲜有比较好的管理。生鲜电商应该重在生鲜,苏宁始终强调回归零售的本质,零售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把握好供应链的环节。”周斌强调,易果团队对生鲜这个领域非常了解,而且有一整套非常体系化的运营管理经验和体系。这是苏宁在短期内无法儿建立起来的,现在机会成本又非常高。“随着90后和95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的崛起,他们对于生鲜上门的需求非常明显。所以我们不想错过在生鲜即将爆发时间的窗口,所以我们选择了投资,而不是自己做。”

陈英杰认为,2016年整个生鲜行业深度已经提高到一个新层次。把整个产业越做越深,这是整个生鲜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意味着这个市场慢慢走向成熟。

对于易果而言,完成C+轮融资后已经搭上了阿里和苏宁的战车,可以利用这两者各自的流量、管理和专业优势。

2015年,苏宁超市推出了线上生鲜品牌“苏鲜生”。在线上,易果生鲜将成为“苏鲜生”的核心供应商,旗下4000个SKU的生鲜商品将进驻“苏鲜生”;在线下,易果生鲜将为苏宁的社区O2O项目“苏宁小店”供货,联合抢占社区市场,同时苏宁小店也将承担前置仓职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用户体验。

苏宁方面认为,易果生鲜的优势在于它的全品类、全渠道、全国性。在双方的未来合作中,苏宁希望借助易果生鲜在全国范围的强势布局,进一步夯实生鲜经营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生鲜产品和极致的服务体验。

目前,易果生鲜买手团队踏遍全球15大产区、147个地区、100多个基地源头直采,并配有自有冷链仓储配送,3种温控全时保鲜,已在行业内搭建了一条竞争壁垒。

(文章来源:灵兽传媒)

猜你喜欢
冷链苏宁盈利
家电企业的盈利能力评价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苏宁618你准备好了吗?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our children
一季度公募赚得盆满钵满 “盈利王”华夏基金每天帮投资人赚3.85亿元
“青年”苏宁的烦恼